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金丝楠木在哪里出土(中国最大的金丝楠木在哪里?)

2022-12-30 20:26:00 基金 xialuotejs

金丝楠木产地在哪 金丝楠木介绍

1、金丝楠木主要产于中国四川、湖北西部、云南、贵州及长江以南省区。具有喜温暖湿润,耐热抗寒的特性,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好,在干旱贫瘠或排水不良的土壤中生长较差。因此,金丝楠木的质地十分细腻柔软,具有极高的价值。

2、金丝楠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代表物种楠木(学名:Phoebe zhennan S. Lee):原称“桢楠”。大乔木,高达30余米,树干通直。小枝通常较细,有棱或近于圆柱形,被灰黄色或灰褐色长柔毛或短柔毛。叶革质,椭圆形,长7-11厘米,宽2.5-4厘米,上面光亮无毛或沿中脉下半部有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聚伞状圆锥花序十分开展,被毛,每伞形花序有花3-6朵,花中等大,长3-4毫米。果椭圆形,革质、紧贴,两面被短柔毛或外面被微柔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3、野生或栽培;野生的多见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阔叶林中。在所有的金丝楠木中,四川的金丝楠材质最佳。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4、木材有香气,纹理直而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和开裂,为建筑、高级家具等优良木材。在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和家具。金丝楠木中的结晶体明显多于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金丝浮现,且有淡雅幽香。

5、金丝楠是一些材质中有金丝和类似绸缎光泽现象的楠木。广义的金丝楠指楠木显现金丝的都叫金丝楠,古代金丝楠木按业界传统说法是指紫楠、桢楠、闽楠。

中国最大的金丝楠木在哪里出土(中国最大的金丝楠木在哪里?) 第1张

金丝楠木产地在哪

金丝楠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湖北和湖南等海拔1000-1500米的亚热带地区的阴湿山谷、山洼及河沟旁。那里气候温暖湿润,既无高纬度地区的狂风暴雪肆虐,又无热带雨林地区的炎日酷热烤晒,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宜金丝楠木生长。

中国金丝楠木主要产地有哪些

分布区域中国四川、福建、贵州、江西、湖北和湖南等,主产地:四川 金丝楠是中国特有的优良木材,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相传在明末就已经濒临灭绝。金丝楠木性稳定,不翘不裂,经久耐用;再加上它性温和、冬暖夏凉,香气清新宜人。

金丝楠产地四川雅安西康金丝楠木乌木大原料市场怎么联系

金丝楠产地四川雅安西康金丝楠木乌木大原料市场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四川最大的金丝楠木市场在四川雅安。雅安的西康乌木市场、芦山根雕一条街是迄今全国最大的金丝楠原材料艺术品市场。网上都可以查到它的联系方式等。

中国金丝楠木最好的产地是哪个省份的城市

产地:中国四川、贵州、湖北和湖南。主产地:四川。

金丝楠包括桢楠属的桢楠、闽楠、紫楠、利川楠、浙江楠及润楠属的滇润楠、基脉润楠和粗状润楠。普通楠木,即业内所说的“水楠”的新锯木料切面,在光线反射下也能看到点点金丝闪烁,光下金丝万缕,光亮而璀璨。在现代,援外的中式园林建筑营造时,美、英、法、德和瑞士等国也指定要用金丝楠木。世人皆知会产生一种迷人的光泽的金丝楠为最贵。与生长于高纬度地区的松木和热带地区的紫檀、黄花梨不同,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湖北和湖南等海拔1000——1500米的亚热带地区阴湿山谷、山洼及河旁。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既无高纬度地区的狂风暴雪肆虐,又无热带雨林地区的炎日酷热烤晒,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金丝楠木温润平和、不温不燥的木质特性。金丝楠木质坚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蚁不能穴”之说。金丝楠木生长缓慢,而其生长规律又使大器晚成(生长旺盛的黄金阶段需要60--90年),成为栋梁材要上百年。分布面积比较广,栽培面积也大。

浙江出土南宋大墓,1500斤的金丝楠木巨棺,值多少钱?

在中国古代有着完整的墓葬文化,每个朝代的达官贵族其墓葬规格,也是极具奢华。在2012年,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五联村,出土了一座南宋丞相墓,其棺材由金丝楠木为材料,重达1500斤。经过估计,仅这具棺材的材料,在现在价值就高达2亿元。

传言村子有丞相墓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有一个村子叫史门村,里面住的村户大多姓史。相传他们的祖辈与南宋丞相史嵩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这里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传言,史嵩之的墓就在村子不远处。

史家村的村民很坚信这个传闻是真实的,因为在村子不远处就有一座 “南宋石刻雕像”,上面有着文臣武将和马匹羊的浮雕,一般只有在古代将王的墓地附近,才会有如此的布置。而且在史家人的族谱中也可以发现,他们的祖先曾被指派到为史嵩之的守墓人,经过一代代地驻守,最后在当地形成了村落,这就是史家村的来历。

而史嵩之作为南宋丞相,为官期间就对自己死后的墓地开始筹划。在历史上他为南宋做过不少功绩,但是也得罪了不少人,在官场和社会都有着不少的仇家。所以史嵩之害怕自己死后会遭人报复,于是在浙江余姚、鄞州等多地都造有墓穴,只有一处才是他真正的安葬之所,其余的都是掩人耳目。所以人们很难判断,史家村究竟是不是真正埋葬史嵩之的地方。

车厩中发现史嵩之墓

不过随后就有人在当地,发现了史嵩之夫人之墓。2011年的12月,当地村民在挖地时发现一枚金币,他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考古研究所,很快史嵩之夫人的墓就被发现了,随之出土的还有一块墓志铭。

这块墓志铭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经过专家解读是史嵩之儿子写给母亲赵氏的,上面还有赵氏的生平。赵氏是赵匡胤的后代,自幼便在宫中生活,后来被许配嫁给了南宋丞相史嵩之,曾被封为魏国夫人。

其实早在史嵩之妻子之墓被发现之前,当地的考古研究所就已经知道,五联村史门山附近有南宋古墓。在2011年前后,浙江省警方破获了多起贩卖文物的案件,经过对犯罪人员的审问,警方了解到这些贩卖的文物,多数出自五联村的南宋古墓。

随后警方将这一信息上报给了宁波市文物保护部门, 于是在同年的12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便接到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余姚市河姆渡镇附近,被盗的南宋古墓实施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随着史嵩之夫人墓的发掘,考古队已经能初步判断史嵩之墓的具体位置,在距离东钱湖30公里的车厩里,也就是五联村的史门山上,果真不久就挖掘出了史嵩之的墓。史嵩之将自己的墓穴选在车厩之中,也是有着他的用意。

车厩历史悠久,相传是越王勾践在这里置厩,用于停车秣马,现如今遗迹还在,当地也称呼此处为“车厩”。车厩的风水极好,史嵩之的墓选在这里可以背部靠山,且墓前还有溪流流过,正面朝向案山、朝山等处,形成一座宛如“太师椅”的地势。

重1500斤的金丝楠木巨棺

随着史嵩之墓的挖掘,附近不少居民都很好奇的围观。在当时的山坡上,除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警察外,还足足挤了两三千人。警方也迅速的隔离人群保护了现场,不过也有不少人看见了史嵩之墓的全貌。史嵩之中间的墓室为长方形,长约2米,宽约0.8米,墓室比较的简陋,石壁上没有花纹,一些挖掘出来的砖块还带有石灰,很显然是用土窑炼制的。

墓道的上方是一片竹林,而竹林深处地面有着四五个大洞,一直通往墓道之中,这是盗墓的痕迹。在考古队开始挖掘之前,盗墓贼已经光顾了一遍了,当初史嵩之夫人的墓穴被发现时整个墓穴只有一支金钗,就连史嵩之的棺材也都被破坏过,上面有一个豁口。

史嵩之的棺材是一具重达1500斤,朱红色的金丝楠木巨棺,比正常人的棺材要大很多,棺材大约有2米长,1米宽。而且史嵩之虽然离现在已经将近800年,但是棺材上没有被时间腐蚀过的痕迹,看上去油光发亮。

在当时考古队抬史嵩之的棺材时,由于太重又叫了不少村民去帮忙,一共有20多人才将棺材抬了上来。史嵩之重见天日之时,当地不少的史姓村民还举行了祭拜仪式,来表达自己对祖先的崇拜与尊敬。

棺材材料价值上亿

考古学家对这具金丝楠木棺材进行了研究,并估计现在这具棺材,仅材料的价值就过亿。因为金丝楠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珍贵木材,主要产地在中国四川、湖北西部、云南、贵州等地,而且金丝楠是我们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十分的稀有和珍贵。

金丝楠的木材具有香气,纹理顺直且结构十分细密,不容易变形开裂,所以在古代高官贵族都是拿来做建筑和家具,来体现自己高雅的审美特点,因此金丝楠木也被称为木材中的黄金。史嵩之的棺材用了整整1500斤的金丝楠木,按照如今市场价值来算,保守估计也是高达2亿元。

金丝楠木

不仅如此,史嵩之的墓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除了被盗走的一些文物外,还保留了一些较为完整的器材和丝织品等文物。虽然丝织品经过时间的流逝变得十分脆弱,采集上有着不小的难度,不过这对于考古学家对南宋历史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弥补关于南宋服装的这一空白。

此外史嵩之和他夫人的墓穴也是宁波地区所发现的,最高等级规格的墓葬,而且有着十分确切的年份,所以也为研究南宋时期墓葬以及史氏家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现如今史嵩之墓也在考古挖掘后,被史氏后裔在原来墓址上实现了重建。

从史嵩之的墓穴可以看出,古人墓葬时的物品虽然极具奢华,但是也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了解,他们那个年代的历史。而考古与盗墓不同的是,考古更多是以保护为主,研究出更多的历史,来补充我们对于某个朝代认知的空白。所以对于盗墓我们应该多多的 *** ,尊重那些辛苦研究文物的学者专家,是他们为我们揭开了,中华历史文化最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