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上市的时候,星空君研究着小米的招股书,就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小米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为什么削尖了脑袋往互联网堆里扎?
因为估值。
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通常比较高,如果仅仅把小米当做一家手机公司,那雷总和持有股权激励员工的股价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过,星空君不认为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至少不是一家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更不是手机公司。
小米本质上是一家物联网公司,可惜的是,目前市场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重复小米的模式,所以小米的估值只能向互联网公司硬靠。
11月24日,小米发布2020年三季报。
在小爱同学播放的《七里香》的音乐声中,星空君打开了这份财报。
财报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722亿元,同比增长34.5%。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41亿元,同比增长18.9%。
几个亮点:
1、史上最佳三季报
除了第三季度单季史上最佳(营收722亿)外,公司1-9月份累计营收超过1754亿,也是史上最佳。彻底摆脱了疫情影响,增速最高的业务,来自海外。
2、核心业务还是手机
即便如此,星空君还是不用手机公司来衡量小米。原因很简单,小米的非手机领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甚至远远强于手机。
3、海外业务增加的原因
2020年第三季度,境外业务持续强势增长,境外市场收入创单季度 历史 新高,同比增长52.1%,达到人民币398亿元。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在欧洲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0.7%,市占率达到18.7%,连续第二个季度市占率进入前三名,同时首次在西欧市场市占率达到前三名。
欧洲市场是华为的传统地盘,小米的激增,大概率和华为的逐步退出有关。
国内华为市占率逐步提升,海外让给小米以及OPPO、VIVO们,也是一种比较有意思的分工协作。
4、IoT业务里的水分
小米是最早布局IoT的选手之一,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家用IoT网络,三季报显示,接入小米IoT平台的设备高达2.89亿。
星空君一直对小米IoT业务的分类颇有微词,因为小米财报中,把电视业务放到了IoT。
这其实是两码事,作为销量最大的电视机厂家,小米凭借电视机销售额,成功的搅浑了IoT业务的真实营收和利润。
对这部分业务分析的时候,只能抓瞎。
另外,小米电视一直自称全国第一,用的是奥维云网的数据。奥维云网什么来头呢?
当然,用天眼查强行查二者的关系有构陷之嫌,也可以说这家公司和雷总没太大关系。
星空君想表达的是,第三方数据提供方往往不会那么简单,很多数据是可以注水的。
反过来说,小米电视机确实卖得不错,靠的是性价比。
5、名不副实的互联网业务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小米的互联网业务搞得如何呢?
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58亿元,同比增长8.7%。
无论是绝对额还是增速,小米的互联网服务都比较低。
小米的互联网业务主要包括:会员付费、广告、 游戏 、金融(天星数科)。
会员、广告可以理解,小米 游戏 是什么?
其实小米手机内置的应用市场里,那些 游戏 付费后,都和小米分成。
天星数科呢?
产业金融服务、个人金融服务和金融 科技 服务。天星数科利用自身在大数据和AI方面的技术优势,为更多的公司及个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并助力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
财报中说的比较含蓄,星空君以前在大学校园里跑步的时候,经常看到小米校园贷… …不过,随着P2P金融监管加码,小贷业务都开始转型。这也是小米金融更名天星数科的主要原因吧!
6、工业互联网黑 科技
2020年8月,小米正式介绍了位于北京的智能工厂。目前小米的智能工厂自研制造装备,并已设计完成了自动化的高端手机生产线,成功实现了超高端小米10 至尊纪念版透明版的量产。
三季报中提到,小米智能工厂的目标是年产百万台超高端手机的黑灯工厂,看到这里,星空君倒吸一口凉气。
希望正在上学的年轻人耗子尾汁,以后不好好学习,可能连生产线上的工人都当不了。
7、小米的估值?
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小米共投资超过30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人民币395亿,同比增长37.5%。
投资的总价值(公允价值)为人民币506亿。2020年第三季度,净收益7.2亿。
比如九号机器人在科创板上市,比如小米投资了大量的小米产业链企业… …
这些投资,是小米的未来,这些投资给小米带来的市值也很难评估。
小米史上最佳三季报发布后,股价竟然是跌的。
为什么?
因为投资者发现,绕来绕去,还是一家手机公司。
事实上,小米是一家非常复杂的公司,估值无法简单的类比互联网公司或是手机公司。
小米8月22日交出了上市之后首份财报,成绩不错,雷军在公众号发文说感谢所有米粉的支持。
受大环境的影响,互联网公司的中概股都集体萎靡,就连腾讯自今年2月之后,股价都在持续下跌。这种情况下,今年7月9日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连敲钟用的都是定制大铜锣的明星公司小米,其中期业绩尤其引人关注。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报,小米集团总收入达452.36亿元,同比增长68.3%,上半年总收入796.48亿元,同比增长75.4%。经调整利润38.16亿元,同比增长62.2%。
小米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等各项业务全面开花。尤其是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领域出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第二季度该分部收入达103.79亿元,同比增长104.3%。
接下来,才是手机业务真正的大考
先来看看小米主营的智能手机业务。得益于销量和平均售价的双提升,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业务贡献的收入为305.01亿元,同比大涨58.7%。
根据IDC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位列全球第四大手机公司,增长速度在全球前五大手机公司中排名第一。财报数据可以映证: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销量为3200万部,同比增长43.9%。
财报透露,手机平均售价的提升,主要是小米MIX2S、小米8系列等中高端旗舰机型在中国市场的强劲销量所致。
其中,小米8系列开售当月,销量便超过了110万台。高端产品的热销也带动了小米在中国大陆的手机平均售价增长超过25%,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863.8元,提升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952.3元。
这项数据也表明,小米手机走量的依然是千元价位的红米系列。
小米上市招股书中曾提到,募集资金的30%将用于国际化扩张。手机业务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财报显示,小米海外市场收入已占总收入的36.3%,2018年第二季度达164亿元,同比增长151.7%。截至2018年6月31日,小米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跻身市场前五。
根据Canalys数据,小米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第二季度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稳居市场份额第一。继2017年11月进入西班牙市场之后,小米在2018年5月扩展至法国及意大利,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在西欧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700%。此外,小米手机在印尼出货量名列第二。
事实上,小米为了上市的高估值,在今年上半年密集发布新品。手机业务亮眼财务数据背后,小米MIX 2S、小米8系列、小米MAX3等高中低端新品的上市,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小米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股份上涨了。
8月27日开盘,小米集团港股股票一度大涨超过7%,达到20.85港元的一年最高价。截至8月27日10时24分,小米股价报20.4港元,总市值5077亿港元,突破5000亿港元大关。
8月26日晚盘后,小米集团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及二季度财报。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032亿元,同比增长7.9%,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57亿元,同比略降0.7%。其中,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535亿元,同比增长3.1%,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34亿元。
扩展资料
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44.9%:
小米在财报中指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还是实现了10%的增长,达到人民币240亿元,占总收入的44.9%。
小米还援引Canalys的数据指出,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已在全球总共50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在2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财报分析会上,小米总裁王翔也透露,小米手机业务已经在印度、西班牙、乌克兰、波兰、希腊、白俄罗斯、缅甸7个市场取得市占率第一,另外在法国、俄罗斯等6个市场取得份额第二。
参考资料来源:新京报-财报超预期,小米股价一度大涨超7%,市值突破5000亿港元
5月19日,小米集团(1810.HK,小米集团-W)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表现不尽如人意:总营收达734亿元,同比下滑4.6%;期内亏损5.3亿,去年同期盈利77.8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29亿元,同比下滑52.9%。
“疫情导致很多门店处于关闭状态,对购买欲望产生较大影响。目前疫情给小米业绩带来了困难,这是事实。”在电话会议中,小米总裁王翔坦言。由于核心零部件供应持续短缺、新冠疫情反复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小米手机出货量在一季度承压,同比下滑22.1%。
王翔表示,有信心相信疫情会过去,将在重点领域里持续投入,降本增效,提升整个集团运营的效率。他也提到,影响一季度的外部因素在二季度是否会有所改善仍存不确定,小米将保持观察。
手机出货量下滑,王翔:最大原因还是“缺芯”
从收入结构来看,小米的收入主要分为 智能手机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与其他业务四块。
根据财报,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投资亏损和各类开支增加导致。一季度,小米录得大幅投资亏损达到35.5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0.6亿元。权益法入账投资亏损2.013亿元,去年同期则为亏损900万元,主要因为爱奇艺和金山云等若干被投资公司亏损。
研发开支由去年同期的30亿元增加16.0%至35亿元,小米称,主要由于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和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
销售及推广开支由去年同期的42亿元增加26.2%至53亿元,主要是由于宣传与广告开支上升及境外物流单位成本增加。宣传与广告开支由去年同期的11亿元增加47.9%至17亿元,主要由于一季度海外推广开支增加。
行政开支由去年一季度的10亿元增加26.0%至12亿元,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人员薪酬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小米手机业务受到疫情较大影响。总收入同比降低11.1%,为458亿元,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所下降,部分被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上升所抵销。手机出货量则同比减少22.1%,为3850万台,主要由于核心零部件供应持续短缺、新冠疫情反复和宏观经济环境导致。
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则上升至1188.5元,同比增长14.1%,主要由于中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比例增加导致。
王翔称,影响一季度手机出货量的最大原因是低端芯片缺货,不过他认为这种情况在二季度会得到改善。同时,线下店也是小米开拓新用户的重要渠道,疫情所导致的线下店关闭,给业绩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在手机市场整体疲软的背景下,几乎所有厂商都不太好过。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一季度表现持续落后于全球市场,仅出货7560万台,同比下滑18%,环比下滑13%。小米在整体出货量的排名掉到了国内第五名的位置,市占率为13.9%。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50%,回应称印度已解除资金冻结
虽然总营收和净利润均双双下滑,但外界对小米本季度表现主要归因于疫情和大环境影响,市场仍然有一定乐观情绪。
财报显示,小米此前坚持的高端化战略见成效。一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机平均售价同⽐增⻓14.1%达1189元。同时,小米中国大陆地区定价在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价在300欧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近400万台。据第三方数据,小米在国内定价4000元至6000元价格段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位列安卓智能手机厂商第一。
同时,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不断提升。王翔表示,小米手机出货量在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8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已经近20%。一季度,小米境外收入37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51.1%。
月活用户数量也有所增加。全球及中国大陆MIUI月活用户均创历史新高。全球MIUI月活用户达5.29亿,同比增长1.04亿。大陆MIUI月活用户1.36亿,净新增月活用户数580万,连续六个季度环比递增。
针对外界关注的印度业务,王翔也作出回应。他表示,印度是小米非常重要的市场,公司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当地领先的智能手机厂商。从市场角度看,疫情的影响仍在,且印度对性价比要求较高,低端芯片的短缺给印度的团队和市场造成了一些困难。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印度称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涉嫌向外国实体非法汇款,已从小米方面的当地银行账户中扣押了7.25亿美元(约4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
对此,王翔回应称,小米集团是非常合法合规经营的企业,税务及支出均严格按照驻在国的法律及相关规定进行,数据也经过了三方权威机构的审批,“因此我们认为并不存在违规的问题。”
他表示,公司在与印度有关当局坦诚沟通的同时,也通过法律渠道进行申诉,目前相关部门已经解除了对公司7.25亿美元资金的冻结,会持续保持和印度方面坦诚沟通,希望能达成共识。
而对于万众瞩目的小米汽车,王翔则表示,目前没有可以公布的新进展。“小米正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核心技术研发。目前仍保持原定交付计划不变,正在全力以赴按计划进行。”此前小米曾称,小米汽车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一季度薪酬开支增加13.3%
财报显示,截至3月31日,小米拥有33793名全职雇员,其中31165名位于中国大陆,主要在北京总部,其余主要分布在印度及印度尼西亚,其中研发人员共15002人。小米称,预期会继续在大陆及全球主要目标市场增聘人手。
截至3月31日,18861名雇员持有以股份为基础的奖励。一季度小米薪酬开支总额(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39亿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加13.3%。
从2018年7月上市至今,小米集团从来不缺争议。这包括了手机市场份额的下降,市值暴跌。进入2020年,受益于华为被美国制裁,小米手机份额提升,业绩回暖,市值也创出 历史 最高。但是面向未来,争议仍在。
尽管市值创出 历史 新高,但围绕小米的争议还远未结束。
小米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夕,公司股价创下自上市以来的 历史 最高价,11月24日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一度爬升至28港元以上的 历史 新高。而随着“靴子”落地,小米股价接连回调,不过总体而言,年内仍录得了超过140%的正向收益。
小米,有着多重身份,曾被看作是“年轻人第一只拥有的股票”,但在上市不久又被戏谑为“年轻人第一只套牢的股票”。围绕小米的业绩与估值,也总是存在机构多空之争。如今,小米的市场表现似乎给了那些“空头”一记重拳。但即便如此,随着华为重启4G手机,以及荣耀的剥离,未来小米的业绩以及市场份额再起争议。
手机市场份额超越苹果位居第三
小米持续在高端机领域发力充满挑战
三季报显示,小米单季度收入和利润创下 历史 新高,同时,单季度手机收入和手机出货量同样创新高。据IDC统计,小米2020年三季度手机市场份额超过苹果位居全球第三。据Canalys的数据,公司第三季内地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上升18.9%,是前五大厂商中惟一取得正增长的企业。
2020年前10个月,小米高端旗舰手机销量超过800万台,同时,其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同比增长14.7%。小米在财报中称,这是受益于中高端手机的销量占比提升所致。今年年初,小米发布年度首款5G真旗舰小米10系列手机,在第三季度又发布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小米的高端产品策略得以成功执行。
小米之所以在高端 策略 上取得成功,是有一定原因的。张可兴认为,“小米的中高端机型符合公司的战略,过去小米用性价比抢占市场,是因为公司的研发投入不够,随着消费者理念的转变,而且手机对每个人越来越重要,消费者愿意花稍微多一点钱去获得更好的机型。此外,小米还具备一个非常好的因素,就是相对友商来说,其4G手机库存相对较低,那么在5G手机转型过程中,没有什么包袱。”
对于后续小米能否在竞争激烈的高端机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原炜认为,“小米性价比的品牌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这种品牌形象跟高端市场高端用户对产品的心理核心诉求是不相匹配的,而要想在高端市场扭转这一用户心智,则是非常困难的。”
张可兴表示,从目前已知的数据看,小米已经获得了很多“米粉”的认可,就此而言,其在高端机型上占领一定市场份额已经比较确定。但从长远来看,小米中长期发展高端机型战略还面临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比如苹果、华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小米并不一定可以在高端市场上保持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
智能手机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短期内海外重心难以迁移至欧洲
根据《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预计接近2.2亿台,到2024年出货量将增长到近5亿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
原炜也认为,小米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其手机。“这是小米业务的基本盘,决定着小米整个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如果手机业务不行的话,则很难想象其IOT和智能家居等业务还能够蒸蒸日上。不过,另一方面,IOT是小米打造其生态的关键要素,有小米品牌的加持、对设计的要求、质量的管控以及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我对小米IOT业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看好的。”
据Canalys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机境外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398亿元,同比增长52.1%。本季度境外市场收入及对总收入的贡献占比均创 历史 新高。其中,在西欧出货量尤其亮眼,同比增长107.3%,市场份额提升至13.3%,排名第三。
事实上,在海外市场,印度、东南亚市场向来是小米智能手机发力的重点地区,随着公司大力开发欧洲市场,且取得显著成效,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海外市场重心是否就此发生迁移的讨论。
“欧洲市场是高端市场,那里的消费者有着更高的购买力;但是欧洲市场分割严重,语言文化林林总总,并且在专利、数据保护、消费者隐私保护等方面有着繁杂而严格的法律法规,因此市场开拓的成本也比较高,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投入。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相信印度、东南亚市场仍将是小米在海外的主战场,值得继续深耕,而在欧洲市场虽然会积极 探索 拓展,但需要时间,海外市场的重心不能很快也不必很快转移到欧洲。”原炜表示。
“铁人三项”商业模式
最大的挑战在于用户体验
小米的商业模式为“铁人三项”(硬件+互联网服务+电商及新零售)模式。小米硬件产品的宗旨是在满足高品质与精良设计的同时追求 极值 的性价比,雷军承诺公司的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否则将超过部分回馈给用户。在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看来,极致性价比就是小米护城河的起点。他认为,“低毛利+高效率”是小米商业模式的本质,也是小米的护城河。
在张可兴看来,可以这样理解小米“铁人三项”的商业模式,“小米用手机业务带动整个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用智能硬件扩充自己的产品线和业务的边界。我们可以将其类比为国外非常具有性价比的连锁超市Costco。
至于如何评估这种商业模式的效果,原炜认为,小米要实现从硬件到互联网的螺旋驱动,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受制于底层安卓系统的条件下,要在用户体验上,做出跟iOS可以媲美的MIUI。
张可兴则补充称,“现在很多公司都在从硬件到软件这样一种商业模式进行过渡,但是做好的公司特别稀少,惟一做得很成功的就是苹果,通过手机、电脑、平板形成iOS系统的闭环,进行产品的购买和付费。而要实现这样的成就,对小米来说难度巨大,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而目前,小米的互联网服务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广告,真正要实现通过硬件到互联网的驱动,还需要商业模式的重新再造。”
(本文已刊发于11月28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