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终于下定决心了。
2021年2月19日,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一位知情人士称,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小米股票也因此大幅上涨,曾一度暴涨至11.81%。小米公关迅速发表通告:“等等再看,暂时没有”。这一回应并没有否认相关疑问,反而让人浮想联翩。
更有意思的是小米CEO雷军在2015年表示,造车是值得一搏的风口和时代机遇,小米在三五年内不会造车,因为我们的精力不够。而2021年恰好就是五年之期,或许,年轻人的第一辆小米 汽车 真的要诞生了。
小米作为国内一家出色的互联网公司,一直被业界认为是最有可能造车的互联网新势力,小米要造车的谣言也已经传播了好几年。然而每一次都会有很多用户选择相信,因为他们希望小米能够将“价格屠夫”的精神带到新能源 汽车 市场当中。
2020年12月末,网传小米将联合比亚迪推新车。不过,该消息很快就被小米公关辟谣:小米没有造车计划,而比亚迪也表示这条信息是谣言。然而已经有部分人士发现了小米窥探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证据”,早在 2013 年,雷军就曾两度拜会马斯克,对新能源 汽车 表现出了不小的兴趣、2015年蔚来获得的第一批投资中,其中一笔投资来自雷军、2019年11月,小鹏 汽车 C轮融资名单上,小米集团同样榜上有名。
同年,雷军表示“小米集团已经与多家 汽车 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能够通过投资的方式加深双方在新能源 汽车 与loT领域的进一步合作”。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在2020年我们就能看到小米频频与多家车企“同屏”:小米10至尊纪念版携手梅赛德斯奔驰开启影像 探索 旅程、与AMG F1车队联名推出米家电动滑板车Pro 2、小米手机则可以成为小鹏和比亚迪的车钥匙、小米手表同样支持蔚来相关车型的智能控制等等。
另外根据国家专利局披露的信息,小米 科技 申报的 2000 多项专利中,与 汽车 相关的大约有 10 项,主要包括车辆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驾驶、行车安全、停车信息预测等。一切的一切,都将小米造车的趋势推向了高处。
此前,国家已经提出到 2025 年实现新能源 汽车 销量达到 汽车 总销量的 20%,并且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完成「碳中和」的目标。这也释放了一个强劲的信号:在政策的不断助力下,新能源 汽车 将成为未来几年,乃至于未来十几年的风口。作为说出“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雷军,自然不希望错过这个超级风口。
综合来看,新能源 汽车 无疑是未来发展的主要风口之一,同时也契合小米“万物互联”的理念。一旦小米官宣将进军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这些前期布局都会成为小米最实用的“垫脚石”。
小米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将自己的品牌效应做大做强,旗下的多款产品都能做到同价位闭眼买,但这仅限于手机和一些小产品。 汽车 的复杂程度要比手机、电视等传统电子产品高出不少,虽然说如今的新能源 汽车 被称为是“移动的智能电子设备”,但并不代表能做好智能设备就能做好新能源 汽车 。如果真这么简单的话,小米也不会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做规划学习了。
更重要的是造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领导者全身心投入其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雷军是不可能放得下小米的手机业务而跑去管 汽车 的,当然小米手机目前也离不开雷军的号召力。所以小米如果真要造车,极有可能是与一些传统车企合作来试水,如果仅靠小米自己的力量,很容易在这条原本就不平坦的道路上栽个跟头。
另外,小米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全球采购组装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再以高性价比取胜。小米靠着这种模式才有了如今庞大的生态链和出色的产品,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想获得较好体验的用户来说,小米确实是首选。
但对于 汽车 市场来说,小米的这一套方法可能会失效,造车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不是说把零件都买好就能做出一辆不错的 汽车 出来。 汽车 最本质的东西依旧是行驶品质,在安全、调校和测试等方面传统车企还是占一定优势。毕竟车企们几十年的积淀不是吹出来的,是每一位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总结出来的。因此相较于手机行业的供应链整合方式, 汽车 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跨界造车的企业翻了大跟头,最典型的例子无疑是戴森,戴森曾组建了一支将近 600 人的研发团队, 汽车 也成功造出来了。可惜因为制造成本过高,公司无法从卖车中实现盈利,戴森在研发三年后宣布终止造车计划。作为对比,特斯拉为何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新能源 汽车 的领头羊,除了它沉淀多年的AI驾驶技术外,花费500亿砸出来的超级工厂都是许多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条件。
各种企业跨界进入 汽车 行业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对于小米来说,这无疑是很好的借鉴。
想要打造出一辆属于年轻人的、物美价廉的、体验良好的新能源 汽车 ,小米所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小米要想通过性价比的方式来赢得市场的青睐,像上汽五菱、吉利远景、比亚迪F3这些物美价廉的车型都会成为小米入局的强力竞争对手。
话又说回来,小米是否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进军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还需要再三斟酌。
除了小米,最近有关“门外汉”入局 汽车 行业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先是苹果与韩国现代 汽车 达成合作关系,并计划在2024年前后推出苹果 汽车 ;后是百度与吉利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将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入 汽车 市场。随着入局者增加,这条原本就不宽敞的赛道只会愈发拥挤,意味着留给后者的时间也愈来愈少了。
对于供应链而言,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也即将发生。未来新能源 汽车 身上的每一个配件,都将会被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大量的消费电子供应商将会涌入 汽车 领域,冲进来的不仅仅是富士康、京东方、英伟达等传统供应商,未来还将会有更多在消费电子领域有所成就的企业冲进 汽车 供应链,企图共享一杯羹。
已经在手机行业成功突围的“黑马”小米,真正想要打造一款完全自制的 汽车 并且进军 汽车 行业的时候必然是具有了十足准备。到时候 汽车 行业会有怎样的颠覆,小米又能否再次后来居上,成为 汽车 界的价格屠夫?一切都需要交给时间。
随着小米集团官宣正式进入新能源智能汽车的造车行业,并在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之后。关于小米造车的问题引发了社会中不小的讨论,那么小米造车对市场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为什么小米造车引发这么多关注?
首先我们不难看出小米造车在社会上掀起巨大舆论的原因,是因为小米所自带的流量。具有这么大流量的小米集团进入到造车行业,势必给该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向好的方面。因为巨大流量的涌入造成了新能源造车行业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更多的人关注到新能源造车,也会让该行业的发展能够从规划到实际操作,进行更好和更快到转变。
另外,小米集团的进入必将携带小米自身的科技研发成果,再结合到前面更多企业研发经验。从整体上来说,小米造车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可以在短期之内就会有一批小米乃至更多的智能电动汽车成品进入市场流通。
小米造车带来的影响
最后,小米集团进入造车行业,对市场经济的刺激也是很明显的。随着国家新能源的推广以及对新能源各项下级产业的扶持。基本上进入新能源汽车造车的企业在股市上都有着明显的提升。而小米集团进入该竞争之中,势必导致更多的资本流入到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给技术的提升和产业的升级带来了更多的原动力。这样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短时间内,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必将达到新的高峰。
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建造之后,必然会使汽车在发布的时候的价格会更加的亲民和具有竞争力,这样有利于汽车在市场的流通。也让普通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加实惠和更加优秀的智能电动汽车。
2018年2月8日,华米科技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码:HMI),成为小米生态链首家在美上市企业。
股票价格的涨跌,长期来说是由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决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则包括人们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期、大户的人为炒作、市场资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价值投资取决于投资者认为一只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个市场是被低估或高估。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相关产品由对应平台或公司发行与管理,我行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等责任;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1-12-1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小米入场造智能汽车,首先个人观点从小米的生态链上,像全志科技公司,和卓翼科技公司是最能在从中获利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小米入场造车生态链中必定会使用到芯片、电子元件、电路板、以及智能设备等这些造车必备的供应商。
就例如全志科技,就是小米生态链上一家核心的智能芯片公司,小米造车消息公布不久,直接就上涨了20%。全志科技它主要是做超大规模系统芯片的,其中全志科技公司名下就有一款坏R系列的芯片,像小米的小爱同学,百度公司的小度,以及腾讯和京东等很多智能设备用的都是它。
在2020年全志科技,芯片产量更是达到了2.2亿颗,公司75%的收入都是来自于智能芯片,像全志科技公司的技术实力还是比较牛。如今名下77%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从2020年这家公司的报表看出,公司的研发投入,比公司的利润还要高。旗下合作的公司就包括科大讯飞,地平线,阿里巴巴等核心的大佬,同时还获得大基金的支持。也是小米的核心芯片供应商。因此小米造车消息一出,全志科技公司立马也是上涨20%。
小米造车的消息一出,也是很多人关注,让人最为触动的是,在视频发布会中,很多网友在弹幕写着“干翻特斯拉”如此可见很多人是非常支持小米造车这一方面的。也是从来没有一家本土车企像小米这样,一诞生就背负着全民的期望。虽说小米现在进军智能汽车行业是比较晚的,但雷军和小米品牌的号召力也远远超过其他新势力的车企。从发布会中雷也是押上了全部声誉和未来10年的人生,可以看出雷军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我也是忠心希望小米能够造车成功,让国产汽车可以达到新的高度。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