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昊生物股吧(韦尔股份股吧)

2022-06-21 19:47:38 基金 xialuotejs

冠昊生物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冠昊生物(300238.SZ)发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之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0万元至17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至50%。

公司称,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增加,特别是公司材料板块、眼科板块、药业板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20万元(2020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77.01万元)。




韦尔股份股吧

(本报告由大连估股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完整报告参考公司官方公众号:估股)

报告完整目录:

韦尔股份行业分析

1、生命周期判断及行业趋势判断

CIS行业受政策驱动影响不大,主要受经济趋势影响,属于信息密度较高的的投资品制造业,所处大行业的经济趋势尚可。

手机领域

具体来看,CIS下游最为核心的应用领域为智能手机,当前占据下游73%的市场。以华为为首的多个手机厂商均开始引领多摄风潮。单部手机的摄像头数量持续增加。 2020 年 6 月,华为推出的 P40 Pro+的摄像头数量达到了 7 个(前摄 2 个+后摄 5 个),摄像头从单一的拍摄功能也加入广角、超广角、3D 感知、景深、潜望等功能。由于摄像头数量与其中元器件数量成正比,因此直接带动了 CMOS 图像传感器需求的增加。参考咨询机构 IDC 的数据,2020 年三季度,搭载双摄及以上的手机占比已经超过 80%,其中三摄以上机型占比达到 60%左右。

手机摄像头发展趋势目前有两方面,一方面单摄、双摄仍然有向三摄升级的趋势:据 IDC 数据统计,2020 年 Q3,全球仍分别有 17.85%及 21.8%的智能机搭载了单摄及双摄方案,三摄仍有进一步渗透空间;另一方面随着5G手机的推出,各厂家为争夺先发优势势必会压低价格,同时5G手机的套片和射频的价值量更高也会压低其他零部件的成本,经过券商市场调研,当前有4摄降维3摄的趋势,但匹配的摄像头像素要求往往较高,价格偏贵,因此摄像头数量的下滑对行业是负向影响,但考虑价格因素,影响预计有限,尤其对于高端旗舰机影响更为有限。且随着5G手机相关零部件技术进步导致的成本下滑,多摄长期来看,预计仍为行业趋势。

在多摄趋势下,过往手机摄像头销量实现了远高于手机行业的增长,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全球手机摄像头销量在 2012 至 2020 年间将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从年销量 18.24 亿件增长至 44.30 亿件,2012 年至 2020 年复合增长率达 11.73%。据 IDC 预测显 示,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滑 11.9%,达 12 亿部。据 IDC 预测智能手机2022-2024 年出货量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14.9 亿部,2020 至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 3.7%。摄像头数量提升空间已经有限,但仍有提升空间,因此预计摄像头出货量增速会快于手机,在5%左右。

价格上,目前用户对智能手机中相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搭载更高像素的摄像头,匹配不同像素的CIS,像素越高,CIS价格也就越高,预计对行业整体也有小幅度的驱动,因此预计智能手机领域CIS的增速大致在5-8%。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CIS销售额179.1亿美元,预计中长期市场规模在250亿美元~300亿美元之间。

汽车领域

与手机市场对比,汽车年均 9000 万左右的出货量与手机年均10余亿的出货量存在差距,但从单机(车)用量来看,未来每台智能驾驶汽车的 CIS 搭载量可达 6-15 个甚至以上,远超过手机单机 2-7 个的用量;从像素角度看,目前高端手机像素已达到 64MP,甚至 108MP, 而汽车目前高端 CIS 像素为 8MP,但从单价角度看,以 8MP 产品为例,汽车 CIS 单价为手机 CIS 单价的 10 倍。未来受益高阶自动驾驶渗透,汽车 CIS 市场空间将快速打开。

2020 年全球汽车出货量约 7800万辆,对应 2020 年全球汽车CIS 市场规模约10亿美元,假设未来每年汽车出货量约 9500 万辆,不考虑汽车销量本身增长的情况下,随着汽车单车摄像头用量提升及像素升级,按中期内平均单个汽车搭载6个摄像头,单个CIS价格提升至7.5美元,2025 年有望达到 40 亿美元,长期有望达到 100 亿美元以上,市场增速将达到20%~30%。

安防领域

安防是个小而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全球安防监控领域 CMOS 传感器出货量从 2016 年的 1.4 亿颗提升至 2020 年的 4.2 亿颗,5 年 CAGR 达到 31%。市场规模由 2016年的 3.6 亿美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8.7 亿美元,5 年 CAGR 达 24.7%。 受益于不断增长的公共安全需求以及智能家居带来的家庭监控安全设备的增多,预计到 2025年,全球安防监控领域 CMOS 传感器出货量将达 8 亿颗,市场规模为20 亿美元,21-25 年 CAGR 15%左右,长期市场规模超30亿美元。

总体来看CIS行业中长期规模为300亿美元~450亿 美元,复合增速将达到7%~8%左右,处于成长期后期,行业总体趋势略微转差。

行业竞争格局现状

行业内:

行业当前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从竞争者数量上来看,竞争并不激烈。

上下游:

对于Fabless模式厂商来讲,其上游供应商既包括晶圆制造厂也包括封测厂商。晶圆制造行业集中度偏高,近些年来原材料硅价格持续抬升,整个产业均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对于设计企业而言对上游原材料价格压力并不能向上游传递,晶圆制造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5为53%,虽然仍然低于CIS行业,但对于FABLESS设计厂商来讲,扣除IDM类企业自有的晶圆制造厂,其可选择性就相当有限,而晶圆制造厂可承接众多其他芯片设计类订单,因此实际晶圆制造厂议价能力更强。而对封测行业来讲,近些年来随着先进封装技术的突破企业越来越多,以及晶圆制造厂商介入到先进封装领域,其在产业链上的议价能力偏弱。公司所处环节产业链地位尚可。

潜在竞争者和替代品:

行业技术壁垒高、技术迭代快,进入难度较高,加之行业竞争格局基本既定,龙头市占率高,且强者恒强,外部潜在竞争者进入意愿也不足,因此行业总体潜在竞争者威胁不大,行业无替代品威胁。

关于行业潜力对公司基本面判断的深度影响,请阅读完整报告(公众号:估股)。




300238冠昊生物股吧

7月9日丨冠昊生物(300238.SZ)公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00万元–4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60%。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经济复苏,公司把握市场机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适应国家政策,调整经营及营销策略,加强资源配置与协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板块销量较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

为保持和扩大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公司继续加强研发项目的投入,报告期内,研究费-费用化支出约1,900万元(2020年同期研究费-费用化支出1,709.61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876万元(2020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733.82万元)。




冠昊生物股吧网

中国网财经7月24日讯(见习

那么到底是谁在卖出冠昊生物?数据显示,冠昊生物连续4天登上龙虎榜,且每天卖出金额更大的前五名中均有“机构专用席位”身影闪现。以7月23日为例,机构专用席位以1.34亿元金额高居卖出榜首位,紧随其后的是中信证券上海恒丰路营业部、广发证券南宁凤翔路营业部、招商证券深圳益田路江苏大厦营业部和免税商务大厦营业部。

为扭转股价颓势,冠昊生物实控人紧急增持。公司23日盘后发布的公告显示,实控人张永明、林玲夫妇的一致行动人世纪天富当天增持976.6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3.6832%。另外,张永明、林玲夫妇计划未来六个月内,累计不低于目前公司总股本的6%(含本次已增持股份)。

至于冠昊生物股价连跌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疫苗事件\"牵连不可忽视。有投资者在股吧里表示,虽然冠昊生物主营业务是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与涉事疫苗并不沾边,但目前市场闻药必跌,所以近期可能不会买入该类股。

据了解,长生生物近期“疫苗事件”持续发酵,二级市场上的医疗股普遭重挫。自18日以来,除冠昊生物以外,长生生物、康泰生物、振德医疗、博济医药等其他32只医药股累积跌幅均在10%以上。

除躺枪 “疫苗案”外,冠昊生物复牌之前(7月14日)还交出一份尴尬的半年报预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冠昊生物盈利500万元-1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0%-70%。冠昊生物表示,这主要因新增银行长期、短期贷款约2.6亿,导致报告期内利息支出约800万元。此外,子公司珠海祥乐受“两票制”影响收入下降,以及正在进行的重大资产重组导致各项费用支出加大也不容忽视。

资料显示,冠昊生物今年2月2日开始停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但截至目前只披露了重组标的是惠迪森公司,但未前完成重组预案或重组报告书的披露工作。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冠昊生物的控股股东先换了人。今年4月8日,冠昊生物发布公告称,永金源投资拟增资公司控股股东广东知光10.6亿元,增资完成后,永金源投资将成为广东知光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张永明、林玲夫妇。

值得注意的是,张永明、林玲夫妇手中拥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如奥特佳、常熟汽饰、凯瑞环保等,然而以上公司所在的行业均与医药生物行无关。至于冠昊生物之后的路如何走,张永明夫妇如何对其进行管理决策,似乎需要时间来说明。

不过,冠昊生物复牌后出现连跌情形,显然不在机构预期范围内。中国网财经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冠昊生物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冠昊生物股吧、韦尔股份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更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