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中国新经济公司的代表,由它而起,我们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移动互联网,我们终于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了,小米骄傲了几年,中国商业就骄傲了几年,好像真的我们就可以弯道超车,好像马上就能超过美国了。
小米上市,把这样的幻想打破了,估值不到500亿美元上市,这和两三年前消息最后一轮估值相当,意味着那个阶段进入的资本,两年多一分钱没赚。如今小米不仅跌破了发行价,且跌了好多好多,雷军的梦想,要让上市后第一批买小米股票的人赚钱翻番的豪言壮志彻底黄黄。雷军,成为了雷大炮。
雷军的小米,到底是一制造公司,还是一互联网公司,成为了新的疑惑,如果仅仅是一家手机设计销售类公司,没有了互联网的基因,没有社群的魅力,那它离格力会越来越远。
其实,国家之间真正经济实力的较量,根本就没有放在移动互联网上,它只是一朵小浪花而已,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的争夺早已展开,不管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的先进制造各种政策,还是中国的2025,都在小米公司起步阶段陆续布局。
线上虚拟经济可以活跃气氛,可以增添各种玩法,但拿得出手的,还要靠大部头。上天下海的东西,高铁动车,格力也将将能排上消费品制造里。
董明珠与雷军的赌约,是移动互联网经济有多大的试金石,虽然格力也遇到了种种挑战,小米还是败下阵来。米粉们也没有多少激情,
没有那么打抱不平了,因为他们也没有什么闲情关注这样无聊的赌约了,现在形势太严峻了,我们都回归到关注自己的饭碗这一更重要的话题中。
“我从雷军身上学到了利用互联网思维搞营销,挺厉害的。(小米)原来上市时股价从17块变成8块10块了。”董明珠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今年雷军和董明珠的五年赌局答案揭晓,董明珠略胜一筹,但是二者相差不大,可以说雷军虽败犹荣。五年时间雷军能把一家营收百亿的企业拉到千亿的阵营中,还能紧追格力,不得不说雷军的互联网营销思维真的非常牛。2018年7月9日,雷军带着小米登陆港交所,上市当天开盘小米破发。随后几天小米一路冲高,在达到22.20港元的高价后,小米一路下跌,直到现在。
小米上市时,曾有十几万投资者认购,就连马云、*、李嘉诚等人也都为雷军站台,当初之所以定价那么高,也是基于市场对于小米的看好以及认购的超预期。小米上市以来,股价一直都是雷军的一块心病。上市时雷军曾夸下海口,他要让投资小米的投资者赚一倍。一年时间过去了,当初买入小米的投资者亏损幅度都超过了50%。不知道雷布斯现在面对投资者时,那句are you OK还说的出口不? 对于优秀的企业来说,上市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经过9年多的发展能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足以说明小米的价值和雷军的管理能力。
但价值和能力不代表市场的看法,对于小米模式显然市场不太认可。不少专家指出小米之所以跌跌不休是因为当初上市时定价过高。他们认为目前要按照制造业企业去估值,小米的市值仍然比较高,但如果按照互联网企业去估值时,小米市值就是被低估的。根据wind数据显示,小米今年股价已经累计下跌29.18%,而今年恒生指数的涨幅为3.51%。从发行价17港币跌至今天的9.14港币,面对着近半的缩水,雷军的压力可想而知。雷军曾表示,面对不断下跌的股价,自己曾焦虑得睡不着觉,他称大家都投资了我55亿美元了,要跌的太难看,我怎么出去见人?
今年1月9日,小米曾发布公告称,包括集团CEO在内的控股股东一年内不出售所持小米集团的股份。随后,小米又进行了三次回购,涉及资金2亿港币。 在市场反应并不明显的情况下,5月14日,小米继续加大市场的回购力度,小米集团公告称,向董事售出一般授权,以回购不超过10%的公司股份。然而,多次回购市场并未买账。且前段时间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在低位进行减持,如此行为更是让小米股价承压,为了改变目前股价下跌的颓势,9月3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正式决议行使股份回购授权,按最高总价120亿港元,不时在公开市场回购股份。受此消息影响,小米当日股价大涨。截止现在,小米本月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7%,市值也重回2100亿港元上方(目前2194亿)。
9月17日,小米集团再次回购275.62万股,回购金额2499万元港币。目前小米暂时止跌,但仍处于周期底部。和产品方面的天赋比起来,雷军对于小米的股价真是是束手无策。除了承诺不减持之外,回购就成了雷军维护股价的重要法宝之一,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为了提振股价,雷军以及小米集团都进行了诸多努力了,可惜效果并不明显。上市之初,雷军曾认为,股价短期波动不重要,只要脚踏实地做好公司,市场就一定能给予最正确的评价。但是,事实总是事与愿违。
比起小米集团的困扰,雷军本人的困扰也不小,按照雷军最新持股计算,雷军共计持有A类股42.73亿股,B类股23.86亿股,合计持股66.59亿股,占小米集团占总股本的27.79%。小米股价达到最高点时,雷军身价曾突破了1500亿港币(约合192亿美元)。如今雷军身价只有610亿港币(约合78亿美元),也就是说短短一年时间雷军身价蒸发就超过了110亿美元。根据小米半年报显示,小米上半年实现营收957亿元,实现净利50亿元。而同期的格力营收也不过983亿元。在不少券商和投资者的眼中,小米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甚至有机构给小米给出了22港元的目标价。
现在小米正在止跌回升,至于能涨多少,我认为就要看这轮小米的回购力度了。如今雷军同董明珠之间又有了新的赌约,这次他们赌谁能成为各自行业的全球老大。董明珠坦言,小米前面有华为,所以它很难超越。雷军则回复到,我觉得我可以试试。 我认为雷军能不能成为手机行业全球第一不重要,只要在下次赌约结束前,小米能够超越格力,且股价能够回到发行价上方,雷军就是成功的。
雷军在小米十周年个人演讲在特意提到了当年和董明珠的赌约,并承认自己输了。本来这件事到这就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但近日有媒体采访到了董明珠,谈及和雷军的赌约,董明珠豪爽直率的性格袒露无遗。
在采访中董明珠表示,格力有自己的工厂,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且是一个重自己的产业。而雷军的小米则是找其他工厂代工,属于轻资产,和格力没有可比性。这句话的潜台词十分明显了。言外之意的格力有核心技术,我们完全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而小米只不过是贴牌。
要说董大姐的确是快人快语,公开场合也是丝毫不给雷军面子。但仔细一想,董明珠说的不无道理。在空调制造领域,格力无疑是国内的领军企业,而之所以多年来格力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除了本身产品质量靠谱以外,更大的原因是格力掌握了核心技术。众所周知,核心技术是一个 科技 企业安身立命之本。而在核心技术方面,小米的确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华为三星这种 科技 巨头的面前,小米可以说是毫无技术优势。小米更像是一个方案整合商。
这倒不是说方案整合商或者找别人代工不好,其实这是控制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非常好的一种方法,但作为一家 科技 企业,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三星的屏幕技术、苹果的A系列芯片、华为的麒麟芯片和5G技术等。正因为这方面的巨大差距,有不少人把小米称为“组装厂”,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嘲讽”是有道理的。
小米当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研发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2020年预计研发资金达到了100亿,遭遇巨大困难的新一代澎湃芯片也在继续研发当中。可见小米对技术的重视还是可见一斑的。
根据媒体9月25日的消息,近日,格力集团与小米集团、中信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约定在产业基金、金融服务、产业投资、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根据协议,格力集团出资35.45亿元参与投资和管理由小米集团发起的小米产业基金,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核心装备、前沿 科技 等领域的小米生态链和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布局,借助小米集团在产业领域的丰厚积累以及格力集团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资金和平台优势,深入对接和引进小米生态链企业,并通过产业投资将符合珠海发展战略的优质产业项目引入珠海,助力珠海加速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为珠海经济 社会 发展带来新动能。
在签约仪式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表示,格力集团作为珠海市龙头国企,是小米集团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产业投资、产业培育等方面有着相同的发展目标,具备协同互补、合作共赢的天然优势。相信在格力集团的强大助力下,小米集团在产业投资领域将取得新突破、收获新成绩。小米方面也将加快推进有关合作事项早日落地,争取双方战略合作早日结出硕果。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都会一头雾水,不是前不久董明珠才说要进行第二场赌约吗?怎么这就转身投小米了?这就要说此格力非彼格力,这次投资的主体不是董明珠执掌的格力电器,而是其前母公司格力集团,为啥我们要强调前母公司,这是因为早年间格力集团的的确确是格力电器的母公司,曾几何时董明珠既是格力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格力电器的董事长,不过这一切都要从2012年说起,2012年格力电器董事长选举,在朱江洪的力推下以及众多中小股东的支持下,董明珠成功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而格力集团推出的人选在董事长选举中落败,至此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矛盾就开始明面化。
不过在前任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团队的操作下,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电器股份不断被稀释,2019年12月2日,格力集团与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股权转让协议,12月2日晚上,约定珠海明骏以46.17元/股的价格受让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电器902359632股股份(占格力电器总股本的15%),合计转让价款为416.61亿元。
至此,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两者之间已经没有过往的强关联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格力集团已经不再是格力电器的母公司了,只能说是前母公司。
那么,为啥格力集团会选择投资小米呢?到底是什么东西吸引着格力集团呢?
网上有一个说法,这就是格力集团投资小米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格力集团和董明珠之间的恩怨,是为了故意气董明珠,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格力集团并不是哪个个人的私产,而是隶属于珠海市的国企,公开资料显示,格力集团成立于1985年,是珠海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其产业投资板块的运营载体为全资控股子公司格力金投和兴格资本。所以作为国有企业,个人恩怨一定不会是格力集团进行重大资产投资的主要考虑因素,甚至连重要因素都谈不上,这种讨论大家可以不用去管。
那么说实在,我们抛去大家熟悉的小米、格力电器、格力集团三者之间的恩恩怨怨不谈,我们就来说说小米到底有什么东西吸引着格力集团,格力集团大手笔投资小米究竟为啥?
首先,格力集团急需小米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其实,大家不要忘了雷军起家的地方正是位于珠海的金山集团,所以相比于其他公司来说,同为珠海企业,格力集团对于小米其实并不陌生,小米这些年来所展现出来的超高速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制造业的代表,而对于格力集团来说,当前却是自己相对较为困难的时候。据格力集团披露的半年报数据,上半年格力集团实现收入8.8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82.65亿元同比减少99.1%,主要由报告期内格力电器“出表”造成。上年同期,格力集团982.65亿元的总营收中,来自格力电器的收入共计833.33亿元,占比84.8%。由于已经剥离了格力电器,在这样的情况下,格力集团需要赶快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增长点,那么相比于其他企业来说,同样源于珠海的雷军所带领的小米无疑是最熟悉,也是最有成长前景的企业之一。
其次,小米生态链已经足够向市场证明其成长价值。据国金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小米生态链参与企业超过290家,生态链企业提供了超过4000个SKU,品类涵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出行等领域,是目前全球联网设备最多的AIoT平台。 可以说,在当前情况下小米已经成为了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物联网生态链企业,在小米的生态链之中,几乎已经涵盖了绝大多数的智能物联网体系,而我们看到截至目前小米生态链的上市公司已经有了华米、云米、石头 科技 等诸多上市企业,而9月22日,小米生态链又一家九号智能A股首个VIE结构上市公司,标志着小米生态链又下一城。从这么多年小米生态链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小米生态链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体系,在这个产业体系中不断孵化孕育出智能互联网的上市巨头,在这样的情况下,相比于格力集团传统布局的空调以及小家电体系来说,小米的智能生态链无疑是更具市场想象空间,能够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故事。
第三,招商引资也是格力集团最看重的事情。我们不要忘了格力集团还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那么其本身的职责中还有为珠海进行产业引进的目标在其中,而这个时候小米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一方面,小米的掌门人雷军本身就和珠海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参与创办的金山软件正是从珠海起步。他曾公开发布微博表示“感谢珠海人民,也感谢历任领导对我们的支持”。另一方面,小米的生态体系早就不是小米一家公司,我们前面就说了小米生态链的几百家企业,如果能够吸引这些企业落户珠海,即使不是所有企业都来,只要有一部分企业能够选择珠海的话,对于珠海的产业发展,特别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智能制造企业入驻,那么无论是对于招商引资的意义,还是对于珠海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意义都是相当巨大的。
所以,无论董明珠愿不愿意承认,格力集团真的是看着小米说出了“真香”两个字,这样的小米对于已经没有格力电器束缚的格力集团来说,实在是一个太好的投资标的了。
因为五年之约的赌约到期后,小米总裁雷军输了,所以他表示有些后悔了。事情的发展要从2013年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开始说起,在当时舞台现场,首先是雷军表示,小米的营收一定会超过格力的,并且表示自己愿意赌一块钱,但董明珠表示,小米的营收超越格力的不可能的,我愿意赌10亿,五年之后,如果小米营收超过了格力,我就给雷军10个亿,相反雷军就给我10个亿。于是这场五年,10亿的赌约就此结下了,这个赌约也成为了之后几年,媒体一直报道的焦点。
最后五年之约到期,小米公布其营收为1749亿元,而格力公布其营收为2000亿元,显然小米输了,雷军需要给董明珠一个,雷军也开玩笑道,自己有些后悔了。当然这场赌约只是个玩笑,雷军最后也没有支付10亿,但是在这五年里,因为这场赌约,这两家公司到得到了大量媒体的曝光度,虽然随后来看,小米输了,但实际上,双方都赢了,在这五年时间里,小米的宣传部也经常会用这场赌约作为热点进行炒作,吸引流量,为小米公司的品牌扩大影响力,而格力自然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不小的品牌影响力。
而且虽然最后小米的营收比格力更低,但这两家公司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营收的增长,也得以这场赌约不断被媒体炒作,雷军和董明珠经常成为新闻头条的人物,这对于他们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免费的广告。
雷军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如果这场赌约可以帮助中国的制造行业获得更大的进步,让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产品获得更高的知名度,我还是很愿意参加这起赌约的。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