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四川长虹空调 公司是美菱电器的子公司哈,这次增资和小米没太多关系,时间上巧合而已。目的主要是因为长虹空调原租用的四川长虹电器股份 公司厂房、办公楼等因绵阳市规划要求,需要搬离;而且结合目前空调行业变革趋势,此次投资是为了提高子公司长虹空调的制造能力,增强其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小米进军空调业有两个方面,第1个方面就是他与美菱旗下的长虹空调有着密切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在空调的设计与制作中拥有产业支持和经验支持。第2个方面就是他与美菱公司的合作不会造成同业竞争。这样的合作关系不会伤害双方的利益,同时又能使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一个主产手机,一个主产于空调,双方地域不会碰撞。这一次小米进军空调业,也是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小米进军空调业就相当于天冰冰淇淋进军辣条生产。
同时小米进军空调业还跟自己的智能家电方向有关,当一部手机可以完成所有的控制功能,它的方便性就会放大。当你在家在外面就可以控制家里的电器,类似于电饭煲做饭,打开空调,打开电视机都很方便家人的生活,可能会觉得赢面比较大。
但是就于现在的空调销售产品来说,格力和美的空调的技术手段都很高。空调领域的技术壁垒会高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格力和美的在大众使用范围内的地位和口碑很高。另一方面格力与美的多年来的技术研究和投入,不会那么轻易的被小米半路出家的所赶超。而且空调具有季节性,会有淡季和旺季之分,一般在夏季和冬季空调的销量会比较高,但是手机不分季节·,只要商家的口碑就会只赚不赔。
同时最重要的是,小米所一直服务的是手机用户,售后服务方面跟空调的售后服务会有很大的差异,从头到尾各个环节都不尽相同。而且售后服务的费用会有很大的差异,包括上门安装等等。无论是新品牌还是老品牌,在一定的技术攻关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好处,但是技术壁垒一直是阻挡发展的一堵高墙。格力空调能够走到现在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质量和口碑和售后服务,如若小米想在想在突破技术壁垒的情况下拥有更进一步,那必然就是售后服务。
美菱与长虹进行战略合作,长虹空调隶属于美菱,小米与长虹空调的合作,属于代加工生产的方式。
经查证核实,中国A股有小米概念股票目前共计38只,如果小米申请上市获批,对小米概念股票是一个重大利好,受益股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多只个股:002903宇环数控;300598诚迈科技;002913奥士康;300083劲胜智能;002861瀛通通讯;002106莱宝高科;300679电连技术;002148北纬科技;300322硕贝德;002456长信科技。
白电是相对于黑电的一个分类,指的是冰箱、空调、洗衣机这类白色外观的家用电器。白电行业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高毛利率。比如代表企业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巨头,整体毛利率都超过了30%。其中格力空调业务2017年毛利率高达38%,是多年纪录的保持者。让人好奇的是,目前似乎没有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打破白电的高毛利率。甚至即将赴港上市的小米,也没有在白电行业成功搅局。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2009年开始,由于“家电下乡”等利好政策,以及房地产的蓬勃发展,白电行业进入黄金年代,行业惨烈洗牌之后,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品牌坐稳龙头地位,在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小乡镇,都能看到这三个品牌的线下门店。白电行业从产品研发到供应链,再到销售渠道,都形成了一个成熟体系。对于任何一家可能跨界打击的互联网公司,传统巨头都不会轻易割让生死大权。
2014年12月如日中天的小米,以12亿元入股美的,占股1.2%,联合推出了一款智能空调。可以实现“一键操作”、“一手控制”等功能。还能连通小米手环,设置回家后自动开机,入睡后自动睡眠模式,定价3099元。在相同配置标准的变频空调中,相比美的其他系列产品并没有体现出性价比优势,甚至比其他品牌还要贵出几百块钱,最终市场反响平平。当时董明珠大骂小米和美的是“两个骗子”,应该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因为对行业了解太透彻了。
2017年8月,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推出空调产品,弧形蒸发器还是几年前淘汰的技术,定价4399元,除了MUJI风格的外观设计之外,毫无竞争优势。雷军没有为这款产品站台,甚至不准进入小米商城,大概率是因为不符合小米的定价策略。
两次失利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小米无法独立参与到元器件的采购和生产,在供应链上没有话语权,也就拆不开行业的技术黑盒。空调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代工厂美的、长虹手里,小米在传统巨头面前很难拥有定价权。
白电行业的高毛利率,本质上来自于供需两端的信息不对称,尤其是核心部件压缩机的技术参数。厂商会通过生产多种型号的产品,让不懂行的用户无法分辨。
其实白电行业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壁垒,才保证了行业高毛利率不能轻易被打破。虽然白电产品的工作原理很简单,部件组装生产也比较容易,但是一些核心部件方面,国内和世界领先水平仍然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制冷系统的压缩机。
压缩机相当于手机的CPU,汽车的发动机,被称作是白电产品的“心脏”,数值越大、性能越好。目前格力自主研发的压缩机,最高额定效能比6.3。而十年前日本的入市标准,是压缩机能效比达到5以上。1983年中国才开始从日本引进压缩机生产技术和设备,这也是中国整个白电行业的软肋,仍是民族工业正在努力的方向。
白电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大都在十年左右。低频率购买,高成本更换,决定了白电产品不可能像手机行业一样,薄利多销。而白电产品一般是家庭用户,单身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外来人口,是不会在租来的房子里购置大件家用电器的。白电产品通过提升品牌溢价来保证高毛利率,才能做到“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所以说白电行业发展成熟,市场格局稳定,行业的智能化转型还比较困难。互联网搅局者也难以深入供应链,短时间内无法打破技术壁垒,自然掌握不了定价权。加上白电产品的用户场景,某种程度上依附于家装行业,购买低频的特征又要求企业一次性赚够。这些都决定了互联网公司无法成功改造白电行业,即使小米也无法进入。
曾经国内的家庭对“四大件”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其中电视尤其是一些家庭结婚必备的东西之一,而昔日知名国产电视品牌长虹似乎已经逐渐消失在了人们视野中,长虹究竟出现什么问题了呢?
作为昔日5大国产电视品牌, 长虹曾经跟创维、TCL、康佳和海信共同掌控国产电视市场的多数份额, 但是随着国内生活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电视这一产品渐渐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了。
如今不少家庭为了节约家里的空间,通常会购买 投影仪 ,只要连接到互联网就能够在白墙上投影观看节目。
这类投影仪体积不大,几乎占不到什么空间,比起占用大面积的液晶电视,投影仪更受多数家庭的青睐。
当然消费者有更多的购买选择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长虹自身的发展出现了问题。
从2016年开始,长虹的净利润就不断下降,甚至一直到2020年, 总利润只有15.36亿,而2015年1年亏损的总额就达到了19.74亿,也就是说长虹1年亏损的额度已经超过了4年的利润总额。
在2021年的第三季度,长虹的产品销售增长率成了-40.47%,同年长虹的电视机业务也已经失去了主营业务产品的地位,营收甚至不如空调和冰箱业务高。
截止到2021年的年底,长虹的电视产品销售占比都不足20%,空调和冰箱都已经超过了30%, 由此可见长虹自身的电视业务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衰退。
曾经的长虹,在1995年国内消费水平还很低下的时候,就实现了年销量 1000万台 的好成绩,2年后就已经上市,仅1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了650亿市值的巨头企业。
当时长虹全年营收最高达到了156亿,净利润更是高达26亿, 可如今20多年过去了,长虹4年的净利润甚至都不及20年前高,长虹究竟哪一步走错了呢?
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 长虹对市场的判断决策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在2000年之后,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电视机这类产品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所以人们对这类产品开始追求更高水平消费体验。
但是长虹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反而在已有的产品规模上,继续扩大原料的采购,当时长虹的业务负责人曾表示,“ 要尽可能多地买下生产电视所需要的零部件,一方面防止其他厂商扩大规模,另一方面还能让长虹掌握更多的市场 ”。
可这样的决策导致长虹的资金紧张,大量的库存积压难以清仓,导致长虹不得不常年销售已经略显过时的电视机产品。
而且液晶电视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当时长虹又因为错投了等离子电视项目,耗费40亿却一无所得,迫使长虹以6420万元贱价卖出这一项目。
就在长虹的业务创新裹足不前的时候,海信等品牌迅速崛起,在2018年,海信更是在世界足球联赛上将自己包装成了“ 中国电视冠军 ”的形象。
此后长虹的发展道路越来越窄,甚至不得不选择充当小米空调的代工厂,以换取营收利润的增长。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的6月份,国内对空调市场的产品售价做了一次统计,结果发现长虹自身的空调产品售价约为1600元,而长虹帮助小米代工的空调售价居然达到了1900元, 比长虹空调还高了300块。
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长虹不光是电视机产品出现了经营困局,就连空调业务也已经慢慢被小米所反超。
在这样的经营困局下,长虹已经早早开始了变卖资产和生产线的工作。
2021年6月中旬,长虹将位于四川绵阳的置业公司股权全部卖掉,而早在2010年的时候,长虹就已经不断抛售位于四川当地的资产。
截止到今年1月5日,长虹的总市值只剩下了154亿元,比起最高峰580亿,长虹发展的颓势已经一目了然。
尽管如此长虹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几大业务,在电商平台中依旧可以看到长虹活跃的身影,未来长虹是否还能够实现转型,继续在市场中稳固地位呢?大家有什么看法吗?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