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隆平高科最新消息」000518 四环生物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郭志强)陷入3亿元种业诉讼纠纷,国内种业巨头隆平高科又因巨额资产减值计提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近日,荃银高科(300087.SZ)和隆平高科(000998.SZ)因为籼稻品种“五山丝苗”引发纠纷,互诉公堂。隆平高科主营业务为以水稻、玉米、蔬菜为主的农作物种子、种苗的生产、加工、包装、培育、繁殖、推广和销售。公司背靠中信集团,2016年1月,中信集团正式成为隆平高科实际控制人,最终控制人是财政部。
4月25日晚间,隆平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内的资产进行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4.9273亿元。
此前,有农业部市场司要求匿名的官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在一般冷库条件下,种子的保质期为3~5年。种子企业要加强风险防控意识。如存货不能及时消化,不仅导致费用增加,影响变现能力,还将加剧经营风险。”
这笔近5亿元的资产计提减值相应将减少隆平高科2021年度利润总额4.9273亿元。2021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隆平高科实现营业收入35.03亿元,扣非的净利润为-4.48亿元,同比下滑8.36倍。
《中国经济周刊》梳理发现,荃银高科也对2021年资产进行了计提减值,减值损失金额为2832万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为1391万元;隆平高科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计提减值损失金额4252.7万元,仅这类信用减值损失就超过荃银高科2021年资产计提减值损失金额总和。
据悉,早在2012年,隆平高科存货数字仅为13.96亿元,而到了2019年末公司存货余额变为了30.09亿元。2019年隆平高科对水稻及玉米种子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为0.9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隆平高科的存货、其他应收款、研发费用资本化及经营业绩问题一直是监管机构和外界关注的重点方向。
隆平高科2021年报显示,公司因存货跌价损失带来的计提减值金额高达4.44亿元,其中水稻种子计提减值金额为3.27亿元,这一数字占公司8.18亿元水稻种子存货期末数的40%;玉米种子计提减值金额为1.096亿元,占公司4.67亿元玉米种子存货期末数的23.4%。
隆平高科称,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是经资产减值测试后基于谨慎性原则而作出的,依据充分。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智通财经APP讯,四环生物(000518.SZ)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该公司年内营业收入为5.05亿元,同比增长20.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9.51万元,同比增长90.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54.67万元,同比增长176.33%;基本每股收益0.0265元。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核心品种德路生、新德路生、欣粒生以及环尔博的产量、销量基本稳定,受疫情和各项医改新政影响,医药业务略有下降,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下降8.51%。公司全资子公司广西洲际林业投资有限公司完成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签订的林木转让事宜,用材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了374.20%。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炒股少烦恼 我国转基因技术经过多年布局,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2021年试点效果突出的基础上,2022年有望成为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落地元年。 两大转基因品种审定标准发布 6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通知,《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已经印发,要求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从印发之日起遵照执行。业内认为这预示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又迈出重要一步。此前已有多个玉米、大豆品种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 我国是较早开展农业转基因研发工作的国家之一,2008年,国家启动农业领域唯一的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农业转基因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研发大国,实现从局部创新到“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的整体跨越,为转基因产业化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2年有望成为转基因玉米种子元年 2021年农业部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开展产业化试点,进展较好:一是试点转基因品种特性优良,节本增效优势明显;二是试点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对生产环境无不良影响;三是试点实施“统一供种、统一收购、统一技术规范”管理,定期开展巡查指导和监督检查,严防非法扩散。 国内自主转基因玉米品种种植效果显著,这是转基因玉米种子未来推广之后能迅速获得种植户认可、提高市占率的关键。天风证券研报认为,我国转基因技术经过多年布局,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2021年试点效果突出的基础上,2022年有望成为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落地元年,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有望为玉米产量的提升、保障粮食安全做出持续贡献。 长江证券表示,我国转基因产品尚处于早期阶段,其性状堆叠的丰富度,以及庇护所配套尚有提升空间,安全证书储备较丰富的头部企业或在商业化早期获得先发优势。 转基因概念股5月以来大幅跑赢同期大盘 6月9日,转基因概念股出现逆市上涨。数据宝统计显示,大北农早间开盘后迅速封住涨停板。截至收盘,登海种业、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万向德农等涨幅居前。5月以来,这些概念股全线上涨,平均涨幅达到18.18%,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农发种业、万向德农、亚盛集团、钱江生化、神农科技等涨幅均超过10%。 大北农第一代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产品DBN9936于2020年1月21日获得北方春玉米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9)第291号)。2021年12月27日,抗虫耐除草剂玉米DBN3601T获得了西南玉米区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21)第 366 号)。 登海种业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工作,是国内最早实施育繁推一体化的试点企业。拥有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育种试验田3000多亩,温室20000多平米,仪器设备100多台套。 荃银高科主要从事优良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繁育、推广、服务。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自主或合作选育的水稻品种共计377个(国审205个),玉米品种81个(国审15个),小麦品种15个,还选育了一批优质南瓜、西瓜、甜瓜等新品种。 万向德农在年报透露,2022年公司仍将围绕玉米杂交种子业务,在保证品种和区域优势的前提下,生产上加强基地主要品种的精细化管理。加快海南生物育种基地建设,重点开展转基因等生物育种研究,以应对转基因商业化。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林少筠
数据宝(shujubao2015):证券时报智能原创新媒体。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新京报记者4月26日获悉,隆平高科发布2021年年报称,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5.03亿元,同比增长6.47%,实现净利润0.62亿元,同比下滑46.12%。
隆平高科称,2021年公司深化管理变革、优化业务与管理流程,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实现了企业经营的稳健发展。
从品种来看,报告期内,隆平高科主营产品水稻种子实现营业收入13.04亿元;玉米种子实现营业收入10.15亿元;蔬菜瓜果种子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其中,新品类德瑞特黄瓜349、甜瓜博洋61、博洋9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南瓜品类德成系列品种即将上市。
研发能力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关键。隆平高科称,报告期内,公司及下属公司自主培育或与合作方共同培育的88个水稻新品种、50个玉米新品种和1个棉花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次,参股公司杭州瑞丰转基因玉米产品瑞丰125、瑞丰8获得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
同日,隆平高科还发布了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收9.05亿元,同比增加6.48%;实现净利润5445.85万元,同比增加34.38%,主要是玉米种子销售增加。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李铭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