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联网已经普及了全中国,大多数国民或多或少就接触过互联网,手机也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而有人需要就有人供给,也就会有相应的产业链。从21世纪初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无数互联网企业在我国生根发芽,技术从落后到成熟,规模从小到大,这与我国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活力是分不开的。
在众多的互联网企业中,发展得比较好的也就几个,像阿里巴巴、京东这两个电商巨头,以及腾讯这个庞大的“ 游戏 帝国”在我国互联网企业中就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不可否认,这些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也为我国 社会 创造了众多的劳动力岗位,但是资本的本质就是剥削和压榨,处在如今这个环境当中,想要让这些企业起到带头作用,不至于脱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
这三家公司体量如此庞大,确实能够证明创始人对公司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但是作为上市公司,第三方股份是持有者的权利也同样不可忽视,毕竟大股东们就是这家公司的经济命脉。在大众的认知中,一个公司最大的股东就是创始人,但实际上,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大多数都没有掌握绝对的公司股权。
阿里巴巴大家应该都是非常了解的,毕竟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许多APP都与它有关。近段时间,阿里的市值达到了4.45万亿港元,在全国电商企业排名当中遥遥领先。 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确实能够称得上“老大哥”,但是偌大一个企业,光靠马云一个人肯定是无法撑起的。
在了解了马云创业的历程以后,我们知道,马云踏进电商领域的初期几乎是没有多少人支持他的。在几经周折之后,一个名叫孙正义的日本富商资助了马云,并在阿里巴巴成立之后成为了阿里的最大股东。直到目前为止,孙正义旗下的软银帝国依旧掌握着阿里28%的股份。
由此可见,马云的成功离不开这个日本人,而阿里巴巴能够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也确实与这个人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掌握着阿里28%的股份的软银也成了阿里最大的投资商。
作为国内最大的 游戏 代理商,腾讯在 游戏 和社交领域可谓是一手遮天。要知道,腾讯近段时间的市值已经达到了5.62万亿港元,超过了阿里巴巴,而其创始人*的身价也达到了612亿美元。但是腾讯依然逃不过被外资控股的命运。
2001年,南非企业MH看到了腾讯在中国未来可期的模样,并开始收购腾讯旗下股份。没过多长时间,它就已经拥有了腾讯接近一半的股份。要知道,在2008年的时候,*拥有的股份也只有不足10%,而这家企业就持有了33%。
京东背后的大股东
相比于前两者,京东的市值和规模可能就没有这么大了,毕竟京东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单一,金融和电商是两大模块。不像阿里那样,除了电商模块以外,金融、线上支付乃至外卖、共享单车都有它的一份。在许多国人看来,无论是京东还是刘强东本人都是民族企业和企业家的代表。但是京东最大的股票持有者依然不是刘强东,而是腾讯,毕竟当年腾讯想要涉足电商领域,除了阿里以外就只能选择与京东合作。
当然,刘强东虽然表面上没有足够多的股份,但是在公司内部依旧是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公司在做出许多决策的时候,他一人也有着拍板的权力。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京东的发展轨迹还是比较符合大众期待的,至少不会出现外资胡乱干涉公司业务的情况。
小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2010年到如今,小米走过的路并不算长,但是其取得的成就却十分辉煌。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大手机制造商,小米在年轻人当中的受欢迎程度是毋庸置疑的。从之前主攻中低端手机市场到如今冲击高端品牌,这一转变来得突然却又在意料之中。而其创始人雷军至今为止也有着公司31%的股份,投票权也高达50%,在公司内部可以说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无论是电商的阿里、京东,还是代理商腾讯,抑或是手机厂商小米,它们的发展都是非常好的,作为国内各行各业的“领军企业”,也希望它们能够在未来更多地承担 社会 责任,平衡好商业利益和 社会 效益之间的关系,做一个真正的民族企业。
1、根据2021年第二季度的股票投资明细来看,中概互联网的十大持仓股是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W、拼多多、京东、百度、小米集团-W、网易、快手-W、贝壳、好未来。此外还有京东健康、携程、哔哩哔哩、唯品会、阿里健康、陆金所、腾讯音乐、明源云、平安好医生、众安在线等。而国内说的中概互联一般指的是基金,基金代码为513050(ETF基金)和164906(LOF基金),属于场内基金,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它们跟踪的是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
2、中概互联是一种场内基金,代码为513050,跟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中概互联中的中概表示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互联是指互联网软件与服务、家庭娱乐软件、互联网零售、互联网服务以及移动互利网。中概互联的成分股主要有:阿里巴巴(BABA)、腾讯控股(00700)、百度(BIDU)、京东(JD)、美团点评(03690)、携程网(CTRP)、网易(NTES)、好未来(TAL)、腾讯音乐(TME)、拼多多(PDD)等。
3、“中概互联”实际上由两个词组成,即:中国概念+互联网。“中国概念”最早起源于港股市场,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不少国内企业去港股上市,对港股投资者来说,这些股票就是“大陆概念股”。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国不少企业也逐渐在美股等其他主要资本市场上市,在国外的投资者眼里,这些企业逐渐形成了一个具体的概念:中国概念股。简而言之:“中概股” = 跑到海外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之统称。
4、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交易软件购买它们,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登录交易软件,在首页界面中点击 【交易】选项,再点击【买入】选项,输入代码或者中概互联的简拼,最后输入买入数量,点击买入即可。或者也可以通过场外购买中概互联的联接基金(006327、006328)。
操作环境:
品牌型号:联想笔记本电脑小新Air15锐龙版
系统版本:Windows 11
说到我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绝对位居前列,毕竟两者的产品覆盖我们每个人生活,腾讯有微信、王者荣耀、微视等软件,而阿里有淘宝、支付宝等软件,两者凭借这些产品赚得盆满锅满,两家企业的资产都是上千亿级别,不管是亚洲还是全球都有极高的名气。
据相关数据显示,腾讯系的产品去年收入为4800亿,比阿里系的收入少了100多亿,两者收入加起来高达10000亿人民币,这天价数字对普通人来说难以想象。
别看他们现在飞黄腾达,其实以前为了拉投资也用尽了办法,像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就没有人愿意投资,一是因为没有值得投资的资本,二是马云像个骗子,雷军曾说马云找他拉投资,但雷军没有同意,因为他说看马云像个骗子。
在国内无人愿意投资的情况下,马云在别人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个愿意帮他投资的人,他就是孙正义,日本软银集团的创始人,也是阿里公司曾经最大的股东。
孙正义之所以愿意投资阿里巴巴,完全是看在马云的能力,所以在一番交谈下,孙正义向阿里投资了2000万美元,有了这笔资金后,马云和他的团队开始发展阿里巴巴,而事实证明马云没有让孙正义失望,不仅成为国内电商巨头,市值也高达5000亿美元,孙正义当初投资价值提升数千倍。
腾讯创立之初跟阿里一样都遇到资金短缺问题,曾向搜狐、联想等公司求投资但都没有得到支持,而在中国的南非报业分公司副总裁就看到机会,因为当时QQ在中国已经有非常高的普及率,所以就找到*,打算对腾讯进行投资,并且收购一部分股份,至此南非报业也成了腾讯公司最大的股东,而腾讯也不失所望,短短20年,就让南非报业的投资翻了7000倍。
说完阿里和腾讯,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小米和京东,小米最大股东仍然是雷军,掌握了30%的股权,毕竟之前马云和*都找过雷军投资,所以在钱方面,雷军并不是很缺,所以小米并不是很需要别人投资。
而作为能与淘宝分庭抗礼的存在,京东最大的股东就是*,目前掌握着京东18%的股份,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只有15%的股份,虽然股份少于腾讯,但京东主导权还在刘强东手里,布局和运营都是由刘强东说了算,*基本不参与京东事务。
估值,不是市值!下面给你知乎的答案:
小米自己公布的数据是2013年上半年收入132.7亿,同比增长140%。2012年全年收入126亿,2013年预计收入能达到280亿。根据这两组数据可以计算出,2013年下半年公司预计的收入增速是108%,比上半年已经有所放缓。
雷军公开场合说小米2015年的目标是1000亿销售收入,要达到这一目标,2013、2014两年的收入增速(CAGR)要达到89%。这个收入增速能不能实现?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姑且按照小米自己给出的业绩预期来算吧。
然后来看利润率情况,也就是bottom line。
小米没有明确给出自己的利润率水平,业内人士有估计,雷军也零碎地提到过,2012年估计大概在10%-15%之间。随着小米出货量的增加,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利润率会逐渐改善;但红米,以及小米2A,小米青春版等低价机的推出,也可能会降低其利润率。雾里看花的外界人士,不妨假设其利润率是15%吧。
接下来看估值。
有了top line和bottom line,估值就比较好说了。100亿美元的估值,大概610亿人民币,小米2013年的收入是280亿,按15%的利润率算是42亿人民币的利润,可以算出对应2013年的Forward PE是14.5倍。14.5倍的市盈率,未来两年预期89%的收入增速,PEG才0.16,怎么看都是非常便宜的估值了。
明确一下,小米虽然正在努力通过MIUI、游戏中心、小米商店等互联网或软件服务盈利,但起码目前,它主要的利润来源还是卖硬件。这无可厚非,即便强如苹果, 来自itunes的利润也仅占小头,大部分利润来自硬件。
问题是,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和对硬件公司的估值是不一样的,Apple的估值是10倍,Google的估值是30倍,这就是区别。
硬件公司存在固有的成长瓶颈。比如苹果,经历了早几年的高速增长后,近几个季度它的增长几乎已经停滞。很多人觉得这是库克能力不济不懂创新,其实未必。手机的换机周期大概是1.5-2年,一个苹果手机的用户两年后很大可能会再换一款苹果手机,只要能把公司的产品做好,减少用户的流失率,苹果就能保持一个非常稳定的、但不会增长的销量。要增长,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扩大用户群,扩大苹果产品在用户当中的渗透率。早在乔帮主去世前,苹果手机所能渗透到的用户群已经到达一个天花板了,高端用户已经渗透得差不多,低端用户买不起,三星的崛起又在抢高端用户的市场。手机时代苹果的处境和其在PC时代很像,有一批坚定的果粉,但面向的用户群过于小众,增长乏力。《硅谷传奇》这部电影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片段,乔布斯快被董事会踢出苹果时,微软开放的windows+独立PC厂商模式已经超越苹果封闭的Macintosh模式;乔布斯对比尔盖茨说:”Macintosh是一个艺术品。“比尔盖茨回了一句:”But people don't care.”
回到小米上来,早期小米的目前用户群体是发烧友及发烧友身边的人,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个目标用户群选得非常成功。但小米需要继续长大,光有发烧友这个团体已经不够了。学生(小米青春版)和三四线城市低端用户(红米)是小米后来选定的新目标用户群体,这两个群体非常大,尤其是后者,可以给小米足够大的成长空间,QQ空间短短30分钟100万的预约量十分亮眼。要知道,这相当于小米2013年上半年整体销量的七分之一。不光发烧友会口口相传,三四线城市的屌丝们也会口口相传,后者的数量要比前者更为庞大,且在手机上的消费能力并不比前者弱多少。红米的成功给了小米一个更大的故事,小米的目前用户群体被大大拓宽了,未来的成长空间也大大提升了。所以我们能看到,红米发完之后没几天,新一轮融资也确定了,一笔令人咋舌的100亿美金估值。
能做成1000亿生意的公司,肯定是很值钱的。2013年,百度是收入大约可以到300亿,腾讯可以到450亿,阿里可以到500亿,奇虎360只有40亿,而小米有280亿;前4家公司现在的估值分别是488亿美金、840亿美金、800-1000亿美金和92亿美金。怎么看,小米100亿美金的估值都不贵,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不是二级市场的散户,人确实不是傻子。
2018年6月25日,小米发布招股书,正式启动公开发售。招股书显示,小米香港IPO全球发售股份数目21.8亿股,每股22港元,股票代码1810。
小米基石投资者共有七家。
其中,中投中财(CICFH)认购1.91亿美元、美国高通(Qualcomm)认购1亿美元、中国移动认购1亿美元、CDB PE(国开基金)认购6700万美元、保利集团认购3150万美元、招商局认购3000万美元、顺丰速运认购3000万美元。
扩展资料: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霍建宁证实,李嘉诚通过其基金会斥资3,000万美元(约2.34亿港元)认购小米股份。
彭博社也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腾讯董事会主席*也同意认购小米股份。
彭博社同时指出,从当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大跌的情况来看,投资者对小米公司61亿美元,首次公开募股的需求并没有热情。
从辉立证券和耀才证券这两家香港本地券商的数据来看,申请小米IPO的散户投资者迄今取得的保证金贷款不足30亿港元(3.82亿美元)。
不过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认为,新经济新股不会再出现首日抽升两至三成,有券商_展息高逾3厘,换言之小米挂牌后股价要升10%才可以回本。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小米公开招股书 香港IPO全球发售股份数目21.8亿股
多家媒体报道,华人首富李嘉诚大手笔认购小米股票,据悉花费了3000万美元。而阿里巴巴集团马云、腾讯*也都买入了小米的股票,金额也都是大手笔的千万起步。还有知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也买进了不少小米股票。
虽然市场的反响不一,但是李嘉诚、马云、*等知名大佬的集体大手笔入股小米,用的可是真金白银,这无疑是对雷军和小米的实际支持和肯定。各位大佬入资,给散户起到了增强信心的作用,能够打破散户市场的冷淡局面。
小米和腾讯都是在香港上市的科技企业,两家企业自然有共同的地方。1999年,李嘉诚儿子李泽楷向刚刚成立没几年的腾讯投资了220万美元,就得到了腾讯20%的股权,因为那时的腾讯估值仅1100万美元。投资两年后,李家就套现走人,赚了1000多万美元。不过,谁能料道,今天的腾讯市值5000亿美元,如果李家能够持有腾讯的 股票到今天,那将会是1000亿美元的浮盈。
小米会成为下一个腾讯吗?还是有很大可能的,雷军凭借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向世人描绘了一个宏大的蓝图。如果这个商业模式能够很好的实现,小米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腾讯。
这虽然只是一个假设,但是,商界的发展总是变幻莫测的,华人首富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当年若不卖腾讯股票,又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