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佰集团有限公司简介(药明康德最新消息)

2022-06-21 10:33:58 证券 xialuotejs

龙佰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挖贝网4月12日,龙佰集团(002601)近日发布2021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65,780,950.46元,同比增长4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76,429,064.32元,同比增长104.33%。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28,470,772.16元,截至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917,780,631.28元。

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积累了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石墨负极先进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同时公司现有的原材料供应体系能够有力支撑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公司废副产品硫酸亚铁,富余产能烧碱、硫酸、蒸汽、氢气等可直接或间接用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公司秉持“大化工、低成本”的发展思路,利用公司的管理、研发、技术及供应链优势,研发生产磷酸铁、磷酸铁锂、石墨负极等电池材料,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公告显示,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1,476.73万元。董事长许刚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181.85万元,董事、财务总监申庆飞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140.8万元,董事会秘书、副总裁、人事行政总监张海涛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141.18万元。

公告披露显示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挖贝网资料显示,龙佰集团是一家致力于钛、锆产业链深度整合及新材料研发制造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主要从事钛白粉、海绵钛、锆制品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药明康德最新消息

花朵财经分享


药茅正遭市场强烈质疑。

有人说,董事长要回美国养老;还有人说,它在左手定增,右手减持。总之,投资者集体处于愤愤不平的状态。

虽然药明康德目前已针对外界质疑进行了极力澄清,但一个不得不重视的事实是,药明康德的投资逻辑正在生变。

从企业本身来看,药明康德不仅面临着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额降温,还面临着国内低人工成本红利优势渐退,以及行内内卷的相关经营风险。

在美国沉浮十一年回A上市后,药明康德如今彰显出的面孔,是成为多位股东会下金蛋的老母鸡。

靠一个拆字,拆出超5000亿

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药企,药明康德颇为擅长运作资本市场。

2007年8月9日,公司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14美元/股,一度成为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生物科技及医疗保健研发公司。

虽然在美国混了十几年,但药明康德的市值才不过约220亿元出头,于是在2015年,药明康德玩起了从纽交所退市。

公司私有化以后,药明康德随即将整体“一分为三”。

2015年4月3日,药明康德分拆公司合全药业挂牌新三板,主要负责为跨国药企提供小分子药物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的CRO(生产研发外包)服务。

2017年1月,药明康德旗下子公司药明生物赴港上市,其定位为“开放式生物药技术平台”,主要提供生物药发现、开发及生产服务。

最后药明康德又于2017年3月,接受华泰联合证券辅导,计划登陆A股,并于2018年5月成功在A股上市。

凭借一分为三的操作,药明康德最直观的表现是,整体市值得到了迅速膨胀。其中仅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市值就双双超过了2000亿元,分别约为2800亿元、2400亿元。

经此膨胀,回国后,药明康德的股东们一直忙于减持。

据统计,2019年7月2日至2021年9月30日,药明康德股东累计发生106次增减持行为,其中累计减持金额达326.1亿元。

2022年6月10日,药明康德再次发布《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因自身资金需求,实控人相关方拟减持不超3%股份,按6月10日的收盘价计算,套现金额接近9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药明康德才刚刚因股东一声不吭减持近30亿,被处以2亿元罚款推上舆论风口。面对药明康德每一位股东如此急躁的减持行为,市场猜疑不断。

有人说,公司有割韭菜嫌疑,一边减持另一边到港股大额增发,高价减持低价增发,股份没少,但套出不少资金。

5月16日,药明康德曾发布公告称,将发行不超过7843万股新H股,发行规模约为已发行H股股份数量的20%。如果按照当天的收盘价计算,融资规模达76.98亿港元。

另外还有网络传闻称,公司董事长李革将要转让现有股权并辞去职务,回美国退休养老。

而且在宣布减持计划的数天前,药明康德还曾发布看好公司全年收入增速的公告。因此,有不少投资者质疑,药明康德发布利好消息,是为大股东减持铺路。

归根到底,发展至今的药明康德,其实经营已经变味。

全球红利没了,国内红利也没了

就目前而言,市场看多药明康德的投资逻辑正发生动摇。

一直以来,市场对于投资药明康德的理由往往夹带着作为具有刚性需求的行业,全球整体对药品的需求十分强劲。

从历史上FDA批准的新药数量来看,2011-2020年FDA批准的新药数量从30个显著增长到53个,其中2018年数量最高达到59个,同比增长28.3%。

尤其在2019年年底新冠病毒爆发之后,全球在研药物数量增速表现更快。

据Pharmaprojects统计,2020年全球在研药物数量达17737个,同比增长9.6%,2021年在研药物数总计18582个,整体上升趋势明显。

除此之外,我国凭借丰富的人才资源,相对较低的综合成本,吸引大量海外企业进驻,在受益于国内工程师红利,全球产业链向国内转移下,药明康德的优势也十分突出。

数据显示,国内药企研发岗位的入职年薪约为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

但商场从来都不可能一成不变,药明康德昔日的投资逻辑,如今已经在生变。

据动脉网、IT桔子数据显示,2022年Q1全球泛健康领域投融资总额共计1139.23亿人民币,环比下降26.09%,同比下降32.82%。

其中,海外投融资规模环比下降20.87%,同比下降32.37%;国内投融资规模环比下降37.46%,同比下降34%。单季度来看,投融资规模在2021年经历高峰,至2022年Q1已回落至2020年单季度水平。

而继2021年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占泛健康产业投融资额比例跌破50%后,截至4月29日,2022年生物医药领域累计投融资额占比已经下降至44%。

从CXO驱动因素来说,投融资规模收缩无疑将可能影响部分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管线推进和扩张进度。

这期间,近来行内股价下跌的,也不止药明康德一家。其中,作为全球CXO领域领军者的查尔斯河实验室以及 IQVIA Holdings Inc公司均从高位分别下跌了54%和29%。

人力成本方面,随着国内经济逐步走高,用工成本不断攀升,药明康德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2018-2021年,药明康德营业成本同比增速分别为28.87%、35.00%、30.48%和42.32%,显著超出公司同期营收增速,分别为23.80%、33.89%、28.46%和38.50%。

梳理发现,2018-2021年,药明康德直接人工成本分别高达24.01亿元、33.14亿元、44.30亿元和64.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94%、38.03%、33.70%和44.77%,整体增速较高。

随着人力成本持续攀升,药明康德的盈利能力也开始减弱。2018-2021年,药明康德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9.45%、38.95%、37.99%和36.29%。

扛起高估值不易,还将陷入内卷

身为全球CXO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药明康德还面临着国外政策影响风险。

2021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为229.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0.97亿元。其中,来自美国客户收入121.46亿元,同比增长37.1%,占整体营收比高达53.03%,美国是公司收入来源的重要市场。

但市场一直有声音认为,包括药明康德在内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将置身于大国博弈漩涡中。去年12月15日,药明康德A股跌停、港股跌逾19%,起因便是源于一则未被证实的消息——“美国商务部可能制裁中国生物科技类企业”。

随后不久,药明生物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未经验证清单”。

药明康德本次虽未直接受到波及,但面对已经出现的监管变动,收入相对依赖美国市场的药明康德,在政策面不确定性的阴霾下,无疑相当于头顶着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急于套现的股东们,其实也并不属于低位套现。

即便已经过一轮下跌,但相较而言药明康德的估值仍处高位。以查尔斯河实验室以及 IQVIA Holdings Inc公司为例,二者滚动市盈率(TTM)分别为25.19倍和35.24倍,远低于药明康德的43.01倍。

随着行业投融资规模收缩,国内人力成本优势渐退,以及美国政策面不确定性的加持,药明康德如何继续维持超高的估值,压力或许并不小。

药明康德还深陷内卷中。

一方面,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进入低速增长。据2021年6月最新的Frost & Sullivan报告预测,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1年的2241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1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仅约6.9%。

另一方面,目前CRO企业数量仍众多,行内竞争并没有因此减少。其中,仅国内药明康德的竞争对手就有睿智化学、泰格医药、博济医药、美迪西等。

据火石创造统计,国内CRO企业总体超525家,包括临床CRO企业248家,临床前CRO企业262家,综合性服务外包企业15家。

曾几何时,行业景气的时候,CXO企业人人都能顺势而起。然而,如今随着全球行业格局大变,药明康德下一步将靠什么比拼未来,不免令人担忧。




云南龙佰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北纬25°4'53",东经102°17'44"——龙佰集团云南基地。

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焦作,是一家致力钛锆产业链深度整合及新材料研发与制造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有两家深交所上市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绿色矿山”、“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司入列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100佳、中国石油和化工“500强”企业,“雪莲”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秉持“创领钛美生活,做受尊敬企业”的企业使命,公司在钛产业领域进行了长达30余年的持续探索,不断提升钛锆服务人类社会的能力。

目前,已形成河南焦作、四川德阳、攀枝花、湖北襄阳、云南楚雄、广东汕头、乐昌、辽宁朝阳、湖南耒阳、甘肃金昌八省十一地及澳大利亚珀斯等12大生产基地,初步构建覆盖“钛、锆、钒、铁、钪”等元素领域的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成为引航中国钛锆行业的领军企业。

将楚雄州建设成为“绿色钛谷”

别让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我们,我们要成就这个伟大的社会。

“目前,龙佰集团主营业务钛白粉产能超过100万吨/年,居亚洲第一、世界前三;钛白粉固定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多项指标处于国内同行业首位,并在技术、市场、循环经济、品牌、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龙佰集团新立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红星介绍,龙佰集团云南基地原名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原隶属于云南冶金集团。目前,基地由三个法人主体构成——以高钛渣为主要产品的龙佰武定钛业有限公司、以钛白粉为主要产品的龙佰禄丰钛业有限公司、以海绵钛为主要产品的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产品为高钛渣、钛白粉、海绵钛。2020年实现产值10亿元,2021年实现产值20.28亿元,同比增长102.8%。

“近年来,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公司共有授权专利287件;先后创建了‘国家级钛资源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钛资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省钛冶金及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20余项依托平台。另有3.获得航空航天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和国军标体系认证。”

钛产品的存在形式形形色色、无处不在,人们利用“钛”所制作的产品已经覆盖航天航海、核电冶金、体育器材、户外用品等众多领域,不断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而钛白粉是白色颜料遮盖力之王,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钛白粉被誉为精细化工的“味精”,被广泛应用在涂料、塑料、油墨、造纸、化纤、陶瓷、食品、催化剂等领域。

曾经的点滴能量付出,今天的遍布世界温柔,一切皆己值得。

刘红星表示,“十四五”期间,基地将按照‘做深做精钛产品,做细做透钛衍生品’的战略要求,拟在楚雄累计投资超175亿元,打造云南省钛锆产业新材料基地,届时基地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并带动下游钛材加工、涂料、塑料、盐化工、天然气等行业千亿产业集群,将楚雄州建设成为‘绿色钛谷’。”


让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城市名片”

龙佰落地楚雄之初,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一个尴尬的“烂摊子”。

最早,这里是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原隶属于云南冶金集团,也生产钛产品。后来,因为技术受国外垄断,一度停产多年。导致设备锈蚀、厂房破旧,周围破败不堪。

2019年5月27日,这里被龙佰集团以“股权加债权”的模式收购。

基地目前现有在职员工1680人,本科以上学历占20.2%,专科学历占57.4%。

龙佰集团落地禄丰之初,禄丰市委、市 *** 组建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团队,靠前指挥,和企业一起梳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帮企业解决了很多难题……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在氯化钛渣方面,建设主体为武定新立钛业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新增16万吨高钛渣产能;并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改,形成30万吨氯化钛渣生产规模。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重点推进环评手续。”

刘红星畅谈了企业以后的打算,在海绵钛方面,建设主体为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建设3万吨/年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项目。同时,扩建现有生产线达到2万吨产能,最终达到5万吨海绵钛生产规模,产品质量达到航空用转子级,楚雄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基地。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近年来,禄丰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的目标,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力破解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热点”。

禄丰市把营商环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禄丰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及时分析研究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制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重大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禄丰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作用,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优化营商环境中,禄丰市党委、 *** 持续发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推动禄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名片。(文图/张密 张永直 黄健)




龙佰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公告显示,许刚辞去总裁职务,仍担任龙佰集团董事长,聘任原公司常务副总裁和奔流为总裁。同时,龙佰集团新年将投建三个项目,总投资逾3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继去年在新能源赛道落子投下四个项目后,龙佰集团今年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电子级磷酸铁锂项目。对此,龙佰集团相关负责人受访时称,“十四五”期间将把锂电正负极材料作为第二主业来看待,使公司从钛白粉行业龙头成长为锂电材料行业的巨头。

而梳理龙佰集团过去数年的投资建设项目,可以发现,过去半年时间,是公司上市以来投资最为集中的时期,项目总数达11个,总投资逾180亿元。

对此,上述人士表示,“我们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强烈的发展欲望”,“十三五”末及“十四五”时期是集团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而围绕产业链规划布局了很多重大项目,这是继续保持高增长的保障。

消息:

龙佰集团高层变动,今年将投资34.4亿元布局三个项目

1月17日晚间,钛白粉龙头企业龙佰集团披露多个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于1月14日收到许刚、和奔流、闫明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安排调整,许刚申请辞去总裁职务,和奔流申请辞去常务副总裁职务,闫明申请辞去合规总监、人事行政总监职务。

辞职后,许刚仍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根据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议聘任和奔流为公司总裁;闫明担任公司下属子公司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负责公司新能源业务板块。

就这一调整,1月18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三个投建项目公告显示,为抓住钛材工业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完善钛产业布局,公司控股子公司拟投资建设10kt/a 海绵钛生产线升级改造创新项目,总投资4.4亿元,建设周期8个月。

为充分利用公司在钛白粉研发、生产、销售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优势,进一步提高钛白粉市场占有率,公司全资子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钛白粉后处理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为抓住新能源磷酸铁锂电池的发展机遇,公司控股子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电子级磷酸铁锂项目,总投资20亿元。

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项目投资的目的及对公司的影响,公告称,以上项目的实施,将丰富公司的钛产品系列,提升公司在钛材行业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公司钛白粉的市场占有率;电子级磷酸铁锂项目将利用公司钛白副产品,制备高附加值的磷酸铁材料,进一步生产磷酸铁锂,有利于公司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公司融入新能源材料生产制造供应链。

梳理:

半年公告投建11个项目,为历年之最

近年来,龙佰集团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板块,业务板块涵盖从矿山开采、钛白粉、钛金属的纵向延伸与锆制品、钪制品、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材料的横向拓展等七大板块。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数据显示,2021年公告拟投建8个项目,总投资148亿元;2020年、2018年、2014年均公告拟投建1个项目,总投资分别为18.5亿元、18.1亿元、6.6亿元;2019年,公告拟投建项目2个,总投资34.9亿元。

对此,龙佰集团相关负责人受访时表示,“十三五”期间集团实现了对钛白粉行业的整合,不管是并购,还是自身投资建设,“我们一直是两条腿走路,在这方面动作很快,成长得也很快”。

“‘十三五’末、‘十四五’时期是集团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而规划布局了很多重大项目,这是我们继续保持高增长的一个保障。”上述人士称,企业要想有所发展,还是要不断地实施技改、不断地投资、不断地并购,永不止步,“这方面我们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和强烈的发展欲望”。

对于总投资金额,他说,虽然在外界看来数额很大,但就龙佰集团来说,这是正常的投资行为,仔细分析会发现都是围绕产业链在做文章。他进一步解释说,一方面,这些项目是对现有主业的强链、延链、补链,它将继续巩固现有的优势;另一方面,在新布局的锂电材料产业方面,有相关的钛白副产品等资源可以利用,这也是产业链的延伸。

而对于上述投资资金的来源,该人士称,目前龙佰集团现金流比较充足,盈利能力也比较强,不管是银行的融资,还是当前正在推进的港股上市融资,都能给这些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根据此前龙佰集团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净利润为45.77亿元至57.22亿元,同比增长100%至150%。

关于业绩变动的原因,龙佰集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钛白粉市场处于景气周期,销售价格同比增加较多。现有钛白粉产能利用率提升,特别是公司氯化法产能有效释放。虽然原辅材料价格及运输费用大幅上涨对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是公司垂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充分显现,促使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明显。

展望:

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成为锂电材料行业巨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公告的8个投建项目中,有4个项目涉及新能源赛道,分别为:

总投资12亿元的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而此次公告拟建的年产15万吨电子级磷酸铁锂项目,将是半年间龙佰集团谋划的第5个锂电池材料产业项目。

对此,受访的龙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布局锂电池材料产业,龙佰集团不管是在工艺上还是在原辅材料配套等方面都有互补性,在这方面拥有较大优势。

目前龙佰集团已经成为钛白粉行业国内龙头,今年新立项目投产以后将成为全球行业龙头、产能第一的企业。“未来几年钛白粉产业链仍然是我们投资的重点,但是‘十四五’期间也会重点打造第二增长极,将锂电正负极材料作为我们一个新的增长点或者第二主业来看待。”他说。

谈及下一步的目标,上述受访人士表示,“十四五”期间,龙佰集团将力争从钛白粉行业龙头成长为锂电正负极材料行业的巨头。“不管是从单条线的规模、总体产能规划,还是从落地速度来说,(实现目标的速度)应该很快。”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龙佰集团有限公司简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龙佰集团有限公司简介、药明康德最新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