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米上市前给了雷军多少钱
展开全部小米上市前,雷军收到了价值99亿人民币的股票权益奖励,这个不算是现金,现阶段无法折现。
二、三轮融资就超过30%,为什么雷军还有小米77%的股票
雷军拥有77.8%的股份,是小米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其他自然人在小米科技持股22.2%。
11年8月小米迎来了4100万美元的第一轮融资,当时它估值月2.4亿美元;
同年12月,它们再次获得900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估值10亿美元;
12年6月,小米完成第三轮融资计划,融得资金2.16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
13年8月,小米完成第四轮融资后估值已达到100美元,但未公开融资金额。
14年12月29日完成了新一轮融资计划,筹得11亿美元。
从小米的角度出发,雷军对于小米的意义自不必说,作为小米的创始人更是中国最有名的连续创业者,雷军在中国互联网领域有着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雷军堪称小米的灵魂人物,没有雷军也就没有小米的今天。从对公司的意义上来说,企业给予这样的创始人以一定的激励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底层逻辑,当然问题肯定不是底层逻辑那么简单,我们可以细致分析一下:
首先,股权激励已经是国际惯例。
我们要明确,对于雷军来说,这笔所谓百亿的激励是股权而不是现金,从世界科技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多数世界著名科技型公司都有过对其创始人进行股权激励的做法,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谷歌创始人布林和佩奇,以及facebook的掌门人扎克伯格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从这个经历的角度来看,公司对创始人通过股权的方式激励创始人,可以用对公司财务现金最小的影响,获得最大的激励效果。更何况雷军也没有通过出售这部分股权进行套现,所以这种意义上的股权激励对于小米的股价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其次,这个股权激励其实是早就公布过的了。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公司上市对公司创始人进行股权激励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大多数公司都采用了这种机制,除了美国的这些国际知名互联网巨头之外,像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就曾经给予过马云2%的股权激励,而京东集团更给予刘强东多达4%的股权激励,当然因为小米已经是上市公司,如果这个消息是突然出现的话,那么的确会对股价产生一定的波动。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小米集团公关总经理徐洁云在微博回应称:"这是上市前董事会给予的2%股权的奖励,这是个业内惯例,比例在同业内看也不算高,且这部分股权奖励并未变现。这里的数字只是按照对应股权的价值做计算而已。"所以,小米给雷军的所谓百亿年薪并不会给公司股价带来什么波动影响。
第三,股权激励是对创始人的一种利益绑定机制。
从设计股权的角度来说,公司创始人在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法律背景之下其实和公司的关系并不是无限责任,而大多数科技公司的创始人由都是连续创业者,那么如何能够吸引公司创始人更好地带领企业去推动市场的发展,无疑股权激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能够有效形成公司与创始人之间的利益绑定,让创始人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公司的经营之上。
把这个逻辑放到雷军身上的话,则更为明显,雷军本身就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对小米的意义远不是一个董事长那么简单,这就需要更深刻的股权关系绑
根据小米方面对记者的回复,“卖出原因是雷军不再控制雷军基金会导致可统计份额降低,并非减持,这家基金会是一家具有公共性质的慈善机构,而雷军根据香港当地条例终止对基金会的控制。”
雷军基金会为市场所熟知,是今年7月。当时,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近期向小米基金会、雷军基金会各捐赠3.08亿股公司B类股用作公益用途,合计约6.16亿股。
当时的背景之一是,雷军刚刚官宣,2021年Q2小米全球销量超苹果,成为全球第二,仅次于霸主三星。这是小米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因此,这笔“豪捐”当时引发了很大的市场反响。
按照逻辑,雷军向雷军基金会的捐赠并非现金,而是股票,获得股票的基金会可以享受这些股票所带来的分红,然后再把分红用于公益项目,也可以直接进行买卖等股票交易。同时,虽然雷军所捐赠的对象为“雷军基金会”,但是并不意味着“左手倒右手”。因为基金会要受到香港税法制约,只能用于慈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雷军所捐赠的是“B类股票”,小米作为港交所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其拥有“A类股票”和“B类股票”两大类,B类股票往往意味着1股1票。
实际上,作为小米的灵魂人物,雷军每次对于小米的持股变动都会牵动市场神经。
上一次雷军股权变动被市场所关注是在2019年第一季度。当时多家股票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小米创始人雷军的持股数发生了变动,这被认为是雷军本人对小米股票进行了减持。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当时澄清表示,雷军先生没有减持股票,持股数量没有变化,改变的只是他的B类股投票权数量,因为不再代理部分小股东的投票权。
此外,在2019年1月,小米集团还曾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出于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和其他控股股东,承诺持有的所有股票,继续锁定365天,同时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CFO周受资亦做出同样的承诺。当时,小米6个月禁售期结束,而公司股价还基本处于阴跌状态。根据记者梳理,当时港股上市公司中,除小米外,并无已到解禁期的大股东做出过类似承诺的记录
作为香港市场中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小米,它的上市引起了各界媒体和相关投资者的关注。2018年7月9日,小米风风光光的在香港交易所的主板上市了。但是,如今三个月过去了,小米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又是如何呢?下面我们一块看一下。
自从7月份上市到如今,小米相对于最高价的市值已经出现了2000亿港元的缩水。许多的投资者感叹:真是跌惨了。在7月9日小米上市的时候,发行价为17港元,上市之后股价一度冲到了22.2港元。就在投资者对小米充满了希望的时候,小米的股价就像一个泄了气的气球一样。一路的下滑,直到昨天的收盘价为12.66港元,市值为2858亿港元。
不知道看到这里,作为小米董事长的雷军会作何感想。当初曾经夸下海口说:“上市首日买入小米的投资者能够赚一倍。”在此时来看,雷军又要食言了。
股票的价格是市场给出的,股价的跌跌不休。也引起了许多券商和机构的关注。最近作为美国知名投资银行的摩根大通就下调了对小米的估值,将小米的目标价格下调至18港元,并将第三季度的盈利调低了6%。
在港股市场的表现固然不佳,但是,小米必然少不了自己的营销。在10月9日,作为小米董事长的雷军就在微博上炫耀称,小米8旗舰版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600万台。但是,针对这一消息,摩根大通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小米的出货量并不会出现太大的提升。因为目前的中国市场正处于4G到5G过渡的阶段,对手机的需求量不会出现明显的上升。
其次,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小米为了出货量,把自己的利润降到了最低。因此,这样很难帮助小米实现较高的利润。在互联网的服务方面,小米网络游戏的转化能力又较差,同样也难以帮助小米实现业绩的增长。
如今,小米的产品可以说让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手机、电视、无人机、平衡车、台灯、插排等,凡是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小米几乎都会有所涉及。甚至目前的小米已经跨界到服装贸易和食品类的领域,让许多的人感到匪夷所思。我们到底把小米看做手机制造商呢?还是一家电商平台呢?作为外人的我们已经越来越看不懂小米了。
当然,我们不需要看懂小米。因为这都是小米每一步的战略。我们也希望小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看清对方,看清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把自己的产品做好。让自己的业绩能够得到更快的增长。到那时,小米的股价翻倍也将会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