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东控股13个跌停背后(仁东控股为何涨停)

2023-01-22 16:25:55 证券 xialuotejs

仁东控股,翘板的人意图是什么?

12月15日,已经连续14个跌停的仁东控股开盘再次跌停。然而,仅短短四五分钟过后,超170万手巨量资金突然买入,撬板资金约21亿元,促使仁东控股迅速蹿高封住涨停,上演了一番“地天板”。12月14日晚间,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仁东控股董事会自查。对于股票下跌发出关注函,对交易所来说是比较少见的,不管利好还是利空都是一种少见的事例。一些游资就利用了这则消息进行打板。游资比较喜爱超跌的股票,比较容易布局,而且股票容易见底。如果一只股票见底,而且又适合于大资金瞬间布局,这些资金就很容易产生赌博的心态。加上市场关注度比较高,很多人都在关注仁东控股止跌的情况,很多散户,包括持股被套的股民,都随时准备进入反击。仁东控股,以前是可以融资的股票,最近因为严重的下跌而取消融资。加上该股,已经有平仓盘和很多接近平仓盘出现,融资的人一般资金量相对普通散户大一些,遇到这个情况都会采用加钱来避免平仓情况的发生,目前确实没有出现真正平仓的情况,证明有很多人在该股上面在增加资金投入,做好了长期持股的打算。

开板资金中光大证券佛山绿景路营业部被业内称为“佛山无影脚”,是顶级游资,其主要席位还包括光大证券佛山季华六路等营业部,其依靠自己的大资金优势和超短线操作策略,在市场上快速套利。“佛山帮”资金量比较大,受市场关注度比较高,他们布局仁东控股后不久,会出现很多跟风盘的。相信不久,仁东控股就会走出反弹的行情。

仁东控在第15个跌停板上被翘板。翘班人的意图是什么呢?

翘板主力是光大佛山绿景路。即网友说的“佛山无影脚”。该游资以翘板而出名。当日成交超过30亿,也就是除了佛山,还有很多资金参与了翘板。

这种翘板,一般内部有“约定”程序的。要么是 佛山在翘板前,已经已经做了调查和准备,与盘内部分被套大资金“打了招呼”,才敢大手笔出手。要么是 被套大资金或相关人找到佛山,以“协作”的方式邀请佛山翘板。但不论哪种,都是一种计划好的,参与翘板资金,一般是不太会亏损的。假如有亏损,较可能会有人给予“补偿”。只能说得这么明白了。

其他所有参与翘班者,无非就是为了盈利!该股风险很高,大部分人都敬而远之,不敢参与,这恰恰给少部分人机会,所谓艺高人胆大。 个人认为,该股关注度非常高,参与翘板聪明资金,大都还出不来,仅对于少部分技术娴熟者,有不错机会!

我们要先明确一下翘板的人是谁?

这个市场里我们可以资金分成三类,一类是控制股价的庄家,第二类的是持股的机构,第三类是散户。

首先我们来说散户,翘板的人肯定不是这类人,因为这类人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做这种事;其次我们再说庄家,通过对该股票做长周期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答案,庄家已经跑路无疑,此时在场外的庄家大概率也没有进场的打算,即使真的有进场的打算,买入股票也是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必要采用这么激进的手法;最后我分析这样的翘板行情大概率是被套机构的自救行为。

被套机构昨日通过吃掉跌停价上的大卖单,并营造出“地天板”,给短线资金股价已跌到位,马上就要反弹的假象,吸引散户资金追板买入,被套机构在涨停板处大量卖出,所以在昨天的分时图上可以看到涨停板数次被打开并放出天量的表现。

今天仁东控股的股价虽然收出了跌停板,但是我个人依然认为反弹还没有结束,吃掉100多万股的新入场资金并不能全部离场,所以未来该股票预计还出出现大涨行情。

但是作为小散还是不要参与这样刀口舔血的 游戏 了,当个看客就挺好,盲目的冲进去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样的翘板一般为跌幅过大,留下缺口让里面的人出来,因为这种跌幅大部分散户基本都不会卖了,没几个狠人断臂求生,主力这里再联合其他主力制造假象,做出大量买盘的假象吸引外面的散户入场,其实这里主力计算很仔细,首先要明确套牢盘不会大量涌出,向下空间不能大了,这里开板无论上下都会有细密的计划,他们会按照筹码多少进行操作,这里老主力已经获利很厚了!再做一次他们也很愿意,不做他们把剩余筹码卖卖也可以收手了!外面做配合的主力也是协议好的,亏损老主力也会给他们补偿,这样的操作基本属于稳赢的操作,散户进去少了,会赚钱,多了基本会全埋,但是有好的一点,大部分风险已经化解,假如遇到抄底资金还能赚一笔,只要这里开板就一定有它开板的道理,只是我们不是主力,他们的意图我们是无法预知的,但可以肯定跌倒这里主力也不愿意继续下去了,所以未来底部不会太深了!这样的股票散户还是尽量远离,毕竟这里不是我们散户能玩的。[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仁东控股连续一字跌停,翘板是一伙大资金为救同伙资金联手翘板,从跌停到涨停,被套的资金快速出逃成功,这个涨停位置,就是被套的大资金的成本位置,这伙帮忙翘板的资金,是合力的结果,还有些散户,以为仁东控股股价,止跌了,追进去抢反弹,到今天又跌停,是翘板资金和被套资金都跑了,咋天买进该股的人,就又被套进去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下面又是跌停,估计该股到5元以下能启稳,估计还有6个左右跌停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作为一名曾经跟一线游资大佬学习过的人,我来告诉你仁东控股翘板的意图。

仁东控股是在第15个跌停板位置打出地天板的,别说在一线游资大佬眼里这是疯狂的赌博,就连散户也都能看的出来,这个公司明显是出现了严重问题才会有如此走势。虽然我们普通人知道的信息很少,但逻辑推理一下也能知道一二, 最起码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专业投资者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我们再来研究一下龙虎榜便知道里面的端倪。当天买入最多的游资大佬是江湖上有名“佛山佬”,也号称“佛山无影脚”,买入了3.6亿,从换手率上来看,38%的换手率则说明当天至少有4成待遇的的筹码被他们吃走。

当今A股江湖,一线实力游资大佬只有章盟主、赵老哥、方新侠。二线的比较多,如孙哥、炒股养家、作手新一、小鳄鱼、金田路、桑田路、劳动北路等。排名顺序仅是我个人多年追踪判断,如有异议请你保留[呲牙][呲牙]

仁东翘板逻辑很简单,翘板买入价格都在跌停板,而且单笔金额都过亿,明显是游资所为,而且是多股游资盯上这块肥肉,一个动手大家就瞬间一起抢进去

当天赚20%,而且换手率将近50%,空方基本被消灭光,当前持股结构已经非常清晰简单,剩下的就看游资齐不齐心了,就算第二天有人开门就想跑砸跌停也还有10%盈利,第三天再跌停也是保本的,但是游资既然出手了不会束手就擒,开个小会统一一下行动还是可以轻松飞起来

吊鱼出货,自己百度去

肯定是为了赚别人的钱!

自己翘板

仁东控股13个跌停背后(仁东控股为何涨停) 第1张

仁东控股为什么13个跌停

主要是该公司本身业绩就不好,再加上部分大庄家炒作,导致其股价连续下降。仁东控股一度被称为“2020年年度绞肉机”,因为其已经连续11个交易日跌停了,市值已经下滑到了106亿元人民币左右了。要知道,就在一个月前,仁东控股市值还有355亿,当时数据显示,公司股东人数高达13000户,但事实上,这确实只是泡沫,在随后13个交易日内,仁东控股带着它一万多名股东跌倒了谷底,平均下来,股东人均亏损191万元,如果下跌态势持续,被平仓是早晚的事。

2020年是仁东控股神奇的一年,仁东控股的股东从年初的16块涨到了64块,翻了几倍,但其业绩和产品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而最终泡沫在2020年还未结束的时候,就已经破灭了,股价直接面临十几个跌停板。一位监管单位的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已经被证实是有庄家在操盘,目前相关责任人已经被控制住了。知情人士还表示,该庄家控制了不少个人账户的融资盘,通过这种方式对仁东控股的股价进行操控,在庄家被控制后,这些账户纷纷开始卖出,随后便引发了大量的踏空。

神奇的湛江首富,及公子哥的资本“迷局”

2020年12月15日,连续吃了14个跌停板的“绞肉机”——仁东控股,一早开盘便被巨量的卖盘,封死在跌停板上。

开盘3分钟之后,一股神秘游资进场扫货,短短37秒的时间,即将仁东控股,从跌停板,直接拉升至涨停板。

随后,仁东控股被死死封在涨停板上;与此同时,前期被套牢的股东,一时间如作鸟兽散,在涨停板上割肉止损。

与内蒙古前首富霍庆华的公子,33岁的仁东控股实控人——霍东(详见:《内蒙古首富的“坠落”,和公子的“过山车”!》),死守仁东控股不一样;湛江首富陈华的公子,32岁的京基实业掌门人——陈家荣,则选择了在涨停板割肉止损。

这一天,京基集团出逃了1.6亿元,将持股比例降至4.99%,仅剩市值4.3亿元;加上上半年减持的5000万元,4年前不到10亿元的投资,目测已经亏损了3.6亿元。

由此可见,仁东控股已经不仅是散户“绞肉机”,它同样是大股东“收割机”。

陈家荣,湛江首富陈华的大公子,一个年轻的资本猎手。

他曾在资本市场频频出手,作为门口的野蛮人,“血洗”过康达尔的董事会;而此次,陈家荣在仁东控股上马失前蹄,也并非第一次失手资本市场。

那么,这个年轻少帅有着怎样的资本迷局?他的首富父亲,曾经拉着美国总统来站台打广告的陈华,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一、

1966年,陈华在湛江吴川市蛤岭村出生。

陈家祖祖辈辈靠捕鱼和务农为生,生活极其贫困。

读小学时,全班54个同学,只有陈华买不起红领巾,每次升国旗,陈华都躲在树底下,不敢参加。

10岁那年,父亲出海捕鱼,不幸被机器撞倒,鲜血直流。

听到消息的陈华,带着7岁的弟弟,一路狂奔,把父亲抬回来。

回来的路上,大雨滂沱,看着奄奄一息的父亲,陈华和弟弟陈辉放声痛哭。他不知道为什么生活会如此艰难,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变贫困。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陈华只得帮助父母,承担生活的压力,经常下地干活,下海捕鱼。

1984年,家里实在没有钱交学费了,18岁的陈华,只能辍学。

听在海南昌江县的亲戚说,那里有泥水工可以做,陈华带着弟弟,揣着借来的10元钱,来到了海南。

谁知泥水工的活被别人做了,总不能空手而归,陈华就四处找活干,在一个茂名人开的石场,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兄弟俩不怕苦、不怕累,打石头、搬水泥、推车子,脏活累活都干了。

半年下来,兄弟俩带着500元回到家。母亲看着两个又黑又瘦的孩子,差点没认出来,一把老泪夺眶而出。

还完家里的债务,500元已所剩无几。

1985年,春节刚过完,陈华想去深圳找事干。听到消息的姐姐,主动找到陈华,借了20元给他做路费。

就这样,陈华又带着弟弟,来到深圳,希望在这片热土上,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二、

没背景、没知识、没文化,三无人员陈华,只能去工地做苦力。

当时也是僧多粥少,找活干的人多,而活却很少。工地一个月只能开十来天的工,每天只能挣5元,一个月最多也就挣个60元。

除去日常开支,一个月下来所剩无几。当时,陈华的梦想,就是能赚到2万元,回老家盖个房子,再买一台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

这样的收入,显然离梦想还很远。

穷则思变,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工地不开工的时候,陈华就去一户一户敲别人家门,主动找活干。

1986年12月16日,陈华来到深圳罗湖黄贝岭的贝岭居敲门找活,当他一路敲到5楼的时候,一个戴着眼镜的先生问他:你有没有水磨机?

陈华敏锐的意识到,有活干了。

虽然手头上没有,陈华还是开口说有。听说有,这个先生给他写了一个字条,让他去朱经理的人。

第二天一早,陈华在一个工地上找到了朱经理。看到字条,朱经理给了他一叠厚厚的图纸。

看不懂图纸,陈华找了一个做工程的老乡,想帮他把项目承包下来,自己打份工就行了。

老乡觉得陈华为人老实,也不想坑他,还是帮他把工程接下来了。就这一单工程,陈华赚到了7000元。

收到钱的陈华,高兴地睡不着觉,在无意之中,他找到了做生意的感觉。

有了第一桶金和经验,陈华成立了工程队,当上了包工头。

经过几年打拼,陈华在深圳小有名气。

1993年底,一个朋友找到陈华,告诉他深圳梅林那里有一个业主,手上有一块地,但没有钱,正在找人合伙开发。

做了多年包工头的陈华,知道这是一个进入房地产行业的绝好机会,于是就把合作给谈了下来。

1994年12月,陈华以8888万元注册资本,成立了深圳市京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房地产。

三、

当时,陈华一无资本、二无资金、三无人才,又是一个三无人员,公司也是标准的皮包公司。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陈华多年来的信条。

没人懂设计,陈华就找到会做设计的朋友,直截了当地说:我没钱给你,将来送你一套房做设计费。

拿到图纸,找到材料供应商,都是一样的套路,先赊货,后给钱。

就这样,通过借鸡生蛋的办法,陈华硬是把一件看起来不可能的事,给干成了。

房子盖好之后,陈华又想如何把房子卖出去。

陈华的这个楼盘叫金梅花园,与当时非常出名的莲花北小区,隔了一条北环大道。

陈华灵机一动,花了3000元,在《深圳特区报》做了一个小广告,广告语写着: 离莲花北仅一步之遥 。

广告一经发出,陈华的电话就被打爆。第一次“蹭热点”营销,就让他尝到了甜头。

陈华的经商和营销的天赋,在这一个楼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金梅花园这个项目,让陈华在深圳的房地产市场站稳了脚跟,获得了此后拓展的资金和经验。

1995年,陈华再接再厉,又在深圳开发了薜荔花园,这是一个旧改项目,又再一次让他在深圳此后的旧改项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后,陈华陆续在深圳梅林开发了几个名盘——碧云天、碧华庭居等,这些大大小小的楼盘,见证着京基一步一步壮大。

2002年,陈华走出梅林,开发了深圳碧海云天这个楼盘。

楼盘还没有落成,陈华就在琢磨着给这个楼盘找一个代言人。

在一次会议上,高管们一致商定请香港的周润发来代言,无奈没有档期。陈华脑洞一开,为什么不能请美国的前总统克林顿前来助阵呢?

陈华提出这个想法,高管们都以为他是异想天开。

一向“想好就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上”的陈华,马上托人联系了美国的《商业周刊》。

一波三折,最终在《商业周刊》的帮助,陈华顺利请到了克林顿。

但由于美国前总统造访深圳,还只是为了一家民营企业,这在中国外交史上是第一次,审批流程相对比较繁琐。

2002年5月23日,在碧海云天开盘20天后,美国前总统姗姗来迟,发表了30分钟的演讲。

京基地产这次创新性的营销,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足以写入商学院经典案例。

尝到总统营销的甜头,陈华如法炮制,不断制造噱头,增加京基地产的知名度和江湖地位。

2004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京基花巨资成为了赞助商,陈华获得了一次演讲的机会。在会议上,陈华又和美国的前总统老布什紧紧抱在一起,再次成为了媒体的焦点。

2004年12月,京基地产成立10周年,陈华又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前首相——梅杰,请来助阵,并为他在大梅沙的五星级酒店奠基站台。

这一招,陈华屡试不爽。

2011年,京基的商业经典之作,主楼高441米,时任深圳最高大楼——京基100封顶,陈华请来了龙永图、杨利伟、刘翔等明星,前来助阵。

2014年,在京基房地产的20周年庆典上,陈华同样邀请了英国的前首相——布朗,前来助阵。

这个湛江农村出生,高中辍学的穷小子,在中国的营销史上,硬是打出自己的一个流派——总统营销。后有没有来者不知道,但前无古人是一定的。

四、

2014年,京基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顶峰,全年销售额达到了70亿元。

虽然与一线房企相距甚远,但这个成绩,也足以在深圳二线房企中站稳脚跟。

彼时,深圳一高官落马,善于总统营销的陈华,也归于沉寂。

陈华一手创造了京基的地产帝国,横跨住宅、商业、酒店多种业态。当他隐于幕后之时,属于富二代们的时代来临了。

陈华的大公子,1988年出生的陈家荣,在父亲的栽培之下,于2012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大学毕业之后,陈家荣回到国内,在平安证券的投行部工作。

这份短短2年的工作,让陈家荣熟悉了中国的资本运作之道。

2014年,陈家荣回到家庭企业京基地产,头衔也由“总裁助理”,逐渐过渡到“副总裁”。

陈家荣想利用在投行的工作经历,给父亲打下的江山,来获得更低的融资渠道。而在此之前,陈华的基本上是利用自有资金,滚动开发楼盘,极少借贷。

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虽然让京基地产走得极为稳健,但也极大的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以京基地产接班人示人的陈家荣,正在改变这样一种模式。与父亲在资本市场的保守不同,陈家荣显得更加激进。

在陈家荣进驻京基地产一年前,也就是2013年9月,林志与陈木兰等13个自然人账户,在A股二级市场悄悄买入康达尔的股票,这是陈家荣在资本市场最早布下的棋局。

短短的3个月时间,13个自然人账户持有康达尔已经达到了15%,相当于三次举牌(举牌: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防止机构大户操纵股价,收购流通股份5%时需要公告)。

康达尔的实控人和董事长——罗爱华,还没有意识到一个大鳄已经悄悄向她靠近。

没多久,罗爱华就因职务侵占罪,被警方带走,并被立案调查。

但法院并没有起诉罗爱华,2014年11月1日,罗爱华辞去了康达尔总裁职务,由其80后女婿接任。

2015年6月,林志等人的持股比例达到了19.8%,罗爱华这才意识到,林志等人并不是财务投资人那么简单。

发现了威胁之后,罗爱华领导的董事会,迅速拒绝了林志派驻董事的提案,予以本能的反击。

很快,陈家荣就露出他的“獠牙”。

2015年8月,京基与林志结成了一致行动人,总持股比例达到了24.7%。

罗爱华这才发现,她的真正对手,并不是什么林志,而是京基的陈家荣。

康达尔的董事会立刻剥夺了林志等人的股东权利,要求林志和一致行动人改正违法行为,将持股比例下降到5%以内。

12月,双方矛盾再度升级。

京基和林志将康达尔董事会告上法庭,要求判决董事会做出的决议违反法律而无效。

2016年2月,林志等人将股票悉数转让给了京基,京基也继续在二级市场上增持康达尔。

到了2016年6月,京基持有康达尔的股票达到了31.65%,与罗爱华持有的31.66%,仅一步之遥远。

随后,这种状态保持了两年之久。

2018年8月3日,京基再次打破了平静,拟以24元每股的价格,要约收购康达尔10%的股份,以获得康达尔的控制权。

但这个收购计划并未获得康达尔通过,董事会认为京基不具备收购上市公司的主体资格。

仅仅10天之后,罗爱华因为涉嫌背信上市公司利益,再一次被警方带走。

随后,康达尔多次召开会议,董事会上的11名董事,有10名来自京基的提名,完全被陈家荣控制。

京基的要约收购再次提上议事日程,2018年11月2日,京基获得了康达尔41.65%的股份。

陈家荣如愿以偿,花了34.7亿元,将一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

康达尔是一家老牌的深圳企业,与深圳同岁,主业是养猪。

陈家荣为何会看上一个养猪的上市公司?原因为他,在深圳长期发展,康达尔手上有着价值百亿的低价土地,这才是陈家荣的慧眼所在。

陈家荣血洗康达尔董事会,与姚振华收购万科发生在同一时期,精彩和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宝万之争”。

但由于“宝万之争”占据舆论高地,最终姚振华的收购计划夭折,而躲在姚振华后面的陈家荣,则顺利地把康达尔给吃下来了。

这是陈家荣历时最长的一场收购战,也是最成功的一次。

然而,除此之外,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陈家荣,也多次折戟沉沙。

五、

陈家荣不仅仅将目光锁定在A股,港股同样也是他的用武之地。

2015年,陈家荣曾经联合另一位深圳的富二代——香江集团的刘根森,耗资3亿港元,入股香港上市公司先传媒。

这家公司后面改名为KK文化,陈家荣一度增持到第一大股东,并当上了KK文化的董事会主席。

但到了2018年底,陈家荣抛售了KK文化的所有股份,并辞去了董事会主席的职位。

而他抛售时,KK文化的股价,只有他入股时的一半。

然而,KK文化的亏损,对陈家荣来说,只能算是毛毛雨。

当他遇到最强“韭菜收割机”——蔡文胜时,这个年轻少帅也成了一茬绿油油的韭菜。

2016年12月15日,蔡文胜的美图公司在香港上市。陈家荣砸下9.2亿港元,以每股8.5港元的价格,认购了美图1.09亿股,成为美图的基石投资者。

2017年6月,陈家荣再次斥资34亿港元,在场外扫货4亿股。而此时,蔡文胜的儿子以及早期投资者,几乎尽数退出,陈家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接盘侠”。

有网友总结了人生三大悲: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成房东,泡妞泡成老公。三大悲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被套了。

陈家荣炒美图,也炒成了股东。2020年,陈家荣当上美图的非执行董事,成了名副其实的被套股东。

连年巨额亏损的美图,现在股价只有1.5港元,和当初陈家荣入股时候的8.5元相比,已经跌去了82%。

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京基少东家在蔡文胜面前,还是太嫩了。

而如文章开头所述,陈家荣的仁东控股连续13日跌停,发生“地天板”封死涨停时,仓皇出逃,则是陈家荣的第三个投资败笔。

陈家荣在港股也并非一无所获。

2018年4月,走投无路的乐视,将手中持有的17.83%的酷派股份,以8.08亿港元的总价,转让给了威日创投。

实际上,威日创投的实控人,正是陈家荣。

随后,陈家荣又将酷派的股份,转让给了弟弟陈家俊。

陈家俊是陈华的二公子,一名90后,南加州理工大学金融硕士毕业。大学毕业之后,他一直在京基百纳商业管理公司担任副总裁。

酷派也曾是深圳红极一时的手机厂商,日渐没落之后,手中的土地价值连城。

陈家俊也如愿当上了酷派的董事会主席及执行总裁,酷派的董事会也是清一色的京基人。执掌酷派后,对京基地产来说,那些土地也如探囊取物。

六、

穷山沟出来的陈华,凭一己之力,打造出了京基的地产帝国,成为了湛江的常年首富。

陈华的大公子陈家荣和二公子陈家俊,自小家境优渥,享受到了国外的优质教育。

与陈华不加杠杆,不借贷经营的保守相比,两位学历光鲜的公子哥,则更喜欢在资本市场上四处出击。

作为京基集团的接班人,长子陈家荣则更为凶狠,成为“站在门口的野蛮人”,一举拿下康达尔的控制权。

但在港股上,陈家荣则屡战屡败,成为了美图的最大接盘侠。除了在酷派上略有所获,在其它几个港股上,则鲜有胜绩。

陈家俊在A股和港股上的诸多布局,也让人眼花缭乱,成了让人看不懂的资本迷局。

陈家荣的是非成败,目前尚未有定论。

但有一点,他是成功的,那就是投胎。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句话,对陈家荣和陈家俊来说,亦是如此。

仁东控股这种跌停少见吗

不少见。2020年末,仁东控股“惨案”让不少股民心有余悸,这种跌停并不少见,14个跌停,创下当年连续跌停个股的纪录,而仁东控股也封神年度“跌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