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上投亚太优势」粮食价格上涨最新消息》,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12月2日,《证券日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截至发稿,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期混合的全天募集规模目前已达1200亿元,基于100亿元的募集上限,预计其最终配售比例约为8%。
首日发行火爆
千亿级认购资金追捧
在市场震荡波动、基金募集热度有所缓和的背景下,睿远基金的第三只公募产品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于12月2日正式发售。
这一次,睿远基金锚定布局了“固收+”领域。
与睿远旗下的两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不同,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期基金是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根据产品设定,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比例不超过40%,其中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超过50%。
“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证券日报》记者从渠道消息获悉,截至今天上午9:15,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期基金仅主托管行——招行的客户认购规模已经达到100亿元以上,超过基金设定的募集上限。截至上午10:15,招行客户认购规模再次突破210亿元。
“我们已经收到了8亿元的大单,其余千万、百万的大单都播报不过来了,基本都是理财客户在买。”一位券商渠道人士在今日早上10:44对记者称。
而在中午时分再次传出招行认购资金已超过300亿元的消息。“我们预计,该产品最终配售比可能在5%-10%!”在下午两点半左右,一位银行渠道客户经理表示有超过600亿认购量,全渠道认购规模已经接近1000亿元。
直到今日收盘,记者从渠道消息处获悉,全渠道销售规模已达到1200亿元。几乎相当于今年下半年以来(7月至11月底)全市场偏债混合型基金成立规模的总和。
今日认购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期郑 *** 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为了抢购睿远,12月2日刚过零点,她就早早下手,买进10000元。“但今天接到她券商信息提示,可能只有部分资金成功买入,预计比例配售很低,其余的钱款会尽快退还。”
“这只产品的销售我们布局了很久,昨天晚上已经开始进行了比较密集的推荐。根据我们公司的规定,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期从12月2日0时开始可以委托下单。
记者昨日凌晨在翻阅微信朋友圈时,已经被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期“刷屏”。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20位银行、券商的从业人员发布此次睿远基金相关发行内容:
“周一发行的第二批公募REITs回款今天已经可用可取,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期从今晚零时开始可以委托下单,请做好配售比例较低的准备。尽可能多买,多占份额。”
“2019年3月-2020年2月-2021年11月,都是市场偏冷淡的时候。偏股开放式基金-偏股三年期-偏债两年期。睿远基金更像是在一步步带着投资者成长。”
“对一个做债也能做到年化10%业绩的15年老将来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呢?”
“一年一只,一步一印,睿远旗下第三只公募基金,也是首只偏债混合类产品来了!”
首只偏债混合产品即将诞生
前两只基金为偏股混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睿远基金发行的第三只基金位偏债混合类产品,此前两只产品同样备受市场热捧。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式睿远基金的之一只产品,基金成立日是2019年3月26日,最新管理规模为305亿元。
从最新披露数据来看,睿远成长价值基金今年三季度末的股票持仓较上季度有所提高,股票持仓占净比为93.05%。其中,港股持仓占净值比从21%以上提升到23%以上
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立讯精密、中国移动、三安光电、东方雨虹、卫宁健康、万华化学、新宙邦、先导智能、吉利汽车、大族激光。其中,立讯精密、万华化学、吉利汽车、大族激光、三安光电、卫宁健康获得增持。
从行业分布看,睿远成长价值基金重点配置在TMT、化工建材、新能源等板块,也包含部分医药和消费标的。
掌舵首只“睿远牌”基金的是基金名将傅鹏博和朱璘。傅鹏博目前任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募权益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基金经理,曾任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拥有超过25年证券从业经验。
展望四季度,傅鹏博和朱璘表示,货币政策或保持稳定宽松,未来总需求能否修复,供给能否重回增长,中游企业盈利能否修复,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变量。
“三季度,基金仓位和上半年的水平接近,重仓标的其净值占比有增有减,但品种保持稳定。市场调整过程中,我们对基本面向好的公司加大了配置,基本面转弱的公司降低了持仓。”傅鹏博和朱璘表示,从个股来看,管理层是否锐意进取,所处行业是否符合国家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是考量的核心因素。如果将投资时间维度延长,能源结构变化中相关的投资机会,先进制造业中“专精特新”公司的投资机会,都需要加强研究和聚焦。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是睿远基金的第二只产品。基金成立日为2020年2月21日,成立以来的回报率为64.42%。
从三季报数据来看,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基金今年三季度末的股票持仓均较上季度有所提高,股票持仓占净比为89.1%。
截至9月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中国移动、小米集团-W、吉利汽车、万华化学、东方雨虹、舜宇光学科技、生物股份、华润啤酒、三诺生物、思源电气。
历史上4只1000亿以上“超级爆款”
权益类基金进入高光时刻
在权益基金赚钱效应背景下,近年来权益基金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百亿量级基金“一日售罄”的现象屡次出现,单日千亿资金抢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那些首日募集就超千亿的新发基金们: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1162.61亿元】
上投摩根首只QDII——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于2007年10月15日开始发行。在发行首日就获得了各渠道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截至当天晚上5点,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认购申请金额已经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上投摩根2007年10月16日发布公告称,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为10月19日。募集首日,广大投资者认购踊跃,已超预定发售规模,自10月16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提前结束发售。
2007年10月19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出炉:10月15日募集首日的有效认购申请金额为1162.61亿元,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为25.803951%。
由此,业内之一只认购规模超过1000亿的基金产品正式诞生。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1224亿元】
2020年,是权益基金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百亿基金、“一日基”此起彼伏,市场各路资金争相抢购。
在基金爆款之势愈演愈烈时,知名基金经理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的第二只公募产品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宣布于2020年2月18日发行,首募上限设定仅60亿元。
产品还未发行,市场即预判这只产品会轻松达到首募上限,并触发比例配售。事实果然如此。
2月20日,睿远基金发布关于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混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的公告称,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混合自2020年2月18日开始募集,根据《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的规定于当日提前结束募集。
从最终募集结果来看,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第二只公募基金产品——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配售比例最终为4.902651%,单日申请认购金额超过1224亿元。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混合的首发规模超过了此前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1162.61亿元),一举刷新公募历史上单只基金认购资金纪录。
【基金经理背景】赵枫是一位见证了基金行业发展历程的投资老将,他拥有超过20年的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曾参与过融通、交银施罗德两家老牌基金公司的筹备,也曾参与创办私募基金。
【鹏华匠心精选混合首募规模1371.04亿元】
资金“抢购”基金爆款还在继续。2020年7月8日,知名基金老将“王宗合”的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开始发售,在当时火爆市场的推力下,使得这只基金“毫无意外”成为爆款。
据记者彼时了解,面对发行前疯狂的“预售”期,鹏华基金曾临时将募集期进行了紧急调整,将时间缩短为只有一天。首日发行后,当天下午2点募集就超千亿,最终全天募集超1300亿元,共获得183.30万户有效认认购。
鹏华基金当晚发布公告回应,截至2020年7月8日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已超过约定的募集规模上限300亿元。7月8日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21.881259%,照此计算,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全天募集规模为1371.04亿元。
这一首募规模正式刷新2020年年初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创造的一天1224亿元新基金的认购纪录。同时也创下了当时公募基金发行认购历史的新纪录。
【基金经理背景】王宗合:投研生涯超过14年,投资经验超12年,平均年化回报率9.45%,更大盈利达到686.34%,目前所管基金10只,管理规模合计331.45亿元。
【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首募规模2398.57亿元】
2021年的之一个月,公募权益基金市场就上演了一波新基金发行的“大戏”。1月18日,公募“老将”冯波管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正式发售,当天上午10点易方达竞争优势已募集500亿元以上,当时渠道人士就表示预计比例配售率有可能低于15%。
而刚到中午时分,1000亿资金认购的消息就快速传出,下午收盘后,一位券商渠道人士表示已有1300亿元的认购规模,有可能超越去年鹏华基金创出的更高纪录。按照该只基金首募150亿元的规模上限计算,该基金的配售比例可能低于10%。
易方达基金也很快发布了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宣布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已超过本次募集规模上限150亿元,公司将对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末日比例确认情况及结果将另行公告。
1月19日,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最终认购规模出炉,基于其募集上限150亿元,最终配售比为6.253716%。这也就意味着,易方达竞争优势的首募规模达到了2398.57亿元。
【基金经理背景】冯波:易方达基金副总裁、易方达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拥有逾19年基金从业经验,14年投研经验,其中投资经验11年。业内人士认为,冯波是市场少有的,公募基金投资年限10年以上,且年化回报15%以上的“双十”基金经理。截至今日,冯波所管基金共计4只,管理规模合计481.78亿元,平均年化回报率14.09%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
理性投资、对后市保持谨慎
不过,多位投资机构和基金经理建议,大量资金涌入爆款基金,不一定能带来赚钱效应,基金投资的难度会快速增加。投资者需对后市保持谨慎,并适当降低收益预期,在基金投资中注意做好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杨晗曾表示,在选择基金产品时,投资者应当慎重选择爆款基金产品,理性决定交易时机和持有时期。明星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并不能代表在未来能取得超额收益,爆款产品业绩的差异化明显,也证实并非所有爆款产品均能表现优异,投资者应当理性选择基金而不能盲目“追星”。其次,投资者不能跟风追随市场走势,尤其避免在市场高点非理性购买基金产品。最后,投资者应养成长期跟踪和持有的良好投资习惯。
(编辑 乔川川)
战争、油价、极端天气,点燃粮食危机的三个火苗,在2022年接连相遇。近期一些国家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现象的抬头,更加凸显了维护粮食安全的紧迫性。
多国的禁令使粮食价格水涨船高,截至5月底,大豆、小麦、玉米的期货价格自2022年年初以来已上涨超29%、50%和30%,如果拉长时间看,小麦、玉米近2年来涨幅均超过100%。当前全球粮食价格已创下20年以来的新高。
21数据新闻实验室为你梳理全球历史上六次粮食危机,历史的原因、影响如何?
当地时间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5月食品价格指数显示,虽然5月食品价格指数下降,但小麦和禽肉价格指数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托雷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带来的粮食危机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
2022年全球谷物产量很可能在连续三年增长后首次出现下滑。如果接下来俄乌两国的肥料及粮食无法出口,可能会对2023年的全球农业继续产生冲击。
如果俄乌冲突仍持续,那么两国对全球出口将继续减少,将有30%的谷物出口存在减少风险,再加上63%葵花籽(出口减少),种子也将有出口减少的风险
美西方早已为全球粮食紧张埋下祸根
首先,美国在疫情暴发后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开启“超级放水”模式,祭出零利率加无 *** 化宽松,导致全球通胀飙升,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第二,去年以来,随着全球疫苗接种速度加快、社会经济活动增加,能源需求快速恢复,而西方国家因致力于能源转型对传统能源投资不足,导致全球范围内能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轮番暴涨。能源涨价导致农业生产以及以能源为原材料的化肥等农资成本上升,威胁全球粮食产量,推高全球粮食价格。
第三,美西方国家近年来凭借相对充足的粮食储备,通过“烧粮”大量制造生物燃料。在全球粮食供应链本就吃紧的背景下,此举抬升了全球粮食价格,增加粮食进口国进口成本。
第四,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无底线单边制裁造成的影响扩散至全球农业生产和贸易 *** ,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生产贸易中的物流不畅、保护主义等问题,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断粮”风险。
俄乌冲突令全球粮食市场雪上加霜。乌克兰面临粮食减产和出口受阻双重困境。一方面,战火蔓延至乌农村地区,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减少,大量农业和交通基础设施损毁,燃料、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获取受限,农民无法正常耕种、收获和销售,粮食产量预计大幅缩减。另一方面,由于黑海附近冲突持续,乌克兰海上运输受阻。虽然乌克兰已经通过公路和铁路向外运送粮食,但运输量远不及海上运输量。据美国农业部5月12日公布的预测数据,2022-2023年度乌小麦出口预计将下降至1000万吨,较上一年度减少约900万吨。
俄粮食出口也存在一些问题。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多轮制裁,涉及金融、能源、航运等诸多领域,造成俄商家在获取外汇收入、海运物流等方面困难重重。一些买家因害怕受制裁而不敢订购俄商品,一些银行不愿为俄商品贸易提供融资,也导致俄农产品出口面临一定困难。
饲料涨价范围进一步扩大
全国豆粕小幅涨跌调整,6月2日报价在4220-4380元/吨之间。
广西豆粕:北海某油厂报4250跌50,防城港某油厂报4250稳定,贸易商主流现货报价4240元/吨。
广东豆粕:湛江渤海4280元/吨,46%+150元/吨;东莞富之源4260涨10元/吨,东莞贸易商现货主流价稳定4230元/吨;湛江贸易商现货主流价4240涨10元/吨。
华北豆粕:天津贸易商43%豆粕报价相对稳定,北京汇福4230元/吨,天津邦基4230元/吨,天津达孚4220元/吨,天津中粮4220元/吨,黄骅嘉好4220元/吨。
华中豆粕:湖北武汉地区贸易商43%豆粕现货报价稳中上调10元/吨,武汉中海4250-4280元/吨,武汉益海4260-4280元/吨;湖南岳阳地区贸易商现货报价下调10元/吨,广东出厂价4230元/吨,岳阳道道全4250元/吨。
川渝豆粕:43豆粕贸易商报价上涨10元/吨,重庆地区4320元/吨,成都地区4380元/吨。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一个投资开始前,人们都会比较谨慎,担心掉到坑里;但是真的掉进坑后,又会变得比较麻木,自我安慰,明知掉在坑里还不愿意出来。
有人已经掉进一个基金的坑,长达12年了,还不想出来,到底为什么呢?
01,沉没成本让人麻醉
花了1000元,在网上定好一个餐厅,但是到了之后,发现人满为患,完全没有你想象的浪漫气氛,女朋友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怎么办?
吃,估计影响心情。走,岂不是白白花了1000元?
不管你走不走,这1000你已经花了,这个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经济学提出沉没成本的概念,就是提醒我们,不要被沉没成本影响我们现在的选择。
但是,现实中,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买基金,某人2007年花了10万块钱买入一只基金,跌得最狠的时候不足4万,现在涨回来一点,到了7万多。
这么多年他一直持有,希望能等到回本的一天,虽然犹豫过,但是一直都没有把它赎回,因为老惦记着当时投入了10万块钱。
这么多年他一直持有,希望能等到回本的一天,虽然犹豫过,但是一直都没有把它赎回,因为老惦记着当时投入了10万块钱。
02,那只“王者”级的基金
我这里说的基金,是真实存在的,还不止一个,今天我们来评测上投摩根亚太优势377016。
这是一只07年10月份成立的QDII基金,简单的说就是国内的基金公司,帮助投资者购买国外的股票。它是咱们中国发行的第1批QDII基金。
这个基金在成立之初,万众瞩目,认购远超预期金额,最后这个基金是从300亿规模起步的。
回头查看,这只基金十余年的净值变化,更高价格就是成立那一天,在那之后的12年再也没回本。
最初的300亿资金,没有能赚钱的。
很多朋友不熟悉海外市场,会不会认为海外市场表现本身就这么差,所以这个基金表现这么差呢?
这个基金主要投资于韩国,新加坡,印度,香港等地的股市。
这些市场,共同特点是08年都曾经深跌,到如今,早已恢复甚至创出了新高点。
表现最亮眼的是印度,早已远远超过07年。
香港和韩国也不差,最差的新加坡也已经回到了07的更高位。
为什么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到现在还差20%多呢,难以理解。
基金成立之初300亿的规模,这十余年来规模一直在下降,到目前仅余45亿,说明不少人抛开了沉没成本的羁绊,早就已经赎回了。
03,买海外基金的正确 ***
因为这只基金从来没回到面值一元以上,所以赎回的投资者全都是亏损离场的,这值得吗?
假如赎回后,买入富兰克林美国机会基金,或者富兰克林印度基金,可能更容易回本。
过去5年,美国道琼斯指数从16,000点上涨到目前的将近27,000点,印度孟买指数从两万点涨到目前的4万元。
假如不赎回,选择一直持有,也许再过10年都没办法回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一定要明白基金公司的小算盘。
现在还持有这个基金的投资者,应该都有一个相同的想法,等到回本,就坚定赎回。
基金公司也很清楚投资者的这种想法,所以基金公司没有动力,把这个基金的净值做上去。
如果哪天基金的净值重回一元,大部分投资者都赎回离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损失了每年都可以拿到的管理费。
所以,才出现市场在涨,基金不涨的现象。
简单的说吧,这个基金既不可能有分红,十几年也回不到最初的净值,还不如早点赎回,转换其他的基金。
掉进这样的坑,还是早点出来吧。
顺势而为安心升级基金组合运行了1418天,完整穿越2018年熊市、19及20年牛市,年化收益率29.9%,更大回撤17.32%。若无意外,截至今天收盘,基金组合净值将突破30%!
注:昨天的净值,今天的还没出来
谢照田最近这些天十分关注海外市场的表现,昨天晚上特意拉了下QDII的净值,着实被吓一跳;心想:海外的资产泡沫确实大——周期类QDII净值暴涨。一个月内,有5只油气类基金涨幅超过40%。
我们看好海外周期,从写之一批基金投资笔记至今的第12篇,我们重复表达了对海外资源题材的欣赏。当然,早在写之一篇前,我们就申购了排名第14位的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378546.OF)。
说来也惭愧,我们没有买油气,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前两大重仓股是澳洲铁矿石双雄——力拓和必和必拓。
当初,也想过买油气;但是,个人对油有些偏见。总觉得新能源起来的预期很明显,石油未来的走势应该不太好。
看看中石油的走势,以及看到国际油价反弹已经比较多了,我们就对海外油气没什么想法了。为此,选择了以铁矿为代表的资源题材。
虽然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在QDII中涨幅排名14名,但如果有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我们依然会选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这只基金。
为什么?只因为相对看得懂。一直以来,我们始终追求的是相对的确定性——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无论如何,这样的表现也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相比国内目前,同样是周期,海外市场的表现并不差。虽然人民币在走强,但是有限的汇率波动在资源泡沫之前,显然又是微不足道的。
海外周期暴涨乃全球资产泡沫越吹越大使然。全球危机时代,也是大放水时代,水到之处,泡沫吹起。本周一,特斯拉大涨7%,市值突破了6000亿美元,而丰田的市值不到2000亿美元。特斯拉老板马斯克的身家突破了1500亿元,稳坐全球富豪榜第二名。中国在美上市的新车实体同样疯狂,蔚来的市值又回归到了600亿美元,距离A股新车龙头比亚迪的差距不足150亿美元。
无论如何,我们会继续持有海外周期。虽然领头羊一个月涨了40%,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超级流动性会创造超级泡沫。至少在美国 *** 方案没推出前,海外周期的表现依然向好。
昨天,我们首次买入了境外科网题材——上投摩根亚太优势(377016.OF)。它的十大重仓股中有在台湾上市的台积电和联发科。而两只股票今天涨得都不错,这意味着这只基金今天上涨的概率也相对高。
而今天,不出意外,我们的基金组合年化收益率会突破30%。因为前一个交易日QDII重仓股表现总体较好;今天新能源车题材表现较好,而我们的持仓里边有25%的国泰智能汽车(001790.OF)。
30%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肯定。我们其实很在乎!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