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很能达到,最好也就翻一倍。
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来进行PE估值分析:
1. 预估未来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计算5年后的净利润;
2. 预测未来5年的派息率,计算历年的分红;
3. 预测第5年的市盈率,用净利润*市盈率计算5年后总市值;
4. 将分红与总市值之和除以当前总市值计算资产增幅。

第一步:预测净利润增长率
邮储银行22年Q3净利润增速12.72%,净利润过去十年年历史复合增速 11.66%。我们按照2021年财报净利润761.7亿,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速12.72%来预估2022年全年净利润为858.59 亿。我们以过去十年的历史复合增速11.66%开始每年衰减10%,预估未来五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1.66% 10.49% 9.44% 8.50% 7.65%。也就是2023年利润为2022年净利润*(1+11.66%)后达到958.70亿,依此类推可计算出未来五年历年的利润如下。

第二步:预测派息率
邮储银行历年的派息率数据如下图所示,最近派息率均值大概在30%。因此我们假定未来五年,邮储银行派息率都为30%。

有了以上净利润增长率和配息率预测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历年净利润和分红如下表:

表一:历年净利润预测
第三步:预测市盈率
邮储银行截止2023年1月6日的市值为4372 亿,股价为4.74元,股本为923.8亿。静态市盈率为5.74倍,过去几年历史平均市盈率为7.19倍,历年市盈率如下图。

我们可以做以下三种假设:
1. 乐观假设:五年后我们碰巧遇见大牛市,市盈率为目前的五年历史市盈率平均水平7.19倍;
2. 中性假设:五年后市盈率保持目前的市盈率,即5.74倍;
3. 悲观假设:五年后市盈率按照平均水平7.19倍到5.74倍相同的衰减率进行衰减,即4.58倍;
第四步:计算资产增幅
根据以上预测市盈率乘以2027年净利润,我们可以分别计算三种假设情况下五年后的预估总市值,以及通过分红与总市值之和计算总资产。并将总资产除以当前总市值4372 亿,就得到总资产增幅,用五年后总市值除以股本就得到股价。

通过上表,如果我们按现价4.74元买入,我们可以看出:
1. 乐观假设:五年后总资产将增至期初资产的2.62倍,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1.3%;
2. 中性假设:五年后总资产将增至期初资产的2.18倍,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6.8%;
3. 悲观假设:五年后总资产将增至期初资产的1.82倍,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2.7%;
4. 五年来所有的分红带来的回报为1737 /4372 =39.7%,分红收益的年化回报为6.9%;
总结来说,如果我们以现价4.74元买入,在三种假设下,估算的五年收益率为1.82倍—2.62倍,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2.7%—21.3%。此时,邮储银行总市值将介于0.62万亿至0.97万亿之间。
于是, 我们可以回答文章最开始的问题,现在买入邮储银行,如果市盈率能达到当前水平5.74倍,资产有机会翻至期初的2倍。
请注意,以上只是按照PE来进行估值的一种大致演算,其中有很多预测数据,如净利润增长率以及市盈率未能达到预测值,则结果会有较大变化,请不要据此买卖。这个估值的演算,更多的是让我们加深对各种关键指标的理解,并能够以更保守的态度来评估自己的投资标的,做到心里有数。
1月15日收盘,银行板块全线飘红,邮储银行(601658)早盘拉升涨停,收盘涨幅8.37%,成都银行、兴业银行、厦门银行涨超6%以上,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涨超3%。Wind数据显示,今日银行板块总体涨幅2.86%,居行业涨幅榜首位。
记者获悉,邮储银行作为领涨个股,主要得益于“巴菲特接班人”的增持消息。港交所披露易显示,2020年12月18日,美籍华裔投资家李录通过旗下的喜马拉雅资本完成1326.2万股邮储银行H股增持,耗资约5607万港元。值得一提的是,李录被外界视为“巴菲特接班人”,查理·芒格曾称其为“一生中三个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此外,日前包括上海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已经披露了2020年全年业绩快报,均实现全年业绩增速转正,这无疑提振了市场信心。
因“巴菲特接班人”增持,邮储银行今日“狂飙突进”。A股早盘拉升涨停,H股一度涨超14%,不过午后打开涨停,截至收盘A股涨幅为8.37%,港股涨幅9.6%。
数据显示,李录本次增持后持有约10.06亿股邮储银行H股股份,占邮储银行已发行H股总数的5.06%。按照1月14日邮储银行H股收盘价4.79港元/股计算,李录及其公司对邮储银行的持仓市值已超过4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0.17亿。
“巴菲特接班人”是何许人也?
公开资料显示,李录生于196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经济学、法学和工商学硕士学位。就读于哥大的第二年,李录无意间听了巴菲特的一次演讲,这直接影响了他的投资生涯。31岁时,李录便创办喜马拉雅资本管理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近年主要关注在亚洲(尤其是中国)上市的公司。
机缘巧合之下,李录后来成为芒格家族资产的管理人。芒格从不啬于对李录的夸赞,说李录是他“一生中三个最成功的投资之一”,“李录不是常人,他是中国的沃伦·巴菲特。他非常有天分”,“我把芒格家族的财产交给外人管理仅此一例。”2020年2月13日,96岁的芒格在参加“2020年Daily Journal公司股东大会”时直言,“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不在美国,中国的公司更强大,增长更快。李录是整个房间里最成功的投资者”。
钜阵资本首席投资官龙舫向记者分析称,今天邮储银行在整个银行板块涨幅第一,巴菲特接班人增持起到了“导火线”的作用。而从整个银行板块来看,由于前期调整到位,估值也比较低,资金流入的可能性较大。“估值较高的比如新能源、医药、白酒等板块处于回调,银行股的机会是存在的。”
在“巴菲特接班人”效应之外,记者注意到,邮储银行在1月9日披露了非公开发行A股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复的消息。邮储银行将向大股东邮政集团定向增发54.05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邮储银行本次非公开发行价拟定为5.55元/股,发行价较邮储银行1月8日收盘价4.79元溢价约 16%、较当日港股收盘价4.42港元溢价50.4%。
光大证券分析师指出,控股股东此次溢价定增将提振市场信心,并对股价形成有利支撑。国信证券认为,邮储银行本次定增将进一步补充公司资本金,保持其长期成长能力。
长期以来,银行股作为低估值的板块备受市场“冷落”。不过记者注意到,1月14日晚间,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先后披露了2020年度业绩快报,得益于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0%以上,招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2%,兴业同比增长1.15%。
与此同时,兴业银行不良率创下2015年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招行不良率更是创下创2014年以来新低。此前1月8日,上海银行作为首家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行,同样实现全年业绩增速转正、资产质量边际企稳的结果。
招商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也指出,上市银行2020年业绩快报将是银行股行情的较强催化剂,或扭转市场对银行股的悲观预期。
民生证券分析师郭其伟认为,由于目前其他上市银行的利润增速尚未公布,所以率先发布快报的银行将成为其他银行确定利润增速的重要参考标准。
回顾 2020 年二三季度,招行的利润累计增速一直排在大行和股份行的首位,相当于确定了在当时宏观环境下的利润增速上限。因此招4.82%的利润增速以及行业性的增速转正,或意味着大行和股份行的2020年利润增速将大概率落在0%-5%的区间。
郭其伟进一步指出,区域性偏小型的银行因为自身成长性更高,利润增速或多会在5%以上,少数银行利润增速可能突破10%。这样的利润增速分布格局,距离银行利润回归疫情前的状态只是一步之遥。
“若2021年政策能继续对银行业绩松绑,那么银行利润增速上升的空间还会更加广阔。”郭其伟表示。
港股是主力。在邮储银行中港股和a股,其中港股高过a股是因为港股是主力,可以让该银行更强大,资金量更多。中国邮政储本行于2012年1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成立。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