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淮汽车发布第七届十四次董事会决议的有关公告,此次公告内容显示:江淮汽车拟在2020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期间,向中国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申请最高不超过本外币折合16亿元人民币的授信业务,以江淮汽车名下评估价值不低于27亿元的房地产和土地提供抵押担保。
关于此次授信的资金用途,江淮汽车并未透露,外界推测“提前授信”可能与此前江淮与蔚来汽车就“蔚来中国”公建项目有关。行业专家推测,如果此次授信成功,不排除会有部分资金投入到“蔚来中国总部”的建设中,同时这一资金的注入也有可能极大缓解项目运转所带来的资金问题。
在今年2月,蔚来汽车将中国总部项目落户合肥,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包括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从合肥市政府与蔚来汽车签约的信息来看,合作双方披露的信息中并未对投资情况做介绍,对双方的投资金额和期限也未作说明,由此来分析,此次江淮汽车的融资极有可能将部分资金投入到“蔚来中国总部”建设中。
数据显示,2019年江淮汽车累计销量为42.1万辆,同比下降8.9%。根据江淮汽车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2019年江淮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1亿元左右,而这其中还包括2019年江淮汽车收到与新能源政府补贴共计3亿元。
从盈利的角度看,如果没有得到政府给予的新能源补贴,2019年江淮汽车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据江淮汽车第三季度披露的财报显示,江淮汽车的现金流并不充裕,前三季度现金流约为18亿左右,如今4季度受疫情等多状况影响,也仅能够维持自身的运营状态。2019年江淮汽车全年销量情况也不乐观,根据江淮汽车此前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江淮汽车乘用车销量为16.3万辆,同比下降17.8%。大众合作的江淮大众新能源车,2019年也仅仅售出1639辆。
再来看蔚来汽车,据蔚来财报显示,蔚来2019年第一季度亏损约26.24亿人民币,第二季度亏损约32.86亿人民币,第三季度亏损25.54亿元人民币,虽然蔚来汽车在第四季度可能减少亏损,但并不证明蔚来汽车的盈利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截止今年2月,蔚来汽车通过可转债的方式累计获得了3笔融资,共计4.35亿美元。而这部分资金到账后只能缓解蔚来汽车自身的运营压力,并不具有大规模对外投资的能力。对于蔚来而言,现金流是最极关紧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汽车市场不景气,市场竞争压力大,江淮汽车与蔚来都在资金上都存在一定困难,无法对前期运作进行较大的投资,双方想要将“蔚来中国”项目落地,那么启动资金问题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安徽合肥市政府明确项目出资比例之后进行“垫资”才有可能使“蔚来中国”项目真正从规划落实到筹备阶段,不过由于项目双方的实际经营现状较差,投资资金来源不明确,“蔚来中国”项目能否顺利展开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外界猜测江淮汽车此次的授信申请极有可能是对合资项目的前期筹资举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5月29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与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战略合资合作协议签署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德国大众汽车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并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大众集团承诺,在大众中国投资成为江淮大众75%的控股股东后,将进一步细化优化江淮大众的产品组合框架,进一步推动集团在中国的电动化战略。深入合作推动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电动化战略落实。
自2020年5月20日至6月4日,江淮汽车(600418.SH)已经七次涨停,从5月29日大众入股江淮汽车一事尘埃落定后,短短5天已经为江淮股价带来近100亿的市值增长,这不仅仅只是打响跨国企业参与国有车企混改的第一场战役,同时也蕴藏着大众汽车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野心。
要知道其实在疫情期间,大众已经蒙受了巨大损失,根据其公布的财报,这家企业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现金流已经达到了负25亿欧元。与此同时,在英国、德国等地,大众在“排放门”官司中相继败诉,即将面临大规模群体性赔偿。即便“口袋”已经如此紧张,大众仍然豪砸10亿欧元入股江淮,这盘棋的魅力究竟有多大,能让大众不惜“勒紧裤腰带”也要下完?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江淮
众所周知,大众在中国有三个合资伙伴,除了江淮汽车,另外两个分别是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汽大众成立于1985年,上汽集团和大众各持股50%,旗下包含斯柯达、桑塔纳、帕萨特等众多热销车型;一汽-大众成立于1991年,一汽集团和大众、奥迪分别持股60%、30%、10%,旗下包含奥迪、迈腾、高尔夫等大量热门车型;江淮大众成立于2017年,江淮汽车和大众各持股50%,旗下仅有思皓一个品牌和2019年9月才上市的一款思皓E20X纯电动车型。江淮大众似乎成为了那众望所归的“软柿子”。
而在小编看来其实江淮汽车的造车水平在自主品牌阵营中,其实并不那么耀眼,江淮汽车自身的经营状况也不佳。近年来江淮汽车业绩持续下滑,曾经声势浩大的“商转乘”战略,最终也因乘用车销量不断下滑而宣告失败。2019?年,江淮汽车盈利1亿元,但这个数据是加上了政府补贴11亿元后的结果,如果只看扣非净利润,亏损达9.78?亿元。另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江淮汽车已经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亏损,合计亏损29.48亿元。三年来江淮汽车共计收到29.97亿元政府补助,占公司归母权益的23.79%。综合以上因素不难发现,成立时间最短、合资公司和中方公司经营均较差的江淮汽车无疑最为弱势,方便大众“下手”。
第二个问题:大众“图”啥
提到我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像“雨后春笋”一般,特别是在限行限购的大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更是极其火爆。在国家政策这块,新能源汽车是能够免费获得限行城市新能源牌照的(北京能够直接获得摇号机会),而且还能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每次说起新能源汽车,可能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想到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不可否认,这两家车企在营销上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不过,要是说起新能源的技术,江淮汽车可以算是自主品牌中的鼻祖。
早在2009年,江淮汽车就提出了iEV纯电动驱动路线,坚持迭代研发,构建五层次研发体系,到2010年的时候正式确立了纯电动驱动路线,并在当年将591台新能源产品投放到市场。截止今年,通过11年7代技术研发,识别、攻关和积累了决定电动车产品成熟的核心技术,最终构建了国内最为成熟的iEV电动车技术平台。
而大众除入局江淮混改外,大众集团还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了国内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26%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在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迪斯看来,选择中国第三大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来投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轩高科与江淮大众同在安徽合肥,从地缘来看,能够产生非常好的物流和研发协同效应,通过合作,把安徽省以及合肥市打造成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不难看出,此次大众投资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车这块“蛋糕”上,并且早前业内普遍认为,与大众"联姻"的主角会是江淮大众。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大众的胃口岂止是江淮大众,而是整个江淮汽车集团。
再说说江淮的商用车领域,与自己的乘用车领域的惨淡不同,江淮在2019年商用车市场领域可算是风生水起,大家请看上图,在其他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江淮汽车在商用车领域同比增长高达43%,位居销量排行第六名,大众是否也看上这块“大蛋糕”我们还不得而知,但你要说大众没“惦记”,可能大家也不信。
第三个问题:江淮为什么会“委曲求全”
之前我们也分析了江淮自身的经营状况不佳,近三年来江淮汽车乘用车板块销量分别同比下降39.5%、12%、17.8%。到了2020年一季度,江淮乘用车销量仅2.7万辆。如果没有诸如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的“帮忙”,江淮汽车恐怕会走入“退市整理”阶段。
为了自救,江淮汽车甚至走上了变卖资产的道路。2019年9月,江淮汽车公告拟协议转让所持安凯客车的股份。协议转让完成后,江淮汽车将不再是安凯客车的控股股东。值得注意的是,在大众宣布入主江淮之前,江淮汽车市净率仅为0.74,已经“破净”,即市值已经低于净资产。这说明,资本市场对江淮几乎没什么信心了。
一个仅靠政府补贴勉强存活的企业,有什么理由不"背水一战"呢?而就在一年前,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率团来到西班牙巴塞罗那,与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博士共同敲定了建设合肥智慧城市的项目。其中的参与方就包括了大众中国及旗下全资子公司逸驾智能、合肥市政府及江淮汽车。我们不妨大胆猜测,大众参股江淮汽车,背后或许可能是地方政府的授意。
第四个问题:江淮将会能得到什么
5月29日,大众集团正式宣布入股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并将其在江淮大众合资公司中的股比提升至75%。作为交换,大众不但要付给江淮10亿欧元,还承诺给江淮大众升级工厂。最为重要的是,大众承诺会将集团内部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产品授权给江淮大众生产。只不过这所谓的“主流品牌”指的是谁呢?
若宽泛的理解,大众集团下属的主流品牌有大众、奥迪、斯柯达、西雅特,其中西雅特已经在2个月前被迪斯亲口否决;奥迪则由于其豪华属性,授权给江淮大众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此看来,“主流品牌”的有力竞争者就只有斯柯达品牌和大众品牌了。
如若再结合大众集团近期的新闻来看,这个潜在品牌的目标就会被锁定在大众品牌上,因为在迪斯宣布西雅特暂停入华后,由西雅特品牌一直主导的,内部代号为“MEB Entry”的入门版MEB纯电动车项目,就被分配给了大众品牌执行。大众品牌极有可能带着入门版MEB电动车项目,为江淮大众打开大门。通过变革江淮大众管理模式,大众汽车集团将推动合资企业业务向前迈进,将进一步强化正在推进的电动化战略。据了解,江淮大众计划到2025年再推出5款纯电动汽车,同时建立、完善电动汽车工厂和研发中心。
第五个问题:10亿欧元价格是否合适
入主江淮汽车和增资江淮大众,大众方面花了10亿欧元,相当于约79亿元人民币。这个价格是否合适?其实,这点大家不用担心,像这样的外资花钱买了国有国企的股份情况,国企的个股股份,作价都是由国资委指定的资产评估公司来评定,类似卖便宜了、贱卖了都是不可以的,因为不是自己想开价多少就是多少,就连里外勾结什么的也行不通,同时像这样的情况,自然会考虑未来的增值,所以在小编看来,这个价格应该是综合利弊的出来的一个合理价值。
而跨国公司进入混改,不仅带来了资本,还会带来技术、管理经验等,对江淮汽车来讲是重大利好,对大众而言,无论是增资江淮汽车,还是参股国轩动力电池企业,都是期望对中国的电动车市场进行战略布局。
车事总结:在爱情之中,不宜讨论谁的付出、收获更多,但在“大众入局江淮混改”上,却有必要谈个清楚,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引“狼”入室,这可能是一个罕见的多方共赢案例,布局中国商用车市场、占领入门级电动车市场,这两件事已经足以解释为何大众要在困难时期“勒紧裤腰带”疯狂砸钱了;而江淮汽车在这次股权变更后也会拥有强大的背书,以后产品再度宣传“德系品质”的时候也会更加名正言顺,这笔交易可谓双赢。而且不仅仅江淮、大众双赢,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也公开表示“大众入股江淮对蔚来来说具有正面影响”;就连购买了江淮汽车股票的吃瓜群众也赚的盆满钵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近几年的时间,全球多个国家就发布了将来几年或十几年后禁止出售燃油车后,新能源汽车是很多知名品牌车企纷纷转向的研发方向。因此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前所未见的发展红利和前景,并且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才刚发展起来不久,该行业的发展和研发将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投资者可不可以一起搭上这趟驶往未来的"列车"呢?关于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车,我今天就为大家好好分析分析!
在开始分析江淮汽车的这段时间,我要给大家奉上一份汽车行业龙头股名单,想看的小伙伴就动动手指领取吧:宝藏资料:汽车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于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的汽车企业集团。当下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点企业集团其中之一,也是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汽车品牌前5强,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是公司的首要营业范围。
粗略讲述了江淮汽车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了解下江淮汽车公司有什么长处,值不值得我们投入?
亮点一: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2017年的报告体现出,公司一共卖出了19.1万辆轻型货车,在同行业该领域销量排名靠前。而且MPV销量在逆势中增长,在销量方面,全年达到了6.65万辆。与同行业相比,公司出口的汽车总量可排到第四名。其中轻卡和高端轻卡出口仍然是同行中的首位,SUV出口数量在4万辆之上,处于行业出口第一。
目前,国内外市场对公司的MPV及轻卡都十分满意,因此公司也可以保持在该细分领域的地位以及扩大市场覆盖率。
亮点二:新能源车先发优势
在2017年,江淮汽车的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数量是2.83万辆,相较上一年,增长了53.86%。另外公司还在新能源技术积累、市场推广以及合资合作领域中占据了上风。另外,公司与华霆动力、巨一自动化均有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涉及领域包含了电池系统、电机电控行业。
与此同时,公司还与大众的合资公司、蔚来汽车均有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目的是公司以后在新能源领域拥有竞争优势。
因为篇幅的局限性,想对江淮汽车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有更深了解的话,大家可以点击下文进行查看,点击链接就能看到:【深度研报】江淮汽车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中国的汽车品牌在2021年顺利完成从奔跑追赶世界品牌到齐头并进一起跑,然后再彻底超越的非常关键一年。中国汽车在世界领域中不断占据技术和先发制胜优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广泛认可,接下来,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和认知度能够领先欧美日国家的很多驰名的老车企的可能性很大。
综上所述,江淮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中的研发技术已经博得了全国知名汽车厂商的认可,之后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引领者之一!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江淮汽车行情,不妨戳开这个链接瞅瞅,有专业的投资顾问给你诊股,看下江淮汽车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江淮汽车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2-0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业绩尚可.持有!
江淮汽车近日成为市场讨论的热点,一是其成立中重卡合资公司,二是遭遇外资股东减持。
据行业协会统计,2009年1至9月,全国汽车销售966万辆,同比增长34.24%,专家预计2009年全年汽车销售可达1263万辆,同比增长35.1%。汽车销量之所以取得大幅增长,首先,作为消费升级的两大商品之一,汽车在中国已经进入刚性需求时代;其次,国家今年出台了包括振兴规划、1.6L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等系列刺激汽车消费和行业发展政策。我们认为,2010年汽车销售形势仍然可以看好,预计增长10.69%,达到1398万辆。
同样,江淮汽车今年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轿车方面。前9月,公司产销量分别为238971辆和231971辆,轿车的产销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34.28%和479.22%。
公司外资股东新加坡豪登投资公司在全流通条件下减持,完全是一种正常市场行为。据其通报,一方面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豪登公司母公司在东南亚钢铁、橡胶等业务受到严重影响,急需资金,同时,由于豪登公司是外资股东,公司近几次再融资配售时虽然其有较强的认购愿望,但由于其外资股东身份,受到较多限制,持股比不断降低。我们认为,无论是财务投资者在获得合理回报后正常退出,还是产业资本在看好企业前景时的及时介入,都是市场经济规则下的常规动作。
对于多数车企来说,2019年是个“难过”的一年,而对于江淮汽车来说,似乎面临更多的难题待解。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近70%,四月份与大众合资公司面临股比调整压力,五月份因2018年经营数据出现大幅下滑收到上交所问询函,在六月份正式回复上交所问询之后,七月伊始又收到来自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江淮汽车被处罚的原因是三辆被抽查的载货汽车,经检测发现车载诊断系统功能性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应作为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因此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认定江淮汽车存在“以次充好”行为,按照相关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二倍罚款,共计1.7亿元。江淮汽车也在7月6日正式发布公告:1.7亿罚款将相应的减少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对公司2019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江淮汽车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净利润-7.86亿元,同比下降282.02%。而今年情况依然没有好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69.13%。市场表现仍无起色,上半年江淮汽车销量23.5万辆,同比下降6.78%。种种迹象表明,2019年江淮汽车发展情况并不比去年乐观。有分析人士认为:1.7亿元的罚单对于近况不佳的江淮来说压力不小,但此次处罚对江淮的品牌形象影响更为严重,或进一步影响企业今年下半年的市场表现。
排放升级已成为江淮汽车的“坎儿”
通过历史数据查找,会发现这已经不是江淮汽车第一次“倒在”排放上。2014年,在部分地区率先实施国四排放标准之时,江淮重卡就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称其通过修改车辆合格证上发动机的型号和编码,以国三冒充国四。
这次江淮汽车收到巨额罚单,也是由于部分在京销售货车,通过“作弊”手段满足京五排放标准(第1阶段)。江淮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认同并接受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处罚结果,并承认车辆尾气检测存在延长或不够严谨的问题,以及监管不严的问题。但并不存在主观故意,也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环保政策。
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已开始进行国五向国六切换,江淮汽车在这个时间点被曝出排放作假,难免被带上有色眼镜。但从自主品牌国五切换国六进度表来看,江淮汽车也并不“积极”。目前江淮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但是多款主力车型还仍未推出国六版。根据网上消息,国六排放版江淮瑞风S3将在7月份上市,但是首批车型只推出手动版。显然对于国六排放,江淮汽车准备并不充分。
纯电动车销量涨难掩燃油车尴尬
江淮汽车是以商用车起家,在“商乘并举”转型中享受到中国私家车高速增长的“红利”。但当车市下滑竞争加剧时,江淮汽车产品逐渐败下阵来,将发展重点转向新能源。作为较早推出电动车的自主车企,江淮目前在新能源车型的销量表现优异。6月份纯电动车销量9842辆,同比增长429.42%。上半年纯电动车销量3.9万辆,同比增长95.01%。但与纯电动车增长相对应,燃油乘用车与商用车却持续下滑,多款车型半年销量不到千辆。
燃油车销量“急刹车”已引起连锁反应。6月19日,江淮汽车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提到,公司近三年燃油乘用车销量持续下降,主要是老款车型市场销售逐渐迈入衰退期,同时公司部分新车型推入市场后,销售表现不佳远低预期销量所致。
销量下滑直接导致工厂产能利用率降低。江淮汽车2018年产能利用率仅为45.03%,同比下降4.35个百分点。其中,2018年其SUV及轿车工厂产能利用率为39.69%。
一款产品开发过程中,其技术研发投入和模具制造投入已形成与具体车型直接相关的长期资产,但由于车型销量惨淡,未来预估经济效益下降,难以弥补相关长期资产未来需分摊的成本费用,因此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还导致相关长期资产出现经济价值减值迹象,需考虑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这实际上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亏损。
押宝新能源难解危机
新能源车型销量持续增长,目前看来很难对江淮汽车经营状况带来明显改观。一方面新能源成本更高。江淮汽车对上交所回复中表示:新能源乘用车单台成本约是燃油乘用车单台成本的2倍,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翻倍增长使得乘用车成本占总成本比例增加。
另一方新能源销售后补贴资金到账慢。2018年江淮汽车资产负债率增加的原因就是公司净资产减少,国家新能源补贴资金未到账,公司有息借款增加等。国家新能源补贴资金2018年未到账余额61.65亿元,占用资金较大。随着今年新能源车型补贴额度滑坡,新能源车利润将大幅下滑,这让江淮汽车在新能源车型投资,收回周期越来越长。
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方面还有大把的地方需要花钱。根据企业发布信息显示,单就江淮大众就累计投资10亿元,2018年度合资公司仍处于研发投入阶段,未实现批量销售,亏损2.74亿元,江淮汽车确认对江淮大众投资收益-1.37亿元。
由于应收账款和新能源补贴占用资金较大,为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江淮汽车2018年公司有息借款同比增加34.50亿元。2014年至2018年,公司短期借款由4.15亿元增长至36.03亿元,长期借款由8.60亿元增长至48.88亿元。
近几年车型销量下滑以及新能源投资加大,江淮汽车在财务上已“捉襟见肘”,只能寄望在燃油乘用车取得突破。按照规划,江淮汽车今年年底计划推出一款溜背设计的A级轿车,明年上半年将推出一款6-7座的SUV车型,2021年计划推出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的紧凑型SUV。
目前中国车市竞争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品牌力对车型销量影响越来越大,而这显然是江淮汽车短板,排放造假事件更是让其“雪上加霜”。去年年底江淮汽车推出重点车型瑞风S4目前月销量仅5-6百辆,两款轿车每月销量也只有100多辆,因此继续推出轿车和SUV新车型,能否会改变目前江淮汽车的困境,还是让人打上大大问号。
这是奇瑞与江淮,在为自己寻找出路的同时走到了一起!可以说志同道合!愿它们以后好合作!将中国的自主品牌做大做强!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