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韩币和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人民币对韩币汇率走势)

2023-01-02 0:14:02 证券 xialuotejs

2023年欧元还会持续下跌吗?人民币欧元汇率预计可以达到多少?

2023年欧元的走势取决于多种因素,无法确定其是否会持续下跌。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欧元可能会有所回升。

人民币欧元汇率预计可以达到7.5-8.5之间

200000韩元购买力如何

根据实时(2022年2月12日22时四十分)数据的韩币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换算(1韩币=0.005297人民币)来说,20万韩币约合人民币1059.4元。因为韩国的物价偏高,所以20万韩元的实际购买力(日常的蔬菜、水果肉类的购买力)要低于1059.4元人民币在中国国内的购买力。

汇率和利率如何影响一国的金融以中美变化为例

如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一样,各国货币作为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由其供求决定的,而汇率即是各国货币作为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当对本币的需求高于外币时,该本币对外币汇率上升,反之,本币汇率下跌。一国货币的供求可以通过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得到反映。

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

具体地,可以从下述方面分析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对汇率的影响(包括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

1.经常项目。根据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理论,本国产品和服务相对价格的上升会使进口增大、出口减小,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增加外汇需求,使外币升值、本币贬值。事实上,当两国通货膨胀率不同时,通胀较高一国的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将会贬值大约通胀率之差的比率。除相对价格因素外,任何使得一国商品出口需求扩大、进口需求减小的因素都可以使该国货币升值,例如一国技术与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关税与贸易壁垒的提高等,也对经常项目有着直接的影响。

但应注意的是,购买力平价理论适用于解释汇率的长期变动,而几乎不能解释汇率的短期波动,其主要原因在于汇率的短期波动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而外汇市场的交易量远远大于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量。此外,在使用购买力平价理论解释汇率的长期变动时,应剔除不可出口的商品和服务带来的通胀(如房价上涨)对于汇率的影响。

2.资本项目。如上文所述,汇率的短期变动主要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根据利率平价(Interest Rate Parity)理论,当各国利率存在差异时,出于套利目的,资本将从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导致资本的跨国界、跨市场流动。而根据无套利原理,两国出现利差将会导致利率较高一国的货币即期汇率上浮、远期汇率下浮,而利率较低一国的货币即期汇率下浮、远期汇率上浮。事实上,当本国利率较高时,本币对外币的远期汇率将会贬值大约利率之差的比率,即iD=iF-(Et+1-Et)/Et,其中iD和iF分别为国内和国外的利率,Et和Et+1分别为本国间接标价法下的即期和远期汇率,而从上式变形得到的即期汇率表达式Et=Et+1/(1+iF-iD),表明远期汇率不变时,本币即期汇率随国外利率的降低或本国利率的升高而升值。

在应用利率平价理论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利率平价理论描述的是一种均衡状态,其成立的重要前提条件包括市场充分有效、货币完全可兑换、资本可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汇率能够自由浮动、市场利率均衡和交易成本可忽略不计等。

2.通常利率平价理论中所指的利率是各国的名义利率,然而实际分析中应该区分名义利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将名义利率表示为实际利率与通胀预期之和:当本国实际利率提高时,本币即期汇率升值,而当本国通胀预期升高时,虽然名义利率提高,但通常伴随本币即期汇率贬值,因此当本国货币供应量提高时通常会伴随汇率超调(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现象,即短期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贬值预期(即Et+1减小)从而使即期汇率Et降低,而由于商品价格不能随货币供应量提高迅速发生变化,实际货币供应量也会随之增加,进而导致本国利率下降,进一步使即期汇率降低。然而随着商品价格慢慢提高,根据货币中性原理,本国利率会回到初始水平,从而使得即期汇率较增加货币供应量之初有所提高。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分析

国际收支是汇率高低最直接的影响途径。2000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保持着双顺差。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长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还存在升值空间。但应该注意到,如下表所示,近5年来我国贸易顺差额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在不断下降,2011年一季度甚至出现过1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反映了人民币汇率在长期升值后,已影响了经常项目下的出口。从贸易角度讲,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减小,甚至市场逐渐出现贬值预期,升值与贬值的预期逐渐趋于均衡。

2002年—2011年美、中经常项目余额及中国经常项目余额与GDP占比表

从通货膨胀方面分析,中美两国通胀变化与汇率变化之间的关系明显不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5年汇改以来,虽然我国CPI与美国CPI的比值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购买力平价理论决定人民币本应贬值,而实际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原因主要为:一、中美贸易中国长期保持顺差;二、非贸易品在两国通胀率的变化中起了很大作用。我国近年来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住房、服务等非贸易品价格涨幅远远高于贸易品。反观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房地产价格大幅回落导致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通货紧缩,因此人民币在贸易品上实际购买力的下降幅度远小于我国国内的通胀率;三、汇率也是对输入型通货膨胀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降低我国进口成本,抑制物价上涨,减少外汇占款,降低基础货币投放。

综上所述,只有当我国非贸易品价格趋于稳定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达到一个阶段性均衡水平之后,基于物价水平因素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才可能对汇率的长期走势给出合理的解释。

图1  中美两国CPI比值与汇率的关系

如果购买力平价理论不能对当前中美汇率变动的长期走势给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利率平价理论是否可以解释中美汇率的短期波动呢?图2显示了2007年年底至今中美两国1年期国债利差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的关系。我国2008年推出的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导致了利率的快速下降,而后随着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2011年年底利率逐渐回到2008年年初水平。反观美国,从2007年次贷危机开始,美联储一直维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持续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可以看出,自2009年开始,中美货币政策相悖而行,两国利差急剧扩大,然而汇率却长期维持在6.8左右的水平,直到2010年年中人民币才重新启动升值进程。利率平价理论并不能解释中美利差不断扩大时汇率在2008年年中到2010年年中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而且在我国进行四万亿元投资后,利率虽然显现出了货币中性的现象,但汇率并未出现超调现象。

图2  中美两国1年期国债利差与汇率的关系

利差的变动未能解释中美汇率的波动情况,并非是由于利率平价理论的失效,而是由于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体现形式并不是汇率的自由浮动,而是外汇储备的变化。图3显示了人民币1年期NDF升贴水与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1年期NDF低于即期汇率时,人民币看涨,而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也呈增加态势,即央行通过卖出人民币、买入外汇,抵消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反之,当人民币NDF高于即期汇率时,人民币看跌,而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变缓,甚至出现减少。

在有管理的浮动利率体系下,央行通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达到调控汇率的目的,即期汇率偏离预期的程度越大,为了稳定汇率导致的外汇储备变动也就越大。

图3  人民币NDF升贴水与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关系

结论

本文介绍了决定长期和短期汇率走势的理论,并应用理论对中美汇率长、短期走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分析表明:

1.长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取决于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保持双顺差,而由于非贸易品在我国通胀率的变化中起了很大作用,购买力平价理论无法解释通胀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2.短期来看,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利率体系,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体现形式并不是汇率的短期自由波动,而是外汇储备的变化,即期汇率偏离预期越大,为了稳定汇率导致的外汇储备的变动也就越大。

昨天美元汇率多少

根据2022年12月20日最新的汇率:

1美元=6.9639人民币

1人民币 ≈ 0.14359151美元

拓展资料

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

一是国际收支的变化。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如果国际收支盈余,市场外币供给将增加,外币将贬值,人民币将升值;如果国际收支恶化供给将下降,人民币会面临贬值压力。长期以来我国的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也保持升值的趋势。若我国国际收支盈余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变缓,汇率双向变动可能性会增加。

二是央行的干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市场的参与者除了买卖双方,还有央行的干预,它是市场最大的参与者,能够影响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人民币快速升值、稳定汇率,央行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投入本币。买入的越多干预的力量就越大,这也反映在储备的增量上,若储备增加得越多,央行干预的力度可能就越大。1-5月份我国储备增加都较多,6月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为118.67亿美元,这反映了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央行干预的压力在下降。

三是公众的预期。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公众会少持有,尽快结汇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加大,升值步伐也会加快。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会贬值,则更愿意持有形成存款。据央行的统计数据,长期以来我国的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1600亿美元左右,未发生大的变化,这也说明了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居民更愿意结汇而非存款。

四是通货膨胀的变化。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相对币值也就是说其购买力在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缓解。相反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则美元的币值在下降,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上升,人民币会有升值的压力。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虽有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将得到一定缓解。

五是热钱的流动。若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市场上供给将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增加;若投机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减缓。我国新修订的管理条例强化了对热钱流入的控制,同时人民币预期升值幅度有所下降,投机资本的获利空间减少,投机资本流出将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将变缓。

六是美元币值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币值对美元币值之比,它反映了当期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之比。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若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大;若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下降。如最近在美元持续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持续贬值的现象。 七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趋势,要受到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影响。通常我们讲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贬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和对美元贬值。人民币除了对美元汇率以外,还有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汇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升值,如以前随着美元走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等货币贬值,而最近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却快速升值。这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和非美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汇率及美元和这些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套算而来的,因此若美元对欧元、日元等货币升值,那么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其他货币升值的幅度就更大;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同时美元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升值幅度大于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则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升值,若美元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升值幅度小于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则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贬值。目前美元走强,若人民币继续对美元升值,则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如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升值幅度就会更大,也就是说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的升值幅度将更大,这样对贸易部门的冲击会增加。目前人民币对美元货币贬值,有利于缩小对篮子货币的升值幅度。在我国贸易盈余下降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须要考虑到对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影响,央行须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元汇率这两者间取得平衡,使得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的升值速度不宜过快。

总之,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包括宏观基本面、央行的干预、市场预期、美元币值和制度因素等的影响。国际收支双顺差、美元币值的变化和制度因素等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走势,央行的干预和市场预期等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步伐。从目前的经济趋势来看,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可能会有所下降,加之最近美元走强,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会进一步得到缓解,同时市场也预期人民币升值幅度会变小,央行干预市场的压力也会减小,人民币升值步伐将会变缓,并可能逐步走向企稳,人民币汇率双向变动的频率将逐步增加。

2016年人民币汇率保卫战央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负面影响

1、衰退式贸易顺差延续。

2、资本外流压力不减。

3、货币政策趋向中性略宽松。

4、预期自我实现机制加剧贬值压力,预期自我实现机制是指对某件事情即将发生的预期会导致这件事情发生。

今日韩币和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人民币对韩币汇率走势) 第1张

无兑换手续费什么时候发生

Q4:中国银行的无兑换手续费是什么意思呢?每次结汇收的这个手续费又是按什么比例收的呢?

如果你不要退税的话,可以不开帐户.银行收到钱后回自动给你兑换成人民币进你的帐户

Q5:人民币兑换外币手续费

您好#

若您在基金交易时间内购买的基金,净值按照购买当日的进行计算。若您在非基金交易时间内购买的,按照下一个基金交易日净值进行计算。

Q6:中国银行换韩币要收多少手续费和货币转换费?

未来几个月,伴随高物价上涨压力"见顶"逐渐下降,经济增长的预期也可能见底,汽车、金融、制造业等行业在此过程中反转,或为下半年的一大投资机会。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昨日在中信证券针对上海营业部中高端客户举办的中期策略报告会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