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面回答
成品油定价机制,即成品油定价的过程方式、法则方案。成品油定价机制在经历多次改革后由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3月26日披露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这个机制实现了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此举有助于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并逐步跟国际油价接轨。
二、分析
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自2018年11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40元和520元。
三、成品油定价机制特点是什么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由原先的上下浮动改为最高零售价格制。理想中的石油定价机制应该是:将滞后价格变为适时价格,建立与国际市场变动相适应,反映国内市场供求特征的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并要有利于保证国内石油供应稳定性。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即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根据国际油价价格的走势,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日,国际油价累计是上涨的,国内油价就上涨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日,国际油价累计是下跌的,国内油价就下跌调整一次。
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扩展资料
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原因
1、调价时间滞后,未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
现行国家确定的成品油销售中准价,是要在国际市场三地价格加权平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作调整,每次调整至少也在一个月以上,有时几个月不动。特别是国际市场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国内市场,按其确定国内油价则难以反映国内市场的真正需求,既误导生产也影响销售。
2、机械接轨,扭曲了市场的正常需求
1)定价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调价吨油在200元上下并不鲜见,致使提价要么过高,实际价格达不到,所定价格形同虚设;要么降价过低,达不到促进生产的目的;要么调价滞后,所调价格时过境迁,使得国家指导价起不到指导作用。
2)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费结构、习惯及季节变化等,与国内市场不尽相同,而且国内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按照国际市场油价制定国内价格,同国内市场的实际状况必然有出入。
3、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使政府定价异化,没有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经营者不平等的市场机遇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国际市场变化滞后一个月,给投机经营预留了较大空间,刺激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
4、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对称,影响了成品油生产经营的正常安排
原油完全按照国际油价变动情况,每月1日进行调整,而成品油价格调整则有一个稳定的区间。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大幅度提价,成品油价格不提,原油降价,成品油不降,生产企业原油进价与成品油销价不匹配,不利于产销衔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品油定价机制
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
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为10个工作日。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
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1
国内油价的定价依据是什么?
国内的油价,是根据国际原油价格涨跌幅度,每10个工作日进行一次调整。
成品油油价具体生成机制是: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价格+成本+适当的利润率,来确定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
当国际原油价格在40美元/桶-130美元/桶区间波动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但如果成品油调价幅度低于50元/吨,不作调整。
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桶,国内油价也达到最高限价,不再上调;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国内油价也达到最低限价,不再下调。
国内成品油价格看起来比较贵,是因为我们国家是缺油国,绝大部分原油都是进口的。我们国家原油国际依存度高达70%,所以油价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很大。2017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今年1-8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29919万吨,同比增长6.5%。
另一方面,国内油价税负也比较多,一升汽油价格里含了约46%的税费左右,包括增值税、消费税、教育附加费、企业所得税等。其中还不包括5%的'关税。
如果算上关税,那么国内油价中,一半是国家税收。
税收是所有国家的基本财政收入来源。没有税收,怎么有纵横的高铁?哪来的钱去搞建设?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们的平均收入水平比起发达国家来讲,还是低了不少,大家还是希望油价能再低一点。
中国油价水平多少,其实大家比较经常跟美国对比,那么美国的油价自然比中国低不少。看到一份2018年8月6日的全球油价排行,在这份榜单里列了164个国家或地区,排名顺序是油价从高到低,中国排在第88位,美国排在128位,这说明了两件事:一是中国油价比美国高,二是中国油价并没有高到进入全球50强。
在亚洲,我们的邻居韩国油价是较高的,在前述的榜单中排到了44位。这里面原因有二:一是韩国人均收入高,二是韩国油价中税费占比高达49%。
当然全球油价最高的还是中国香港地区,几乎是中国内地油价的翻番。
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2
根据规定,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为10个工作日。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据预测,2022年全年油价调整窗口一共有24次,时间具体如下:
1月17日24时、1月29日24时、2月17日24时、3月3日24时、3月17日24时、3月31日24时、4月15日24时、4月28日24时、5月16日24时、5月30日24时、6月14日24时、6月28日24时、7月12日24时、7月26日24时、8月9日24时、8月23日24时、9月6日24时、9月21日24时、10月10日24时、10月24日24时、11月7日24时、11月21日24时、12月5日24时、12月19日24时。
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12月17日24时开启,实现年内“三连跌”。
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汽油每吨下调130元,柴油每吨下调125元,折合每升92号汽油下调0.1元。
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这次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少花5元左右;按市区百公里耗油7L-8L的车型,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费用减少7-8元左右。而对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燃油费用减少4.4元左右。本次调价对于私家车主和物流企业来说成本减少。
本轮是2021年第二十四次调价,也将迎来2021年内第六次下跌。本次调价过后,2021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 十四涨六跌四搁浅”的格局。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1年12月31日24时开启。
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3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主要是指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而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
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
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演变历程:
中国正在积极筹备原油期货的上市,推出原油期货是中国增强国际能源定价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体系制定的良好参考基准。
未来随着油气矿权和油气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培育加快,中国在逐步取消许可和配额管制,放开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进出口贸易和批发环节的基础上,允许符合资质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入交易中心,参与现货和期货交易。
通过市场发现和形成价格,终止政府定价,真正让市场在油气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上海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国家定,根据国际市场等因素调整。
混合类型。典型代表就是中国。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我国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油价,在调价发布日24时起生效。办法同时规定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要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至于国际原油价格如何影响国内油价。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曾提到:国内油价调整主要看调价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平均值,与再之前10个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较情况。
在调整方面,我国也有一定区间。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含)每桶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含)每桶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会不提或少提。当然,除原料(原油价格)之外,成品油价还会受炼化成本、贸易商及加油站成本(包括税费)等有关。这也是为何我国各地油价不一的原因。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