小米股票散户占比,小米公开招股发售股份数是多少股

2023-03-12 6:08:46 股票 xialuotejs

中国股市散户和机构的比例是多少

比例2:8左右。1,按人数:80%为散户,20%为机构。2,按资金:80%为机构,20%为散户。但机构总资金大大多于散户总资金。散户的资金,95%的少于50万。

一般法人持有市值比例常年高于60%,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总和不到40%。对比散户和机构投资者,2011-2013年散户持有市值平均为20.7%,机构投资者平均为15.6%,散户持有市值高于机构投资者。即使只考虑持有市值在1000万以下的散户(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散户),平均持有市值占比为18%,仍然高于机构投资者的15.6%。

机构和散户的区别是什么?

一、资金量的差异:散户资金量一般小;而机构资金量大。大的散户在资金具有规模后,往往也是团队操作,其实质也是机构。

二、从业人员素质差异:散户一般以个人为主,即使是合作也是松散合作关系或是简单的业务上指导。而机构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分工具体,协调有法。

三、技术能力差异:由于人员的构成不同,二者在技术、专业知识上存在着很大差距。虽然一些散户(个人)经过专业学习,并在实战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在决策和操作上与机构存在差距。

四、工具及机制差异:机构都配备了专业的软硬件设备,具有一套完善的研、选、建、打、拉、出机制;而散户几乎跟着感觉走,用金钱来买教训。

五、认识和决策的差距:散户个人决策往往随意性强,没有前期的调研、论证、考察,更没有讨论和团队分析,所在决策上存在盲目性和武断性,失误率就高,这都是以资金损失为代价。而机构的认识的决策是以计划性和战略性为前提的,失误率很低。更不会存在买顶,卖低的现象。而在散户中,这是很平常的事。

六、心理心态:机构根本不存在这一问题。这是散户最致命和弱点。为何机构能盈散户,靠的就是散户的自我失误。心理防线的崩溃。机构采取会议制,决策定完后修订和执行由专人进行,你不用去考虑盈亏,你只要按计划做就行了。所以做法一般不会能什么问题。而散户在战场中,受各种因素制约,尤其是盈亏的干扰,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即使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执行上也会动摇,这在降低了盈利能力。

七、操作方法不同:机构利用信息、专业知识、资金和人员等优势,作好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制定好战略计划,采用建仓滚打、拉升、打压等方法,逐步实现自已的利润。而散户只能凭自已判断跟风。

八、应对下跌等突变方式不同:散户机动灵活,一看不好就走人,这是散户唯一的优势,但散户又不肯用。机构要开会、碰头研究重新决策,来应对突变的形势,由于资金大、股份多,一时不能全部离场。

九、时间差异:机构由专业人员看盘、操盘,而散户不一定能天天盯盘。

十、在具体买卖中有以下差异:

一是选股方式不同:散户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分析、调研,在选股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往往是听消息跟主力,往往不清楚价值和目标,挣钱高兴不舍得走,赔钱了砍仓,如此以往。尤其是经不住调整。而机构在专业人员作好调研后,经理会上经过比较分析后选定,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二是建仓方式不同:机构在选好目标之后,开始有计划地建仓和控盘,一般是在下行中,和上马盘中建仓,并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修正。而散户则往往看涨了就追,看跌了就走。建仓缺少计划性和实际调查了解,哪怕是网上资料都很少研究分析,过于草率,岂有失误不高之理。

三是在盈利操作手法上不同:主力在操作上建基本仓,是主获利仓,后建滚动仓。采用高抛低吸的办法每日操作,一方面控制走向,另一方面降低成本,完成收益。散户另大多数一次建满仓,获得则舍不得出局,亏损则砍仓走人。

四是出货方式不同:主力一般用涨出货,因为仓位重在下跌逃跑出往往出不了货,而是一边上拉一边出货,或是控制位盘面进行出货,表现为盘面不跌调整态势,留下尾仓一气打下。而散户往往是买涨杀跌:在涨过程中追涨,在跌的过程中,砍仓。

五是交易方式不同:机构在买卖过程中,由于计划性强,往往采用提前挂单交易法,提前布好局,机动单随情况另加;而散户则是则是随时挂单,计划挂单少,灵活性高。

小米公开招股发售股份数是多少股

2018年6月25日,小米发布招股书,正式启动公开发售。招股书显示,小米香港IPO全球发售股份数目21.8亿股,每股22港元,股票代码1810。

小米基石投资者共有七家。

其中,中投中财(CICFH)认购1.91亿美元、美国高通(Qualcomm)认购1亿美元、中国移动认购1亿美元、CDB PE(国开基金)认购6700万美元、保利集团认购3150万美元、招商局认购3000万美元、顺丰速运认购3000万美元。

扩展资料: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霍建宁证实,李嘉诚通过其基金会斥资3,000万美元(约2.34亿港元)认购小米股份。

彭博社也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腾讯董事会主席*也同意认购小米股份。

彭博社同时指出,从当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大跌的情况来看,投资者对小米公司61亿美元,首次公开募股的需求并没有热情。

从辉立证券和耀才证券这两家香港本地券商的数据来看,申请小米IPO的散户投资者迄今取得的保证金贷款不足30亿港元(3.82亿美元)。

不过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认为,新经济新股不会再出现首日抽升两至三成,有券商_展息高逾3厘,换言之小米挂牌后股价要升10%才可以回本。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小米公开招股书 香港IPO全球发售股份数目21.8亿股

小米中国首家CDR企业,什么是CDR

根据中国证监会和投资银行的独家消息来源,小米定于2018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即A股主板)发行CDR,成为中国首家CDR企业。为了配合CDR的发行进度,小米将上市时间推迟了1~2周,将于2018年7月9日进行CDR和香港IPO的定价,并于2018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CDR,和2018年7月17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行IPO。

中国首家CDR企业

CDR是继国际板和战略新兴板之后,中国 *** 和监管部门希望把优秀中国企业留在国内的又一次尝试,而这次的决心和魄力比之前更大。CDR的全称是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中文名称是“中国存托凭证”,其实就是境外企业在中国上市的一种方式。CDR也被看作中国版的”ADR”,即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也是境外公司在美国上市的一种方式。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基本都是ADR,因为这些公司往往都在开曼设立集团公司,并通过VIE协议控制国内公司,所以也属于境外公司在美国上市。在香港市场,如果是境内公司在香港上市叫做H股;如果是境外公司在香港上市,叫做红筹股。此前,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是一些金融机构,通过“A股 + H股”的形式,在中港两地实现同时上市。

之前的”A股 + H股”只能实现境内公司在两地的同时上市,但是大多数优质的中国独角兽企业都是海外架构,所以依然无法实现两地上市。CDR的推出,增加了“香港IPO/美国IPO + CDR”的新选项,也可以让更多优秀的中国互联网和新经济企业留在国内。此前,有消息传处:第一批入围CDR的企业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京东、携程、微博、网易以及舜宇光学;根据最新可靠消息来源,今年最值得期待的IPO小米将成为首家CDR企业,也将是第一批唯一一家。

CDR对于小米的意义

CDR有助于小米上市的定价和后市表现,因为CDR可以让大陆个人投资者以最简单的方式,直接参与到小米的投资中。一般看来,港股的估值比美股高,A股的估值比港股高;而且,A股中几乎没有互联网和新经济企业,作为超级独角兽的小米必将受到极大的热捧。小米作为同一家公司,在中港两地的估值即使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也不会长期保持很大的差异,所以这也会变向推高小米在港股的估值。

之前,CDR的发行传言可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直接在境内发行新股,另一种是通过在境内发行与境外股票挂钩的金融衍生品;目前,业内人士证实小米将通过直接在境内发行新股的方式发行CDR。CDR将不会有A股常规”IPO发行价格不超过23倍市盈率”的限制。为保护两地不同投资者的利益,CDR的定价会与香港IPO的定价基本一致,预计CDR的定价会略高。

根据投资银行回馈的最近进展,小米上市定价的基准是2019年的预期净利润,在23~25亿美元左右(根据不同的财务模型)。如果按照30倍、35倍和40倍的市盈率计算,小米上市的定价估值。

所以,小米CDR和香港IPO的保守定价在800亿美元估值左右。

CDR的额度分配

小米香港IPO确定将稀释10%的股权,进行募资;也就是说,如果上市定价在800亿美元,小米将通过香港IPO募资80亿美元。小米目前尚未确定是否引入基石投资者,如果引入,基石投资者将在上市后有6个月的锁定期,并占到募集总额的20%左右。在剩余的份额中,小米已经成功向香港证券交易所申请降低散户配售比例,提升国际(机构)配售比例,这样的做法有助于稳定小米的股价和后世表现。小米的常规散户配售比例是5%,国际(机构)配售比例是95%。如果散户配售低于15倍超额认购,散户配售比例保持在5%;如果散户配售超过15倍但低于50倍超额认购,散户配售比例将上调至10%;如果散户配售超过50倍但低于100倍超额认购,散户配售比例将上调至15%;如果散户配售超过100倍超额认购,散户配售比例将上调至20%。

小米CDR的额度分配尚待最终确认,但是大致方案如下:CDR的融资稀释比例将大大低于香港IPO;会有一定比例的基石投资者,也叫战略配售,将有36个月的锁定期;剩余份额分配给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但是个人投资者份额较少;由于大陆投资者对于小米CDR有极大的期待,将会出现数百倍的超额认购情况。

总之,散户除了后市参与以外,要参与到本次小米的CDR发行和香港IPO会非常困难;但是,一旦有机会参与其中,将搭上“今年最值得期待IPO”和“首家CDR企业”的顺风车,迎来一场资本盛宴和狂欢。

来源:IPO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