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国际原油价格,石油价格,原油价格走势,原油知识可关注第一黄金最新国际油价查询_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网。
油价调整窗口期国内油价不涨不跌,让很多期待“三连跌”的车主失望了一把,不过根据3月4日国际原油的走势分析,国内油价在下次窗口期到来之时肯定会迎来大跌,虽然国际原油方面已经达成产量下降的意见,仍无法阻止92号、95号汽油价下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今日全国油价变化。
今日,OPEC国际产油国联盟组织和俄罗斯将在维也纳会晤,就阻止国际油价暴跌事件进行讨论,双方对于深入石油减产的目标达成一致,拟定将之前的每天削减60万桶原油产量增加至每天削减100万桶,而如此大规模的减产势必会对暴跌的油价起到缓解作用。
国际分析师也认为,虽然国际原油产量大减,但国际公共卫生事件如果短时间内得不到控制的话,国际原油下跌的情况仍然是无法阻止的,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油价能否恢复原来的涨势还未知。
国内油价:国内方面本次油价调整窗口期虽然油价没有任何变化,但不涨的现象已经表明国内原油市场已经受到冲击,国内汽油需求量短期并有没完全恢复正常,3月原油需求量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高,因此短时间内国内油价不会上涨。
2019年1月中国原油行业市场分析:月度产量为1619万吨,进口量已超4000万吨
原油价格缓慢回升,进口量同比有所增加
2019年1月,布伦特原油月度均价为60.09美元/桶,环比增长2.76美元/桶(+4.8%),国际油价有所回升。2019年1月,我国原油进口量为4260万吨,同比+4.8%,环比-2.7%。2019年1月日均原油进口量为137万吨。
2019年1月原油进口均价环比减少9.88%。1月我国原油进口均价为59.66美元/桶,环比减少6.54美元/桶(-9.88%)。由于2019年1月国际油价缓慢回升,我们预计后续原油进口均价会有所回升。
2019年1月中国原油月度产量为1619万吨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4季度全国原油产量波动幅度较小,波动幅度不超5%。2018年12月全国原油产量为1633.3万吨,同比增长2%。2019年1月中国原油月度产量为1619万吨,同比增长0.3%。原油加工量4997万吨,同比增长1.9%。
2019年1月原油进口量已超4000万吨
2013年-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温和增长,共增长17995万吨,增长63.82%。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46190万吨,同比增长10.1%。2019年1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4260万吨,同比增长5.1%。
在进口金额方面,2014年-2016年中国原油进口金额大幅度下降,下降48.99%。2017-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金额增长。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金额为240261.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46.7%。2019年1月中国原油进口金额为18678.8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4%。
12月8日(周三),亚洲时段,国际油价小幅波动,出现先涨后跌。截至下午14点30分左右,WTI期货主力现报71.63美元/桶,-0.58%;布伦特期货主力报价75.11美元/桶,-0.44%。而上次(12月7日) 收盘数据显示:美国WTI原油期货继续上涨,主力合约结算价报72.05美元/桶,涨幅2.56美元或3.7%,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报75.44美元/桶,涨幅2.36美元或3.2%。上周由于对变异病毒Omicron的恐慌心态致使油价暴跌,目前市场对Omicron对全球需求影响的担忧进一步缓解;另外,美伊核谈判遇到阻碍,伊朗石油近期重返市场渺茫,给油价提供了支撑。
拓展资料:
1.国际原油期货k线图怎么看?
国际原油期货日K线图由四个价格确定: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上引线最高点为最高价,下引线最低点为最低价。中间实体部份由开盘价和收盘价构成,分为阳线和阴线。阳线(红色K线):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实体下沿为开盘价,实体上沿为收盘价。而阴线(绿色或浅兰色K线):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实体下沿为收盘价,实体上沿为开盘价。
2.股市的K线图是什么?
K线图源处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被当时日本米市的商人用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价格波动,后因其细腻独到的标画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货市场。目前,这种图表分析法在中国以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均尤为流行。由于用这种方法绘制出来的图表形状颇似一根根蜡烛,加上这些蜡烛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阴阳线图表。通过K线图,能够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况表现完全记录下来,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档后,在图上即形成一种特殊区域或形态,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意义,可以从这些形态的变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出来。K线图形态可分为反转形态、整理形态及缺口和趋向线等。
国际油价正在上涨。WTI上涨逾5%,至101美元上方,布伦特原油9月期货上涨3%,至110美元上方,交投更为活跃的10月期货上涨逾4%,至106美元上方。油价上涨一直与美国和欧洲股市等风险资产的涨势密切相关,再加上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鲍威尔本周释放的鸽派信号,即加息步伐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放缓,提振了整体风险偏好,令以大宗商品计价的美元承压。投资者关注OPEC+的产量决定会议,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首的产油国联盟不太可能像美国希望的那样过度生产。供应持续紧张的前景也推高了价格。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高于较长期期货的事实,也反映出当前供应紧张的局面。德意志银行分析师指出,从布伦特原油期货曲线的大幅下滑可以看出,欧洲的石油市场比美国的石油市场更为紧张。这两种国际原油基准将连续第二个月下跌,布伦特原油下跌约4.6%,西德克萨斯中质油下跌约6.8%。人们担心美国和欧洲激进的央行政策将经济置于陷入衰退和需求疲软的风险之中。石油价格与黄金价格密切相关。黄金具有抗通货膨胀的功能,而国际原油价格又与通货膨胀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黄金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往往表现出正的交互关系。
由于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受共同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黄金价格和原油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涨跌,因此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是明显的,在现金供应和利率无法跟上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黄金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的通货膨胀最容易受到全球黄金价格的影响的情况下。黄金经常被用作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黄金的走势与股市相反,当股市大幅上涨时黄金下跌,但由于中国内地股市相对封闭,黄金价格的涨跌与中国内地股市的行情关系不大,而与海外一些重要股市有较强的相关性。
石油和天然气市场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化市场。虽然V.I.Vysotskii和A.N.Dmitrievskii乐观地估计,目前全球可开采油气资源为5547×108t石油和634.3×1012m3天然气[42]。但是,因为油气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禀赋的不均衡性,以及卖方市场的特殊性,致使石油和天然气产品被国家垄断,其销售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使得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受控于这些国家或其组织。那么,价格变化规律也不例外。而油气价格的波动将会给石油进口的成本管理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经济风险增加。
另外,石油价格与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据IMF公布的数据显示,原油价格每上升10%,全球的GDP会减少0.10%~0.15%[47]。2005年原油国际价格较2004年上涨42.1%,世界经济因此减缓了0.8%[48]。因此,说明油价的波动将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战略油气储备的价值。另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这将关系到中国石油进口的经济安全性。
1.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分析
近30年来,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变化波动很大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的交易价格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其他特征。
一是不同地方的石油交易价格差别较大的同时又具有地域代表性。就BP公司2010年的世界能源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来看,4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石油交易价格,即迪拜(Dubai)、布伦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萨斯(West Texas Intermdiate,W T I)。它们分别代表着中东、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的石油交易价格。基本呈现前者的石油交易价格最低,西德克萨斯价位较高的规律。但是,2005年以后福卡斯取代了高油价地位,2011年和2012年西德克萨斯取代了低价位地位(图6-3)。这与该地区的石油需求状况和油质水平挂钩,2007年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地石油交易价格差从7.09美元/桶(2008年)降到1.96美元/桶(2009年)。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国的页岩气的开发利用,这个石油资源替代品对其价格的影响非常明显。
图6-3 1980-2010年世界石油交易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二是不同地域的石油交易价格差在不断地加大,同时显示价格差与价格水平有一定关系。1980年到1989年间平均价格差为2.10美元/桶、1990年到1999年为3.09美元/桶,而到了2000年至2009年间就上升为4.91美元/桶。利用1980年至2011年间迪拜(Dubai)、布伦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萨斯(WTI)的石油交易价格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年的石油交易价格极差值(图6-4),其也显示世界石油价格地区差别不断加大的趋势,尤其是21世纪以来更加明显。
图6-4 1980-2010年间世界石油交易价格极差变化趋势图
三是世界石油价格在2008年达到有史以来创纪录的油价147美元/桶。虽然2007年以后至今欧洲和美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呈现负增长,能源消费随之下降,但是经济发展受人关注地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不容置疑在该时期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由此也带来了对石油需求量的提高,石油使用量的增长也就从西方转向亚洲,世界对石油的总需求量增长还是基本没变,致使石油价格在该时期下降程度超出估计。
里卡多战略咨询公司在2011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影响世界市场油价的主要因素分为供给因素、需求因素等。包括OPEC的产能、配产政策,以及石油公司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行为等[49]。
2.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油价变化关系分析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的大起大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最直接途径就是中国进口石油资源量(表6-6)。
表6-6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油价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1990—2008,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8-2013,中石油网,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中国的石油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从1993年开始出现不平衡以来,就不得不依靠石油的进口来弥补其差额。因此从1994年至2012年间,表6-6数据就显示随着中国年需求量的迅速提高则从国外进口石油的量逐年攀升。1996年比1994年增加了近7倍,而2004年比1994年增长了60多倍。从2000年以来,中国年进口量比20世纪90年代增长速度加快,尤其是2008年以后(图6-5)。2000年5.1294×108桶到2007年的11.9109×108桶,8年时间增长了1.32倍(表6-6)。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有3个较为明显的增长台阶,2000年、2004年和2008年(图6-5)。中国有如此强劲的石油进口需求,那么国际油价与其关系非常值得研究。
图6-5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相对较高地区代表为西德克萨斯和布伦特价格。以此为代表,与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变化规律总体趋势比较。由此(图6-4)显示,总体趋势是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升,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不断提高。但是2000年至2002年,随着布伦特石油价格降低,中国石油进口量却有所减少;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却一直快速增加。这可能与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完工进入注油期有关。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趋势和世界油价相对较低的地区代表价格迪拜和福卡斯的变化规律与前基本相同。
从中国石油进口价格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比较来看,2000年至2003年间,中国进口石油的平均价格基本与国际油价的最高值持平,以后该问题有所缓和(表6-7,图6-6)。但是这个平均价格是由不同品质的原油进口金额平均而得,若低质低价的原油进口的多,那么平均价格就会下来。所以这还不能说明中国原油的进口完全抓住了国际原油市场最低价格机会了,只是已有这种倾向。
表6-7 中国石油进口平均价格与油价变化趋势 单位:美元/桶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注:平均进价由进口量与金额计算而得。
图6-6 中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与国际油价比较(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时国际油价就上升,当然这本身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只要中国石油进口需求加大,国际市场就会提价;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认为中国的石油需求对国际油价已经有了影响的力量。前者对于中国发展经济,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地位等都为威胁因素,后者则说明已有了影响市场的机会。所以应该想办法采取措施,抓住该机会,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际名声的提高。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