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分化似乎成为近期A股主流。
今天上午,这一态势更为显著,一方面,沪指和沪深300指数大幅走强,保险、券商、酿酒大涨,另一方面,创业板和科创板疲弱,有色等板块大幅走弱,年内主线“宁组合”则遭遇强震。
A股分化加剧:沪指走强 创业板和科创板疲弱 ?保险、券商飙涨
行情数据显示,今天上午A股市场波动加大,盘中上蹿下跳。
主要指数方面,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沪指、沪深300指数走强,不过创业板指数和科创板指数表现疲弱,逆势下跌。
从具体行业板块来看,分化更为明显。
一方面,非银金融板块开始飙涨,特别是其中沉寂已久的保险股。中国人寿A股飙涨7.80%,泛海控股(000046,股吧)、新华保险(601336,股吧)、中国太保(601601,股吧)均涨超5%,中国平安A股涨3.93%。
券商盘中再突现飙升,中信建投、广发证券(000776,股吧)、浙商证券涨停,多股涨幅超过5%。
酿酒板块也集体上涨,迎驾贡酒(603198,股吧)、皇台酒业涨停。
旅游、建筑、房地产、家电等板块也集体上涨。
与之相对的是,有色金属、煤炭等多个板块集体大幅下跌,多只股票跌停或跌幅超过10%。
“宁组合”遭遇强震 成份股盘中大跌
今年以来,新能源等部分高成长性赛道受到市场追捧,相关股票持续上涨,市场对此类股票给了一个俗称——“宁组合”。以Wind编制的万得宁组合概念指数为例,该指数年内涨幅一度超过60%,远超同期其他多数指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8月份开始,上述指数开始陷入调整,近日更是连续下跌,自8月高位的更大调整幅度已超过17%,今天上午,该指数遭遇强震,盘中一度跌超3%,随后震荡回升,截至上午收盘,跌幅收窄至1%以内。
部分成份股期间亦遭遇强震。
从具体股票来看,今天上午该指数成份股中,三安光电(600703,股吧)暴跌,盘中触及跌停。三安光电上午股价暴跌或是受到一则减持计划消息冲击。昨日晚间,三安光电公告称,大基金自披露该减持计划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拟采取集中竞价交易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即89,586,826股(若上市公司有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回购注销等事项,减持股份数、股权比例将相应进行调整)。
实际上,自8月上旬开始,三安光电股价已从年内高位见顶回落,上午更低价已较高位回撤接近三成。
另一只成份股阳光电源(300274,股吧)今天上午一度暴跌超过12%。借助新能源赛道的景气,阳光电源成为最近两年的一只10倍股,2020年上涨接近6倍, 2021年初至昨日收盘的涨幅又超过100%,涨势凶猛。
此外,万得宁组合概念指数中,集成电路领域的成份股中微公司(688012,股吧)上午也大跌,盘中一度跌幅超过5%,从7月底高位的更大回撤幅度已超过34%。
爱美客、韦尔股份(603501,股吧)、通策医疗(600763,股吧)近期总体也跌势显著。
不过,从业绩上看,宁组合概念成份股的确业绩靓丽。日前,2021年半年报刚刚披露完毕。统计数据显示,24只万得宁组合概念指数成份股中,所有股票2021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均现增长,其中爱美客、恩捷股份(002812,股吧)、宁德时代(300750,股吧)、科沃斯(603486,股吧)、亿纬锂能(300014,股吧)、华熙生物营收同比均翻倍。利润方面,除了比亚迪(002594,股吧)外,其他23只股票归母净利润同比均现增长,其中科沃斯、亿纬锂能、中微公司、恩捷股份、爱美客、通策医疗、宁德时代、韦尔股份、汇川技术(300124,股吧)9只股票同比增速超过100%。
安信证券的A股策略观点认为,未来半年到一年中国货币宽松加码程度有望超预期,在股市中寻找结构性机会是理性选择。股市中的一些方向因为基本面或政策担忧阻力较大,在这种环境下结构牛的基础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正在增强。在这一政策与基本面环境下,配置宁组合的资金在年内再切回白酒医疗的难度较大,金融地产低位可以阶段补涨,但因长期逻辑本质难成机构配置的主战场。对于周期股,只讲供给逻辑并不牢靠,尤其是只靠执行限产政策维持的供给逻辑可持续性差,未来面临需求下行和限产修正两方面边际恶化风险。
安信证券认为,配周期,要首选有新能源高景气需求+碳中和高耗能供给约束的周期,特别新能源需求的上游周期品,如锂、工业硅、纯碱、氟等。随着经济增速下行继续,新能源的时代巨轮还在向前。调整就是机会,坚持宁组合+中小盘(如专精特新组合等)是核心配置不变,中期来看,大众消费在机构中的配置比例会上升,但景气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锂矿股大跌
近期市场火热的另一概念——锂矿板块,今日早盘也出现了强震。
Wind行情数据显示,锂矿指数早盘一度跌超7%,盘中板块个股全线下跌,赣锋锂业(002460,股吧)、天齐锂业(002466,股吧)一度双双跌停。
不过,随着大盘拉升,板块个股跌幅有所收窄。截至午间收盘,Wind锂矿指数跌幅收窄至4.09%。赣锋锂业跌9.09%,报200元/股,总市值2701亿元。
其他个股方面,西部矿业(601168,股吧)跌超8%,天齐锂业跌超7%,雅化集团(002497,股吧)跌超6%。
港股科技股连续反弹
在A股市场呈现分化,宁组合股票强震的同时,此前连续调整的港股科技股迎来喘息机会,近日连续反弹,推动港股市场走强。
上午恒生科技指数逐步走高,盘中涨幅超过2%。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中,微盟集团盘中涨幅超过10%,新东方在线盘中涨幅超过9%。哔哩哔哩连续反弹,盘中涨幅超过8%。京东健康、万国数据、网易港股亦涨幅居前。腾讯、美团等大市值科技股表现稳定,盘中亦显著上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
CFO的核心能力如何打造?CFO和CEO相差的那一横是什么?美股、港股、A股三地上市有何差异?如何理解企业像花朵一样含苞待放就是上市的更佳时机?
近日,“华哥聊财务”直播间迎来一场精彩对话,嘉宾是小电科技前总裁、CFO兼执行董事宁九云。区别于传统的财务管理者,宁九云从业务入行转型财务,拥有超过10年的CFO和CEO管理经验,对业务和财务均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她还先后完成或推动了几家从业公司分别在美股、港股、A股三地上市进程,积累了丰富的上市经验。对话主持人是财能科技创始人兼CEO、财能书院院长成艳华。
以下内容是两位嘉宾的部分精彩对话。
1· 职场如何选择变与不变?
成艳华:职场要随时代一起跳动,财务人如何选择自己职场的变与不变?宁总能不能结合过往的职场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
宁九云:非常感谢成总的邀请,能够让我来到财能书院平台和大家分享与交流。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年了,这期间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同时也经历了非常多的变革。财务人和职场人也随着时代变革在不断改变,一旦我们思维转变,主动拥抱变化,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做到的。
成艳华:宁总从外企到民企遇到的更大挑战是什么?当时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如何考虑的?
宁九云:我在外企主要在TMT行业,十年期间轮岗数次,从职场小白走到了高级经理的职位。我在外企的最后一家公司是摩托罗拉。摩托罗拉是一家管理规范、待遇环境优渥的大型跨国企业,全球有十万员工。公司当时希望向IBM学习,从一个做基站和硬件的厂商,转型为做服务和咨询的公司。这时候我开始进入咨询管理行业,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包括项目管理、合同谈判、法务知识、公关宣传等,后来转型投融资领域。这时候民营企业风起云涌,有很多VC开始投资民营企业,我就加入了文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文思当时是国内新兴的IT外包企业,我加入的时候有三千员工,离开时已经有一万多人了。
从外企加入民营企业,主要困难来自文化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幸运的是,正好赶上国家软件信息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文思发展迅猛,我有幸参与了文思上市过程。2007年底,文思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了国内首家在美上市的IT外包服务公司,我也得到了企业和投资人的认可。
文思在美国上市现场
2· CFO的核心能力如何打造?
成艳华:CFO的核心能力应该如何打造?
宁九云:近些年,财务的定义发生了变化,比如20年前,公司都有保险柜,财务工作很多是需要点钞的,现在都已经数字化了,都用微信、支付宝来解决财务支付问题,需要点钞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财务职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财务人需要学习各方面的技能。我本身不是学财务的,更需要在财务方面大量的补习功课。当时,我从业务转为财务,确实花费了不少时间。
关于CFO的职责范围包括哪些?我认为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融资能力、数字化转型能力、税务筹划能力、信息化系统建设能力等等。除了专业技能,还需要业务技能,比如参与企业战略等。其中,更具挑战的就是融资能力。融资既有银行贷款性的融资,也有股权类型的融资。因为公司要发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而资金的准备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日常的经营管理,二是资金规划管理,比如公司打算大力扩张线下业务,CFO是否做好资金准备,帮助CEO和公司其它管理团队一起完成融资任务。
3·CFO如何助力企业上市?
成艳华:作为CFO,除了专业技能以外,软性方面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宁总刚才提到作为业务出身的CFO,专业能力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业务意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就是我们的认知。接下来的问题是,在目前这样不确定的资本市场大环境下,从企业的角度考虑,我们该不该上市?什么时候上市?
宁九云:企业的眼光要放长远。上市的前提——企业是一家健康发展有前景的企业,不是企业想上市就一定能够上市的,道路还是很曲折的。该不该上市?大家要有一个认知,如果企业目标是上市,就需要全面梳理公司的行为,比如采取怎样的战略或战术。企业什么时候上市比较合适?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朵“花”,那就要等到花朵在含苞待放的时候,上市就会开出一朵美丽的花,可以呈现在投资人、股东和股民面前,后面可能还会结成果实。如果花朵快要开败了或者还只是一粒种子在萌芽期,那么投资人和股民很难跟随企业一起成长为一朵漂亮的花朵。所以,选择上市的时间非常重要,不要错过含苞待放的时期。上市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
另外,花朵含苞待放到盛大的绽放、结果,这些都需要企业一步一步地做筹划和安排的,因为上市的整个过程不是企业能够控制的,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发生。
美国纽交所外景
成艳华:如何理解企业含苞待放?
宁九云:投资人看企业首先看的是规模,比如看收入体量、利润体量、资产体量等,因为投资人是看未来的,未来的增长怎么样,这些都是评估企业价值的方面。那么如何理解含苞待放?比如车企,在上市前处于研发攻坚阶段,需要资金注入完成最后一公里,这时选择上市在资本市场融资,资金注入会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真正将汽车批量生产,完成市场交付。也就是说企业在快速发展、业绩爆发时,就是花朵含苞待放准备上市的好时机。
4· 如何选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
成艳华:很多企业在IPO之前都会融资,CFO也需要具备融资的能力。融资的过程其实需要很多技巧,包括估值或者对赌条款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作为CFO要做哪些考虑?
宁九云:关于融资,大家可能会考虑银行贷款融资的成本高还是股权的融资成本高。通常来讲,银行贷款的成本肯定是比较低的,但我认为,很多企业还是希望做股权融资,因为在多个方面对公司是有加持的,除了资金本身,投资人的背书也是对公司价值的一个认可。投资人带来一些战略性资源、产业资源、人脉资源以及管理经验等,这些资源可能比银行贷款融资或者通过其它渠道,比如信托、资管等,会对公司有更丰富的加持。
股权融资首先需要换位思考,就是从投资人的角度考虑。投资人一般就是一级市场投资人,他首先看的是赛道,公司业务能不能做大?前景在哪?其次,看团队,尤其是创业型的公司,团队够不够强大?具备不具备发展的能力?最后才会看财务数据,收入、利润、资产和增长怎样等。另外,投资人还会非常关注的一个核心能力就是产品能力。除此之外,投资人还会考虑有没有政策性的风险、表外的债务等等。
成艳华:公司在美股、港股、A股三地上市有哪些不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上市地点?
宁九云:美股的时间是最可控的,但目前中概股在美上市还有许多监管的政策法律问题要厘清,暂时处于停滞状态。中美监管机构正在积极沟通,相信未来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正常美股的上市周期是六个月,虽然美国SEC和交易所都会审核招股书,但是提交审核意见和企业反馈等时间周期短,一般可在三个月内完成,后三个月是对招股书的反馈以及路演等。美股在信息披露规范性、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宽进严出,上市之后的维护成本较高,规则方面非常严格。
A股上市准入门槛高、规定条件多,审核、审批的周期也比较长。比如,要求企业盈利并达到一定盈利规模。不少企业从筹备到上市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还有更长时间的。对于有发展的好企业,只要业绩稳定,符合监管要求,最终还是会顺利上市的。
香港上市周期介于美股和A股之间,从启动到上市大概需要9个月的时间,但是像2021年遇到港股特别火爆的情况,排队项目比较多,联交所审核工作量过大,也会影响企业上市的时间。
总的来说,保持企业的经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肯定是最重要的。
5· CFO比CEO少的那一横是什么?
成艳华:很多CFO希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添上这一横成为CEO。这种职场跨越的挑战究竟有多大?结合您自己的经历,您认为CFO与CEO差的那一横是什么?
宁九云:企业对CEO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每个部门的管理层都会向CEO汇报工作,包括如何解决一些棘手问题,这对CEO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都是考验。CEO的优势在于能快速实现企业目标,因为在CEO这个位置上可以直接调配各项资源来实现目标。CEO要做的事情非常多,需要找钱、找方向、带队伍,还需要解决日常的各种问题,所以CEO的抗压能力要非常强。此外,不管是做CEO或CFO,都需要有非常好的团队。这个团队指的是公司整体的团队,以及外部合作伙伴的团队。有这样的生态圈,会助力企业更好地发展。如果有的CFO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承担更大的责任,相信他们是有机会成为CEO人选的,相信他们都是不惧怕挑战的。
成艳华:优秀的CFO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如何给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宁九云:因为我是从业务转为财务的,非常了解业务流程以及风险点,所以我想提醒大家,除了财务的专业技能,一定要跳出财务看财务。比如要掌握法务方面的知识,应收账款的问题是不是在合同表现上可以把控好风险。在业务流程方面,比如在合同中规定什么时候应该确认收入,什么时候应该收钱,能不能尽量争取到对公司有利的时间或者收入。另外,在信息方面,对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形势的认知,也能帮助CFO把工作做得更好。还有当我们看报表的时候,一定要进一步分析驱动因素是什么,除了驱动因素的解读,还要看商业模式是什么,等等。
我要强调一点:如果你是经理,就要站在总监或者副总裁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你是CFO,就要站在CEO或董事长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公司如何发展,战略方向如何定位,是丰富产品、调整竞价,还是优化团队组织。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首英语诗歌,朗费罗代表作《人生礼赞》里面的两句话:Still achieving still pursuing,learn to labor and to wait,就是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寻,要学会劳作、学会等待。
近日, 科沃斯( 603486, 股吧)发布2019年三季报。报告显示1-9月份,科沃斯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8.18%;归母净利润实现1.01亿元,同比下降64.81%。2018年,科沃斯以“人工智能之一股”概念成功过会,登陆上交所实现IPO,其发行价格为20.02元/股;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科沃斯如今的股价在21元/股左右徘徊,并有向破发价靠拢的苗头。
2019年5月30日,在限售股解禁两天后,科沃斯大股东泰怡凯电器有限公司发出了股份减持告知函,减持数量为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46%,而泰怡凯原来的持股数量为公司总股本的8.21%。大股东减持、营收下滑、利润腰斩,科沃斯还是IPO招股书中描述的那头金灿灿的“科技独角兽”吗?
科技还是玩具?
在财报中,科沃斯将自身主营业务范围界定为各类家庭服务机器人、清洁类小家电等,主要包括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空气净化机器人以及近年来新创 “添可TINECO” 品牌下的清洁类小家电。但就消费者而言,最为熟悉的,也是构成其主营业务收入来源的还是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相较于传统生产扫地机的企业,科沃斯对自身定位一直是“科技品牌”,而诸如莱克、小狗等涉吸尘及净化相关企业多归类为“家电品牌”。
2013-2018年,是国内扫地机器人的高速发展期。中怡康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扫地机器人销量增长接近84.2%,2015年则高达97.1%;即使从2016年起,增速有所放缓,到2018年该品类仍保持了42.1%的同比增长。2018年,国内扫地机器人销售额达到86.6亿元,同比增长54.6%;而销售量达到577万台,比2013年增长了足足10倍。
良好的发展势头也为科沃斯IPO过会提供了助力,在2018半年报中,科沃斯显示主营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28.3%;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28.7%。
一位友商人士告诉中国家电网,中国在懒人经济方面发展特别突出,也因此对扫地机器人的认同度更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扫地机器人全球更大市场。但是,历经5年高速发展期,这一产业也遭遇了瓶颈,那就是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的价值归属产生了疑问。“我们最早预期扫地机器人只是昙花一现的产品,之一代产品就像一个玩具。但现在,它的发展远超预期,可见还是有适用空间。但随着行业增速放缓,其下一波成长空间如何发掘,仍是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作为清洁工具,扫地机器人清扫范围有限,局限在地面;另外,在尝新的用户中,很多人都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吸力小、易缠绕、扫地模式‘傻’等不良体验造成产品闲置。”在扫地机器人以外,科沃斯还开发有空气净化机器人(沁宝)以及家庭陪伴型机器人等产品,但“沁宝”叫好不叫座,家庭陪伴机器人据说可以踢球、娱乐,但售价相当于一辆中型轿车,科技感有余,使用场景不足。
和君集团合伙人、和君集团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丁昀表示,只有那些具有3-5年技术前瞻能力,但在实际销售中又能陪伴消费者,技术仅领先半年的商品,才能获得市场青睐。换言之,太落后或太超前的产品,都存在不为市场接受的风险。
研报显示,2019年1-9月科沃斯用于研发的费用是1.9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加30.2%,主要系公司进一步加大在服务机器人前瞻技术领域,特别是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相关硬件模组和软件算法方面的研发投入,持续高层次引进研发人才,优化研发队伍结构所致。科沃斯首席技术官吴牟雄也提到,科沃斯每年投入在研发上的费用约为2亿元。但是,技术投入要转化为商品,最终转化为企业利润才能形成良性且持久的循环。
拥挤的市场
有利润的地方就有江湖,扫地机器人过去5年的火爆吸引了大量品牌进入,尽管科沃斯在扫地机器人领域占有先发优势,但其竞争对手也不断壮大中。无论是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品牌,还是传统家电企业,近年来纷纷加速布局扫地机领域,让市场变得愈加拥挤。而新型“价格屠夫”拼多多更是通过“F2C(工厂到消费者)”模式,纠集了部分国内一线代工厂推出“家卫士”扫地机器人,将产品价格下拉至200元的极限区间。有业内人士透露,为了与拼多多竞争,京东和天猫也开始对扫地机器人进行贴钱出货。
面对竞争的加剧,科沃斯也难以独善其身。在科沃斯Q3季报中,显示因存货跌价预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390.2万元;尽管其计提费用相较去年同期已减少了50%,但对比1亿余元的净利润,存货跌价所造成的损失对利润侵蚀也不容小觑。
出于完善产业布局或利润支撑的考虑,曾宣布专注机器人的科沃斯还是将传统手持吸尘器业务纳入了上市公司体系,以“添可”品牌出现。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更熟悉“TEK”品牌吸尘器;“添可”与TEK系出同源,TEK定位大众平价,而“添可”定位高端,其产品调性基本按照“国内戴森”打造,在产品力、科技力以及设计方面,均可圈可点。不过, “添可”还面临消费认可度方面的挑战,毕竟在相同价位区间,消费者更青睐于选择戴森、莱克等认知度较高的品牌。
回归扫地机器人,据说它的原型最早用 于军用扫雷,后来其“技术工具包”拓展至民用领域,开辟出清洁用“第二战场”。在同类“工具包”基础上,科沃斯已经拓展了擦窗、净化器机器人等新领域。2019年,伴随宏观经济的压力,席卷家电行业的寒潮扑面而来,扫地机器人市场高增长戛然而止,对于“钱袋子”紧张的消费者而言,用途有限的扫地机器人不是购物车中的必备之选。经济学家预测,中国GDP增长有进一步放缓的趋势,未来可能步入5%-6%的增长区间。在更加理性的消费环境中,产品实用主义理念将扩大,科沃斯能否找到新的消费价值释放空间,止住颓势,将考验其实控人的经营能力。
中国家电网
5月30日科沃斯(603486)涨6.40%,收盘报106.5元,换手率0.72%,成交量4.06万手,成交额4.27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5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881.3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25.3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156.0万元。
重仓科沃斯的前十大基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1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51.68。
根据2022Q1季报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56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嘉实新兴产业股票。嘉实新兴产业股票目前规模为81.04亿元,最新净值3.75(5月27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89%,近一年下跌35.14%。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归凯。归凯在任的公募基金包括:嘉实泰和混合,管理时间为2016年3月10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12.47%;嘉实增长混合,管理时间为2018年12月4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87.24%;嘉实瑞和两年持有期混合,管理时间为2020年4月9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3.35%。
嘉实新兴产业股票的前十大重仓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科沃斯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科沃斯股票股吧、ipo和上市有什么区别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更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