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和董明珠的10亿赌约渐进,伴随着小米赴港上市以及董明珠霸气回应,关于谁输谁赢,不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10亿赌约内幕曝光,到底谁输谁赢,作者带你揭开其神秘面纱。
董明珠再谈10亿赌约雷军和董明珠的10亿赌约渐进,伴随着小米赴港上市以及董明珠霸气回应,关于谁输谁赢,不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如今,10亿赌局即将到期。近日,在吴晓波频道《十年二十人》节目上,董明珠再次被问到与雷军10亿赌局。她表示,自己这个决策不可能错,已经做了风险防控,不能影响企业生存。
“我预备了50个亿投进去,我企业一样不影响健康发展,那有什么不能去赌?”董明珠说。10亿赌约内幕曝光2013年12月12日,在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与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就发展模式展开激辩,并打下10亿元的天价赌局,一时间成为业内热议话题。
吴晓波近日在自己的栏目中邀请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对话中董明珠被问及与雷军10亿赌局的事,董明珠纰漏了整个事件的始末。
董明珠回忆起当年和雷军赌局的背后故事,当时在后台雷军称栏目组希望他和董明珠打赌,董明珠听到要赌一块钱,当即否决了雷军,谁知上台雷军又提这事。董明珠:“雷军就说他们叫我跟你赌,你知道吗?我说没有人跟我讲,他说我看完你的资料后觉得格力太了不起了,他说就赌一块钱,我说那你就别再讲赌的事,我跟他在台下是这样说的,结果,台上他竟然还拿出来,亮相说赌一块钱,那我就说,我要赌就赌个较量,十亿拿出来,实际上我们俩根本不在一个平台,再讲不好听的话,两个人不在一个地球。”
董明珠雷军的10亿赌约进入即将见分晓的第五年,可话题热度依然不减。近日,董明珠在多个场合回应了她与雷军的10亿赌局,不过与此同时,另一主角雷军则显得安静了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赌约有很大营销成分在里面,谁输谁赢结果已不再重要。
2013年12月,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年度人物奖项获得者雷军表示,5年内如果小米的营业收入击败格力,希望董明珠赔自己1块钱,董明珠在现场强硬回应道:“1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两人的10亿赌约也就此立下。
2018年是五年赌约期满要兑现的年份,两位主角的态度也格外受到媒体关注。比如,近日董明珠就多次回应了赌约一事。
3月8日,董明珠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了格力和小米的10亿赌局。董明珠表示,“他(小米)的数字没办法来确认,他不是上市公司,他怎么说也看不到。他如果上市了,或许愿意兑现。上市后不是看市值,是看你的销售,笑死了。”
董明珠表示:“赌注没关系,(有了赌注)我觉得更好,大家可以相互激励对方。我觉得当时那样的一个赌局,并不是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赌局,而是企业经营思维的赌局。”对于赌局的结果预期,董明珠也表示,2018年的年尾见分晓。“因为我是上市公司谁都可以看到,他(小米)的年报我也看不到。但我觉得不需要担忧,格力打造的是百年企业。”她说。
与董明珠的“热情回应”相对比,赌约另一当事人雷军则显得安静了许多。只是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小米公司非常年轻,其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仅用了七年时间。”而这句话也被业内认为有意在侧面回应董明珠。
对于雷军和董明珠立下10亿赌约这件事,相比大家都听说过吧。当年的赌约到现在已经出结果了,那就是格力赢了,小米输了。但是两位都打赌了什么呢?那是在一次央视采访的后台,是活动的编导提出的要两位老总打一个赌,最开始是说要赌一块钱,看看五年后的小米营业收入会不会超过格力。但是最后在上台后,董明珠提出小米是不可能超过格力的,要赌就和雷军打赌十亿。
在打赌的这些年内,两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一定会赢。除此之外两家的公司也在互相较劲,互相争夺市场,打压对方。小米有手机产业,格力也不甘示弱,也研发了手机。虽然说在刚开始推出第一代手机的时候,大家对于它价格太高配置太低很不满。但是格力还是坚持住了,迄今为止已经推出了三代手机了。而小米也对于格力的空调市场很眼热,与格力的竞争对手美的联手推出了一款空调。在接下来又自己研发了米家互联网空调 ,也宣布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要衍生出空调的新业务。
经过了这些年两家企业的相互竞争,让各自也都迅速地发展壮大。其实就像是董明珠所说的,她们两个赌的其实是互联网和中国的传统的制造业两者的差距在哪里,赌的是一个观念问题。并不是真的想要10亿块钱,而是用赌约来激励彼此。人只要是有了干劲,有了激情,一些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也会成为可能。
这次的赌约已经有了结果,两位老总还要不要接着赌呢?雷军再在公开场合表示过,现在的小米更有信心,并对董明珠提出再赌五年。究竟会不会实现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3月28日消息,在昨天的博鳌新浪 财经 之夜上,格力集团董明珠做了与“幸福之道”为主题的演讲。演讲中她谈及与小米CEO雷军的赌约时说:“如何拿到这10亿。实际上这10亿对我来讲,我们不是因为赌而赌,是我们赌的一个观念,究竟我们互联网和我们传统制造业中间的差距在哪里?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当时我们赌的是这样的一个原因。”
2013年12月12日,在央视“201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舞台上,雷军向董明珠递上战书:五年之内若小米营业额超过格力,董明珠输给自己一块钱。随后董明又说,要赌就赌10个亿,雷军也当场爽快应下,还力邀当时也现场的马云与王健林做担保人。
今年的3月19日雷军在其微博公布了小米集团2018年财务报表。财报显示,小米集团2018年全年总收入 1749亿元,同比增长 52.6%;调整后净利 86亿元,同比增长 59.5%。
而据格力公布的2018业绩报告显示,格力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00亿-2010亿。以2000亿计算,小米1749亿元的营收还是与格力差了250亿,所以最终是董明珠赢了这“十亿赌局”。
关于这场赌局,早在2018年末,董明珠就已表态,“与雷军的赌局已经基本胜出,但两者不具备可比性,格力是实体经济,而小米是互联网属于轻资产。”
这一段时间,数码领域热度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小米10周年演讲了,在这次演讲中,雷军不仅讲述了小米创业以来经历的种种关键性事件,发布了令米粉们感到十分惊艳的产品之外,还提到了曾经自己与董明珠的一个赌约。雷军坦言自己很后悔与董明珠打这个毒,并公开承认那一次是自己输了,但是在发布会之后,董明珠在一次节目中向雷军发出了新的赌约:
”格力在空调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现在是走在领先地位,格力要在保持主业不变的情况下,让中国的装备在世界上叫得响!请雷军提出自己行业的目标。”
针对董明珠的这一言论,网友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不过在小编看来。格力向小米发出的赌约是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
一、这表示了传统制造业对于互联网企业的肯定
大家都知道,雷军与董明珠的第一次赌约表面上是小米与格力,但实际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赌约。虽然那一次雷军输了,但是在赌约过后的第二年,小米就超过了格力。这一次雷军主动公开认输,而董明珠却在之后向雷军提出新的赌约,这是传统制造业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一次肯定。
二、这是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和解
雷军与董明珠第一次赌约表示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而这一次董明珠主动向雷军提出赌约则是释放了善意。其实在此之前,雷军和董明珠共同参与过一次带货直播的活动。当时正是疫情当前,国内经济受阻的时候,两人共同出席直播活动向大家传递了一个信号,传统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不是敌人,疫情当前,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助力复工复产。
三、传统制造业对互联网企业的期待
在董明珠新发起的赌约中,有一句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让中国装备在世界上叫得响”。相比起互联网企业,传统的制造业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无疑要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是董明珠依然要在这一领域向雷军发起赌约,在小编看来,这是传统制造业对互联网企业的期许。哪怕自己输掉这一赌约,也要为新的力量在国际上造势,帮助他们开拓更大的海外市场。
有些人说董明珠在发起赌约时的言语有看不起小米的意思,但是我认为她提到了两个关键词都十分有意义。“核心技术”和“世界上叫得响”,如果雷军能够赢下这次赌约,在这两个关键词上下功夫,一能狠狠打那些说小米没有核心技术的人的脸,二来在世界上也能彰显中国的技术。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董明珠向雷军发起新的赌约这件事的全部看法了,你们对此事有什么新的观点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从雷军身上学到了利用互联网思维搞营销,挺厉害的。(小米)原来上市时股价从17块变成8块10块了。”董明珠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今年雷军和董明珠的五年赌局答案揭晓,董明珠略胜一筹,但是二者相差不大,可以说雷军虽败犹荣。五年时间雷军能把一家营收百亿的企业拉到千亿的阵营中,还能紧追格力,不得不说雷军的互联网营销思维真的非常牛。2018年7月9日,雷军带着小米登陆港交所,上市当天开盘小米破发。随后几天小米一路冲高,在达到22.20港元的高价后,小米一路下跌,直到现在。
小米上市时,曾有十几万投资者认购,就连马云、马化腾、李嘉诚等人也都为雷军站台,当初之所以定价那么高,也是基于市场对于小米的看好以及认购的超预期。小米上市以来,股价一直都是雷军的一块心病。上市时雷军曾夸下海口,他要让投资小米的投资者赚一倍。一年时间过去了,当初买入小米的投资者亏损幅度都超过了50%。不知道雷布斯现在面对投资者时,那句are you OK还说的出口不? 对于优秀的企业来说,上市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经过9年多的发展能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足以说明小米的价值和雷军的管理能力。
但价值和能力不代表市场的看法,对于小米模式显然市场不太认可。不少专家指出小米之所以跌跌不休是因为当初上市时定价过高。他们认为目前要按照制造业企业去估值,小米的市值仍然比较高,但如果按照互联网企业去估值时,小米市值就是被低估的。根据wind数据显示,小米今年股价已经累计下跌29.18%,而今年恒生指数的涨幅为3.51%。从发行价17港币跌至今天的9.14港币,面对着近半的缩水,雷军的压力可想而知。雷军曾表示,面对不断下跌的股价,自己曾焦虑得睡不着觉,他称大家都投资了我55亿美元了,要跌的太难看,我怎么出去见人?
今年1月9日,小米曾发布公告称,包括集团CEO在内的控股股东一年内不出售所持小米集团的股份。随后,小米又进行了三次回购,涉及资金2亿港币。 在市场反应并不明显的情况下,5月14日,小米继续加大市场的回购力度,小米集团公告称,向董事售出一般授权,以回购不超过10%的公司股份。然而,多次回购市场并未买账。且前段时间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在低位进行减持,如此行为更是让小米股价承压,为了改变目前股价下跌的颓势,9月3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正式决议行使股份回购授权,按最高总价120亿港元,不时在公开市场回购股份。受此消息影响,小米当日股价大涨。截止现在,小米本月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7%,市值也重回2100亿港元上方(目前2194亿)。
9月17日,小米集团再次回购275.62万股,回购金额2499万元港币。目前小米暂时止跌,但仍处于周期底部。和产品方面的天赋比起来,雷军对于小米的股价真是是束手无策。除了承诺不减持之外,回购就成了雷军维护股价的重要法宝之一,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为了提振股价,雷军以及小米集团都进行了诸多努力了,可惜效果并不明显。上市之初,雷军曾认为,股价短期波动不重要,只要脚踏实地做好公司,市场就一定能给予最正确的评价。但是,事实总是事与愿违。
比起小米集团的困扰,雷军本人的困扰也不小,按照雷军最新持股计算,雷军共计持有A类股42.73亿股,B类股23.86亿股,合计持股66.59亿股,占小米集团占总股本的27.79%。小米股价达到最高点时,雷军身价曾突破了1500亿港币(约合192亿美元)。如今雷军身价只有610亿港币(约合78亿美元),也就是说短短一年时间雷军身价蒸发就超过了110亿美元。根据小米半年报显示,小米上半年实现营收957亿元,实现净利50亿元。而同期的格力营收也不过983亿元。在不少券商和投资者的眼中,小米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甚至有机构给小米给出了22港元的目标价。
现在小米正在止跌回升,至于能涨多少,我认为就要看这轮小米的回购力度了。如今雷军同董明珠之间又有了新的赌约,这次他们赌谁能成为各自行业的全球老大。董明珠坦言,小米前面有华为,所以它很难超越。雷军则回复到,我觉得我可以试试。 我认为雷军能不能成为手机行业全球第一不重要,只要在下次赌约结束前,小米能够超越格力,且股价能够回到发行价上方,雷军就是成功的。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