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是非常可能的。汽油价格可能已经达到顶峰,现在正朝着每加仑4美元的方向发展,但如果出现飓风或其他破坏因素,导致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或减少燃料供应,那么一切都将难于预料。
年初以来,在奥密克戎毒株影响减弱、全球石油需求好于预期、供应增长乏力、俄乌地缘政治动荡加剧、美国遭遇暴风雪等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呈强势上涨态势。1月至今,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7.66美元/桶,2月至今为92.04美元/桶。
2月14日,由于市场对俄罗斯可能入侵乌克兰的担忧加剧,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推动国际油价上涨超过2%。4月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价格收于96.48美元/桶,逼近100美元/桶大关,创2014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3月WTI原油期货合约价格收于95.46 美元/桶,创2014 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
当前,石油市场呈现高油价、高贴水、高毛利、高需求、低库存、低供应、强结构的“四高两低一强”特征。随着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上涨,现货价格也水涨船高。
近期支撑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全球原油供应增长缓慢。虽然欧佩克+维持增产计划,但闲置产能不足日益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欧佩克+剩余产能仅为400万桶/日左右,主要集中在沙特、阿联酋等少数产油国,俄罗斯、安哥拉、尼日利亚难以实现增产。1月,欧佩克+原油产量环比增加60万桶/日,较产量上限低62万桶/日,是连续第9个月低于协议允许量。此外,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乏力,当前美国原油产量仅为1160万桶/日,远低于疫情前的1300万桶/日,预计2022年仅增加60万桶/日。
全球石油需求显著好于预期。年初以来,由于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病症多为轻症,且全球疫苗接种总数已突破100亿剂,欧美多国陆续解除封锁措施,石油需求呈现报复性反弹。当前,美国石油需求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单周石油需求一度攀升为2200万桶/日以上,是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欧洲、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等地石油需求也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后期随着天气转暖,汽油和航煤需求将继续增加,特别是欧美航煤需求增长强劲。
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动荡加剧。2022年,多个产油国将迎来大选年,供应中断事件频发。年初,利比亚、尼日利亚、厄瓜多尔、土耳其等多国相继出现突发性供应中断,收紧了市场供应。年初以来,俄乌局势牵动市场神经,双方不断加剧战争警告,地缘政治紧张持续给油价带来风险溢价。虽然俄乌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概率偏低,但不排除极端情况下“擦枪走火”或欧美制裁俄罗斯的可能性。
全球炼油毛利恢复正常。随着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全球三大炼油中心的炼油毛利全部恢复正常水平,2021 年初至今美湾地区炼油毛利平均为14.54美元/桶、欧洲地区平均为5.6美元/桶、新加坡地区平均为6.49美元/桶。与此同时,全球中质馏分油表现抢眼,新加坡柴油裂解价差逼近20美元/桶,创201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航煤裂解价差恢复至15美元/桶,创2019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汽油裂解价差超过17美元/桶,远超疫情前水平。
全球石油库存持续低位运行。2021年以来,全球石油市场维持去库存态势,截至2022年2月10日,全球陆上原油库存为28.6亿桶,同比下降近2.3亿桶,较5年均值低3200万桶;全球主要地区成品油库存为5.9亿桶,较5年均值低6500万桶,是近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当前经合组织(OECD)库存为26.8亿桶,为近7年同期新低,其中,美国石油库存为11.7亿桶,是近6年同期最低水平。据测算,2022年一季度全球石油库存继续低位运行,预计去库存20万~50万桶/日。
不过,由于本轮油价上涨已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利多因素出尽,需要警惕高油价下利空因素再现、资金获利回吐风险。
当前油市的主要抑制因素
伊核谈判有望达成短暂协议。伊核谈判是当前石油市场最大的“灰犀牛”。随着美伊双方就伊核关键条款进行谈判,近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签署了几项与伊朗民用核活动有关的制裁豁免,允许开展国际合作项目。2021年,80万~100万桶/日的伊朗原油通过灰色渠道流入市场,较正常水平低120万桶/日。市场普遍预计,美伊双方或达成临时协议,伊朗二季度原油出口量有望增加50万桶/日。
高油价对消费国影响逐渐显现。随着油价高涨,美国汽油价格已涨至3.4美元/加仑,创2014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日本被迫提高了燃油补贴,哈萨克斯坦敦促国内生产商尽快增产。同样,国际油价高于80美元/桶时,我国成品油价格传导机制发生变化,叠加现货贴水高企,炼厂加工利润将出现下降。2~4月,美国有1000多万桶的战略原油储备仍待释放、我国有望释放第二批战略原油储备,不排除消费国或将再度联手放储抑制高油价的可能性。
美联储即将启动加息进程。美联储大概率3月开始加息25个基点,不排除今年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加息5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加息将收紧市场流动性、推高美元,本质上对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构成压力。从历次美联储加息前后金融市场的表现来看,加息对美股的抑制更显著,对油市的影响则相对有限。
基金多头可能获利回吐。近期投行和基金频繁唱高大宗商品,基金多头持续加仓原油,特别是在基准油前高后低结构拉宽的背景下,原油期货展期收益大增,指数基金规模迅速膨胀。当前基金持有WTI原油期货净多头寸达到27万手,较去年12月累计增加5.7万手;基金持有布伦特原油净多头寸达到23万手,较去年12月大增10万手。从历史经验来看,基金净头寸加仓超过10万手后,出现获利了结的可能性往往大增,最近一周基金已出现减仓苗头,要警惕后续更多的获利回吐。
从后市来看,上半年石油市场“四高两低一强”的基本面难以发生根本扭转,叠加地缘政治动荡,国际油价总体维持中高位运行,距离100美元/桶大关愈来愈近。与此同时,要警惕美联储加息、伊核谈判达成等关键节点造成的油价回落风险。
5.2元一升
1、美国油价是以美元/加仑为单位计算,按照2021年6月数据,约合人民币5.2元/升,柴油约为5.6元/升,而这是在美国全国平均油价持续上涨后的数据,在以往,美国油价一般在人民币4.5元/升左右。
2、美国油价低的原因,是因为美国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的产量巨大,并且由于开采技术成熟,所以成本很低,这也反映在油价上面,再加上美国加油含有的税费较低,导致美国的油价是比较低的。截止至2021年6月份,美国的油价约为人民币5.2元/升,这个价格不算很高的,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的产量巨大,并且由于开采技术成熟,所以成本很低,油价也低。
扩展资料:
根据可查资料,2018年末,美国石油储量位438亿桶,位于世界第11位。但是2019年,美国石油产量约为55亿桶,位于世界第一;比储量有3000亿桶的沙特还多,技术原因,美国因为技术突破,通过页岩油压裂技术,大肆开采原先不容易挖掘的石油,从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但是页岩油弊端在于开采成本较高。
此外,EIA发布的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WTI原油为68.28美元/桶,高于先前的预期;预计2021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为1113万桶/日,此前预期为1102万桶/日;预计2022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为1190万桶/日,此前预计为1173万桶/日;预计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511万桶/日,此前预计为505万桶/日;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335万桶/日,此前预计为348万桶/日。报告还指出明年OPEC+、美国页岩油和非OPEC国家供应量的增长,将会超过全球消费量的放缓,推动全球基准原油价格降至年均72美元/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EIA上调了对2022年油价的预期,但预期2022年全年原油将供大于求,油价或面临下行可能性。
现在美国汽油价一加仑(约3.7升)2.05美元。
拓展资料:
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预测,到2025年,美国汽油消费将从目前的890万桶/日增加至1330万桶/日水平,届时,仅汽油一项就将占美国原油消耗的一半。与此同时,柴油、取暖用油和航空燃料油在成品油需求中所占比例也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下半期以来,美国国内炼油能力增长幅度还不到1%。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