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塔 财经 》 最及时有效、中立客观的 财经 公告和公开讯息解读。
1、昭衍新药
公司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72%-82%。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0日,昭衍新药(603127.SH)公告,预计2021年净利润5.4亿元-5.7亿元,同比增加72.3%-82.3%。
【科普】
昭衍新药是CRO赛道龙头之一。
所谓CRO,主要包括临床试验方案和病例报告表的设计和咨询,临床试验监查工作,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以及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等等,是一种专业要求极高的外包服务。
【解读】
昭衍新药此次公告的业绩预告好于机构此前预期。
最近14家机构对昭衍新药2021年归母净利润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4.51亿元。昭衍新药自家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5.43亿元-5.74亿元,高于机构一致预期。
中信证券表示,中长期来看,昭衍新药将持续受益于国内创新药械和新治疗技术公司临床前研究的强劲需求,业绩有望在未来2-3年内维持高速增长。
不过,自2021年7月以来,CRO板块遭遇强监管。
2021年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
2021年11月1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
《指导意见》直指行业乱象,业内认为,一些分散的、低效的、重复低水平的创新将因此逐渐退出 历史 舞台。
【备注】
CXO行业包括CRO、CMO、CDMO,即合同研发服务组织、合同生产业务组织、合同研发与生产业务组织。CRO可以分为临床前CRO和临床CRO。
【相关公司业绩近况】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35.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72.76%。
2、光大证券
踩雷暴风后遗症:光大证券2021年预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负债11.28亿元,归母净利35.01亿元不及机构预期。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0日,光大证券(601788.SH)公告,预计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35.01亿元,较上年增长50%。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机构业务收入、债券承销及交易业务收入等均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资产减值损失和预计负债较上年大幅减少。
不过,光大证券2021年依然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负债11.28亿元。
【解读】
光大证券业绩大幅预增的主要原因还是计提减值及预计负债造成的净利润损失比去年少。不考虑这块的话,光大证券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10.12%。即光大证券的主营业务预增大概就在10%左右。此外,光大证券业绩预告不及机构预期。
最近2家机构对光大证券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40.78亿元,光大证券自家预测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35.01亿元,远低于机构预期。
2021年度,光大证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负债人民币11.28亿元,减少2021年度利润总额人民币11.28亿元,减少净利润人民币10.28亿元。
在2020年,光大证券计提预计负债及单项重大资产减值准备共计人民币22.47亿,减少净利润人民币20.73亿元。
光大证券预计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35.01亿元,这其中,因为计提减值及预计负债造成的净利润损失比去年少了10亿左右。
1月8日,光大证券近日因五宗违规收到了监管部门警示函,其中包括子公司光大资本参与海外收购产生风险后的信息披露问题。大部分与公司2016年和暴风集团联合发起的一桩涉及欧洲 体育 版权公司MPSilvaHoldingS.A.(即MPS)52亿元收购案爆雷引发的连锁反应有关。
光大证券与MPS投资相关的预计负债在2020年末已高达约 45.52亿元。2021年三季度末,光大证券预计负债仍有约45.51亿元。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光大证券单季度主营收入43.07亿元,同比下降1.1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95亿元,同比下降14.09%。
免责说明
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纳芯微遭弃购7.8亿元刷新A股纪录
纳芯微遭弃购7.8亿元刷新A股纪录,4月17日傍晚,发行价高达230元的科创板新股纳芯微,曝出惊人的近7.8亿大弃购,A股30年历史罕见的一幕上演。纳芯微遭弃购7.8亿元刷新A股纪录。
纳芯微遭弃购7.8亿元刷新A股纪录1
4月17日傍晚,顶着“年内最贵新股”及“年内超募王”光环的科创板的芯片股纳芯微曝出A股30年历史罕见一幕:遭遇惊人的7.8亿大弃购!
纳芯微(688052)发行价高达230元,为今年以来最高价新股。该股最终募资58亿元,被称为年内的“超募王”。公告显示,公司本次发行股数2526.6万股,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338.15万股,弃购股数占本次发行总量比例13.38%,弃购金额7.78亿元。网下投资者未出现弃购。
无独有偶!中一科技同日公布的公告显示,该股遭弃购200万股,占网上发行数量的28%,弃购金额3.25亿。
“破发”频现,
新股遭弃购愈演愈烈
由于破发频频,新股赚钱效应剧减甚至亏损,今年以来,A股新股弃购逾演逾烈。
弃购增多的更深一面,是A股注册制改革带来的新股发行机制变化。长期以来,A股市场有“打新”“炒新”惯性,“新股不败”现象明显,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难以形成。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11.77%,创业板指数下跌25.95%,个股表现普遍不佳,导致新股上市后收益预期降低和“破发”出现,部分散户投资者出于避险情绪选择弃购。进入4月份后,新股破发比例更是快速攀升,目前已有超过半数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科创板、创业板成为新股破发的“重灾区”。
据显示,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户数只有320万户,创近年来新低,较最高时期减少了300万。创业板新股中一科技公布的数据显示,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户数为1011万户,也创下近年来新低,较最高时期1500万余户减少了500万。
不仅申购新股的投资者数量大幅减少外,中签投资者的弃购比例也不断上升。对于纳芯微弃购比例上升,市场人士分析,二级市场持续下跌是其中主因。此外,也与部分投资者“绝对价格高”等同“发行定价估值高”的思维有关。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新股市场表现较差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市场接连下跌影响市场情绪,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跌幅较大;2、部分新股业绩一般且发行市盈率偏高;3、新股上市后赚钱效应减弱,参与新股炒作的资金趋谨慎。近期部分新股弃购比例上升,还体现出市场化约束机制正不断发挥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纳芯微本次发行定价230元/股,对应2021年预计市盈率107.48倍,实际上低于可比公司思瑞浦(116倍)、圣邦股份(113倍)。纳芯微近几年发展迅速,网下机构投资者总体看好公司估值,因而并未出现弃购行为。
有弃购股民感叹,“以后不要随便打新了,亏钱的概率大于赚钱。”一天发行六只新股。中一科技,发行价163.56元,纳芯微发行价230元一股。“若这两只股全中的话,到哪儿去凑这近20万元!”
自去年9月询价定价新规实施以来,买卖双方深化博弈,部分新股开始出现“破发”,网上投资者的弃购股数、金额也有所增加。这同时表明“打新稳赚”“新股不败”等现象被逐步打破。
弃购股由承销商包销,
光大或成大股东?
根据公告,此次纳芯微弃购股数338.15万股、弃购金额7.78亿元将由主承销商全额包销。
按照证券法规,持股5%以上的股东减持股份需要提前15日发公告,而且每3个月内二级市场减持数量不得超过1%。此次弃购比例超13%,引发不少股民对于承销商光大证券持股比例的讨论。
正面、反面意见众说纷纭,高弃购率无疑把承销商也推上了风口浪尖。在“打新”不再稳赚不赔,申购户数创新低与弃购率走高的不利情况下,包销风险增大也会促使后续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定价更加审慎。
“新股不败”神话不再,
建议投资者理性打新
过去,券商依靠牌照吃饭,有客户交易就有佣金,不论客户是否盈利或亏损。与此同时,券商与上市公司也有着诸多业务合作机会。因此,券商很少会做出让投资者放弃申购新股这样的醒目提示。
在“打新稳赚”的现象瓦解的情况下,这需要投资者有价值投资的思维,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给财富管理时代的机构提供了服务客户的市场机会。对于不看好的新股,可以选择不参与,不能先“闭眼打新”而后“违规弃购”,这样既影响自身打新资格,也对新股发行秩序造成不当影响。
为何近期“高弃购”只发生在网上,而网下投资者多数却全额申购?这是因为网下投资者如果弃购一次,就将被视为违规。但实际上,弃购属于违约行为,网上弃购也不例外,投资者应警惕相关后果。根据相关规定,网上投资者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但未足额缴款的,6个月内将无法再参与新股申购。
纳芯微遭弃购7.8亿元刷新A股纪录2
一边是数倍的超募,一边是创纪录的网上弃购比例,A股历史罕见的场面正在上演。
4月17日傍晚,发行价高达230元的科创板新股纳芯微,曝出惊人的近7.8亿大弃购,A股30年历史罕见的一幕上演。作为今年以来最高价新股,该股一开始拟募资7.5亿元,最终募资58亿元,被称为年内的“超募王”。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850476
而近7.8亿的包销,还有约1亿元的战略投资,对于主承销商光大证券来说,也不是个小数字。
创造新历史:纳芯微新股遭近7.8亿大弃购
4月17日晚间,新股纳芯微的发行结果公告显示,本次A股IPO网上发行,投资者弃购338.15万股,弃购金额高达近7.8亿元,占本次网上发行总数872.35万股的38.76%,即将近4成的网上中签散户选择了弃购。不过网下投资者弃购股份和金额为0。
纳芯微本次IPO,发行价格为230.00元/股,发行日期为4月12日,发行数量为2526.60万,最终战略配售数量为246.0889万股,占本次发行总数量的9.74%;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1408.1611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61.75%;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872.3500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38.25%。
近7.8亿元的弃购金额,刷新了此前中国移动7.56亿元的弃购纪录。从弃购比例来看,不论是网上将近40%的弃购,还是13.38%的包销总比例,也都是历史纪录。
今年上市新股六成破发,两股中一签要亏1万多元
新股不断遭弃购的背后,是今年以来新股破发常态化,今年上市的新股已有6成破发,最惨的翱捷科技最新收盘价比发行价已经跌去58%。
并且首日大破发态势不断延续,动辄一签亏上万。最新4月15日上市的安达智能(N安达),大跌23%,一股亏14.08元,该股为科创板新股,中一签500股要亏7000元。
4月以来上市的13只新股(含北交所),有7只首日破发,占比过半。其中唯捷创芯、普源精电,首日收盘一签都要亏超1万元。
光大证券一把包销占一年净利润的20%多
纳芯微本次IPO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是光大证券,这次的弃购由主承销商进行包销。
近7.78亿的包销,以及还有子公司光大富尊1.16亿元的战略配售,光大证券及子公司这一单得出资将近9亿元。
光大证券最新总市值590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167亿元,净利润34.8亿元。包销金额占比就超去年净利润的20%。
不过这次保荐费和承销费没少赚,高达2.03亿元。其中保荐费只要300万元,而承销费用高达2亿元,看来这次的承销压力不小。这笔保荐承销费,可以减缓光大的风险。
发行估值偏高,原本拟募资8亿最后募了58亿
本次纳芯微的发行价230元,为今年以来最高发行价的新股,对应的估值并不低,市值估值为232亿元。
此外,230元的发行价,对应2020年的`扣非净利润摊薄后的市盈率高达574倍,对应2021年的扣非净利润摊薄后的市盈率为107倍。与同行业公司估值相比,明显偏高了,发行公告中也提示了风险。
招股材料显示,纳芯微最近几年的业绩狂飙突进,2020年净利润为5052万元,2018、2019年净利润不到1000万元甚至亏损,不过增速很快,2021年就达到2.21亿元,2022年一季度又是翻倍式增长,净利润预计7000万-1亿元,营业收入2.5亿-3.5亿元。
公司官网介绍,纳芯微电子是国内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
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围绕各个应用场景进行产品开发,由传感器信号调理ASIC芯片出发,向前后端拓展了集成式传感器芯片、隔离与接口芯片、驱动与采样芯片,形成了信号感知、系统互联与功率驱动的产品布局。
根据纳芯微拟募投项目来看,募投金额为7.5亿元。然后在230元的高价助力之下,一口气募资达到58亿元,超募了50亿元。
纳芯微遭弃购7.8亿元刷新A股纪录3
原本中签如中奖的新股,如今遭到越发剧烈的弃购。
4月17日晚间,科创板新股纳芯微(688052)发布发行结果公告:本次发行股数2526.6万股,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338.15万股,弃购股数占本次发行总量比例13.38%,弃购金额7.78亿元。
此前上市发行公告显示,纳芯微本次发行价格230元/股,该价格对应的融资规模58.11亿元。
年内最贵新股遭7.78亿弃购
据公司官网介绍,纳芯微电子是国内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围绕各个应用场景进行产品开发,由传感器信号调理ASIC芯片出发,向前后端拓展了集成式传感器芯片、隔离与接口芯片、驱动与采样芯片,形成了信号感知、系统互联与功率驱动的产品布局。
招股材料显示,2018-2021年,纳芯微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022.33万元、9210.32万元、2.42亿元、8.62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30.85万元、-910.85万元、5081.6万元、2.21亿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01.84万元、670.81万元、4049.28万元、2.16亿元。
另外,纳芯微预计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情况表现也良好,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为2.5亿-3.5亿元,同比增长84.23%-157.92%;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7000万-1亿元,同比增长116.29%-208.98%;预计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7000万-1亿元,同比增长119.23%-213.18%。
纳芯微表示,业绩上涨主要系受益于芯片国产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产品出货量在各下游领域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公告显示, 纳芯微 本次发行最终战略配售数量为246.0889万股,占本次发行总数量的9.74%。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1408.1611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61.75%;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872.35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38.25%。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4218750%。
截图来源: 纳芯微 公告
认购情况显示,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而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338.1527万股,弃购金额约7.7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比例计算,网上投资者弃购比例近四成。据悉,网下和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的股份全部由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也就是 光大证券 包销。
而7.78亿元的包销,对于光大证券来说,也不是个小数字。公开资料显示,光大证券2021年的净利润为34.8亿元。
据北京商报统计统计,在纳芯微之前,A股弃购金额最高的是中国移动,遭投资者弃购金额约为7.56亿元;弃购比例最高的则是中国交建,为11.05%。不难看出,无论是弃购金额还是弃购比例,纳芯微均刷新A股纪录。
在纳芯微发行之前,年内发行价最高新股是华秦科技,该公司首发价格为189.5元/股,年内发行价格在百元以上的还有腾远钴业、翱捷科技、东微半导、三元生物4股。
放在整个A股市场来看,纳芯微的发行价格也处在前列,位居第五位,仅次于禾迈股份、义翘神州、石头科技、福昕软件,上述4股发行价分别为557.8元/股、292.92元/股、271.12元/股、238.53元/股。
除了发行价格高之外,纳芯微发行市盈率为107.48倍,也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据纳芯微介绍,按照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截至2022年4月7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50.67倍。
今年以来上市的99家公司中
有90家公司遭到弃购
据第一财经,其余待上市的公司中, 峰岹科技 和 拓荆科技 的网上投资者弃购比例较高,分别为7.91%、4.86%。 杰创智能 、 英集芯 、 欧圣电气 的弃购比例则均在1%以上,分别为1.5%、1.09%、1%。已有发行结果的其他公司弃购比例则在1%以下。
在今年以来上市的99家公司中,有90家公司遭到网上投资者弃购,其中20家弃购比例在1%以上,占比为22%。
分别于4月12日和4月8日上市的 海创药业 、 普源精电 网上投资者弃购比例较高,分别为3.24%、3.15%; 唯捷创芯 (4月12日上市)、 翱捷科技 (1月14日上市)、 首药控股 (3月23日上市)、 东微半导 (2月10日上市)、 安达智能 (4月15日上市)5家公司的网上投资者弃购比例超过2%。另有13家公司网上投资者弃购比例超过1%。
值得注意的是,不光新股弃购规模上升,新股申购投资者数量也出现了下降。
据证券时报,从2021年科创板新股申购户数趋势来看,去年下半年新股出现一波“破发潮”后,科创板打新人数由600万户左右减少至500万户左右,近期随着新股“破发潮”再现,科创板打新热情骤然降温,打新人数由年初的500万户左右减少至目前320万户,近200万科创板投资者放弃打新。
纵观创业板新股申购人数也可以看出,投资者申购创业板新股的热情也在下降。去年下半年新股“破发潮”背景下,创业板新股申购户数由1500万余户直接减少至1400万户左右,到今年年初减少至1300万户左右,而近期新股“破发潮”再现,创业板新股申购的投资者也骤然下降,最低逼近1000万关口。
而这可能都与近期注册制新股的破发有关。
4月12日,科创板新股唯捷创芯-U上市,开盘下跌30.93%,收盘跌幅36.04%,刷新今年上市首日破发纪录。
4月15日,科创板安达智能上市,开盘股价竞价低开14.12%,截至收盘跌23.25%,跌幅较大。
此外,军信股份、海创药业-U、冠龙节能、普源精电-U等多只近期上市的新股也出现破发现象。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差价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获取经常性收入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红派息是股票投资者经常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股票投资是随市场变化波动的,涨或跌都是有可能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8-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保险行业:保险业拐点何时到来?
类别:行业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一峰 日期:2021-07-23
2021年上半年保险板块跑输大盘。2021年上半年A股保险股均下跌,相较而言H股表现较好,保险板块跑输大盘,各险企估值中枢不断接近 历史 低位。人身险方面,开门红叠加新旧重疾险定义切换,继保费2021年年初迅速增长后,后续支撑力不足,保费增速承压;财产险方面,车险综改压力延续,车险保费承压,非车险占比提升,支撑整体保费;投资端方面,长端利率震荡下行叠加权益市场波动加大,拉低保险指数。
产品创新进入瓶颈,人力渠道问题逐渐凸显。过去粗放式发展的保险业推动力主要在于产品创新及政策指引,人力渠道的本质问题一直存在,只是过去并未暴露。投连险和万能险发展承压,百万医疗件均单价较低及寿险每年固定增长限制其规模空间及利润,养老年金险因税优政策优惠力度不足吸引力较低,重疾险因旧产品需求提前释放导致新产品销量不及预期,保险业急需新高业务价值率产品拔高短期业绩,但并未有新的销量较突出的且满足市场核心需求的产品。因此人力渠道的粗放式发展问题逐渐凸显,保险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对标友邦,国内险企代理渠道改革还处于第一阶段。友邦中国最优代理人改革业绩成效经历三阶段:(1)代理人数量下滑阶段(2010-2013):年化新保费增速下降,人均ANP保持增长但人均VONB增速下滑;(2)代理人数量迅速提升阶段(2014-2018):年化新保费迅速增长,人均ANP与人均VONB增速先下滑后上升;(3)代理人保持稳定增长阶段(2018以后):年化新保费、人均ANP及人均VONB均维持稳定增长。整体来看,对标友邦中国,国内险企虽积极推进代理渠道改革,但还处于第一阶段,即代理人清虚、人均FYP上升,人均NBV下滑阶段,保险业由粗放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拐点仍需等待。
我们认为,保险业或将在半年至一年后迎来拐点:1、未来供给侧转型三条主线:渠道转型、 科技 赋能、产业协同。(1)渠道转型方面,近年来保险营销员学历结构逐渐优化,新增营销员总体素质上升,保险代理人增速呈周期性变化,目前人力出清接近尾声,预计半年至一年后或将出现新一轮增量。(2) 科技 赋能方面,众安坚持 科技 赋能战略,打造“产品+系统”发展模式,互联网渠道迅速扩张,综合成本率不断降低,成功实现降本增效,国内上市险企也正积极推进 科技 赋能,预计行业未来将突破人口红利周期,通过 科技 赋能+互联网进一步拓展下沉市场。(3)产业协同方面:各险企打造康养产业链,利用社区吸引客户,通“产品+服务”增强客户粘性,从而促进养老、 健康 保险产品销售,提振NBV。2、需求端:保险密度深度落后,寿险保障缺口巨大,养老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疫情后人们保险意识逐渐增强,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3、投资端:短期来看,权益市场有望回暖释放权益类投资收益,助力保险股估值修复;长期来看,险企投资依旧保持以稳健型的固收类资产为主,长端利率虽趋势下行,但资产负债久期缺口逐渐缩窄,仍然看好资产端对估值的提振作用。
投资建议:推荐股息率较高且估值较低,寿险转型不断深化,积极布局“保险+ 健康 +养老”产业的中国太保(601601.SH/2601.HK);较早布局金融 科技 领域且内含价值最为稳健,积极推进转型的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保险线上化走在前端,打造保险医疗生态圈并积极 探索 保险 科技 创新应用的众安在线(6060.HK);聚焦高端市场,代理人业务质量较高,新业务价值占内含价值营运利润比重逐年提升,长期内含价值回报率有望稳步提高的友邦保险(1299.HK);长期ROE保持稳定10%+,股息率高的中国财险(2328.HK)。
风险提示:保费收入不及预期;疫情大范围内反复;疫情对居民保险和 健康 意识影响不及预期;利率下行超预期;监管部门政策变动;管理层变更。
农林牧渔行业:农业周期如期下行 成长标的更为坚守
类别:行业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鲁家瑞 日期:2021-07-23
基金持仓:成长股持仓坚挺,顺周期板块获重点布局21Q2 农业板块重仓持股总量减少约7%,但成长股海大集团、牧原股份的重仓排名优势地位稳固,持股总量逆势提升;此外,重仓持股总市值提升明显的标的还有:瑞普生物、民和股份、荃银高科、回盛生物、佩蒂股份、登海种业、中宠股份、天康生物、金龙鱼、立华股份等。景气度高的动保、宠物及种子板块,以及前期低估值白鸡标的得到重点布局。
行业观点:景气布局种业板块,长期坚守海大与牧原1)近期种业迎来多项重要催化,看好种植链景气上行,考虑到转基因可能带来颠覆式的行业变革,建议板块性配置。2)未来农业将经历工业化和数字化的供给侧革命,行业内提前进行数字化的企业将充分受益, 自下而上推荐管理层优秀的成长股海大集团、牧原股份、金龙鱼。3)生猪:
投资建议
自下而上推荐成长股,核心推荐:海大集团、牧原股份、金龙鱼。自上而下看好顺周期的种植与动保以及低估值的白羽鸡行业。其中,1)种业推荐: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2)种植推荐:苏垦农发、中粮糖业;3)动保推荐:科前生物、生物股份;4)白羽鸡:益生股份、仙坛股份和圣农发展等。
投资摘要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
1、近期种业迎来多项重要催化,看好种植链景气上行,考虑到转基因可能带来颠覆式的行业变革,建议板块性配置。
2、乡村振兴背景下,未来农业将经历工业化和数字化的供给侧革命,行业内提前进行数字化的企业将充分受益, 自下而上核心推荐熵减进化、持续突破增长的成长股海大集团,生猪成长股牧原股份,以及厨房食品龙头金龙鱼。
农业整体投资观点如下,自下而上推荐成长股,核心推荐:海大集团、牧原股份、金龙鱼。自上而下看好顺周期的种植与动保以及低估值的白羽鸡行业。其中,1)种业推荐: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2)种植推荐:
苏垦农发、中粮糖业;3)动保推荐:科前生物、生物股份;4)白羽鸡:益生股份、仙坛股份和圣农发展等。
核心假设或逻辑
第一,非瘟常态化下,2021 年疫情会更加奖励管理能力强的养殖群体,业绩分化可能更为极端;猪价下行速度放缓,规模养殖市占率快速提升。
第二,粮价后周期与转基因带来成长共振,种植链长期景气上行。
与市场预期不同之处
我们不仅仅分析标准农林牧渔子行业板块持仓指标,还从生猪板块角度探讨当前基金对生猪板块资产配置的趋势与偏好变化,为未来把握生猪领域投资机遇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股价变化的催化因素
第一,未来如果转基因玉米与大豆放开,国内玉米种业将由周期性行业转为成长行业,头部企业最为受益,市占率将大幅提升。
第二,生猪养殖龙头市占率快速提升。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第一,恶劣天气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农业的种植企业直接从事农业种植生产,种子公司也需要种植才制种。如果发生恶劣天气,可能造成上市公司产品损毁,造成公司损失。
第二,不可控的动物疫情引发的潜在风险。农业畜禽养殖企业主要以规模养殖为主,如发生不可控动物疫情可能会造成公司的畜禽高死亡率,造成较大损失。
医药行业:医药仓位持续回升 核心资产继续分化
类别:行业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杜向阳 日期:2021-07-23
从公募基金持仓来看
21Q2全部公募基金占比14.54%,环比+0.83pp;剔除主动医药基金占比11.14%,环比+0.8pp;再剔除指数基金占比12.98%,环比+2.35pp;申万医药板块市值占比为10.1%,环比+1.05pp。
从公募基金持仓家数来看,公募基金数量前五的分别是药明康德(907家)、迈瑞医疗(634家)、爱尔眼科(338家)、智飞生物(333家)、恒瑞医药(309家),基金数量增加前五支股票分别是:药明康德(+346家)、爱尔眼科(+146家)、通策医疗(+76家)、迈瑞医疗(+66家)、爱美客(+62家)。
从公募基金持仓占比情况来看,1)持仓占流通股比例前五分别为:博腾股份(25.2%)、迈瑞医疗(24.6%)、南微医学(21.1%)、通策医疗(19.4%)、泰格医药(17.2%);2)持仓总股本占比前五分别为:博腾股份(20.7%)、通策医疗(19.4%)、药明康德(16.9%)、凯莱英(15.6%)、长春高新(15.5%)。
从公募基金持仓总市值来看,持仓总市值排名前五分别是:药明康德(780.3亿元)、迈瑞医疗(590.4亿元)、爱尔眼科(381.3亿元)、通策医疗(256.1亿元)、智飞生物(244.3亿元);变动情况来看,基金持仓市值增加前五分别为药明康德(+311.9亿元)、爱尔眼科(+174.3亿元)、通策医疗(+136.2亿元)、迈瑞医疗(+90.8亿元)、泰格医药(+72.4亿元)。
从陆股通持仓来看
21Q2外资持有医药生物板块的总市值占比为3.27%,环比下降0.2pp,持股总市值为3079亿元,环比+399亿元。
从持仓占比情况来看,
1)流通股持仓占比前五分别为迪安诊断(18.6%)、泰格医药(17.8%)、迈瑞医疗(16.4%)、益丰药房(15.7%)、康龙化成(15%),从变动情况来看,艾德生物(+4.4%)、科华生物(+4.2%)、理邦仪器(+2.8%)、康希诺-U(+2.5%)、益丰药房(+2.3%);
2)总股本持仓占比前五分别为益丰药房(15.2%)、迪安诊断(13.7%)、恒瑞医药(12%)、金域医学(11.8%)、泰格医药(11.5%);从变动情况来看,凯普生物(+1.3%)、大博医疗(+1.3%)、老百姓(+1.2%)、博雅生物(+1.1%)、海尔生物(+0.9%)。
从持仓市值情况来看前五分别为,恒瑞医药(520亿元)、迈瑞医疗(392亿元)、药明康德(271亿元)、爱尔眼科(250亿元)、泰格医药(193亿元);从变动情况来看前五分别为,迈瑞医疗(+109亿元)、爱尔眼科(+86亿元)、药明康德(+76亿元)、片仔癀(+32亿元)、泰格医药(+29亿元)。
风险提示:公募基金持仓分析是基于wind基金数据库内开放式和封闭式公募基金披露的2021Q2季报重仓持股明细汇总,存在因为部分股票在十大重仓股之外导致的样本误差风险。
机械设备行业:硅料价格三连降!光伏需求迎向上拐点;力推颗粒硅、异质结设备!
类别:行业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华君 日期:2021-07-23
硅料价格三连降!组件成本降低有望刺激光伏需求;光伏需求将迎来向上拐点1)自7 月初以来,硅料价格三连降!根据硅业分会报道,本周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20.8 万元/吨,近三周下降4.2%;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20.6 万元/吨,近三周下降3.5%;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20.35 万元/kg,近三周下降3.2%。
2)自2020 年12 月以来,硅料价格上涨超150%,压制行业终端需求。近期CPIA 发文呼吁光伏行业 健康 发展,硅料价格开始下降,组件成本有望下降。预计未来硅料价格将形成拐点向下,进入良性区间,光伏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3)光伏将成为碳中和的绝对主力。202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30GW,我们测算203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1200-1400GW,未来10 年将迎10 倍左右增长,CAGR 达25%-27%。
光伏/光伏设备:拥抱三大新技术——颗粒硅、异质结、大尺寸? 颗粒硅:优势渐显、产业化进程将提速,有望成新一代硅料技术,助力光伏降本1)需求端:5 月晶澳公告采购专门的颗粒硅近15 万吨,万吨级大规模采购表明颗粒硅获得市场认可,标志着大规模产业化的开端。此前,中环、隆基均有与协鑫签颗粒硅长单采购合同。目前上机数控、晶澳、中环、隆基等主流硅片厂商已纷纷试用颗粒硅,掺杂比例较此前已大幅提升。在量产N 型晶棒中使用颗粒硅料,品质参数稳定、且拉晶成本降低。
2)供给端:目前保利协鑫在徐州、乐山、内蒙古3 地合计规划颗粒硅产能达50 万吨。其中上机数控与保利协鑫合资建设30 万吨,上机在一期6 万吨颗粒硅项目中参股35%,将强力推动颗粒硅产业化进程。我们预计上机数控和保利协鑫的30 万吨颗粒硅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2 年中国颗粒硅产能将达10-20 万吨,未来将加速释放。6 月保利协鑫颗粒硅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正式投产,将加速颗粒硅产业化量产进程,预计市场对颗粒硅接受度将加速提升。
异质结:近期华晟、通威等项目重大突破,大规模应用临近,未来5 年行业CAGR 超80%1)光伏异质结对降低光伏度电成本、在全球大范围推广从而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是光伏“未来之星”。未来将取代PERC 成为光伏电池片第三代主流应用技术。
“大尺寸”:“降本增效”,带来新一轮迭代需求,设备开启大尺寸更新迭代时代大尺寸具有“降本增效”优势。我们判断,2021 年大尺寸(210/182)将成为市场主流,2022年将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新增设备需求基本上大部分按照210 向下兼容标准实施,将逐步替代存量设备。长晶炉、切片机、电池片、组件设备厂商将明显受益。
2) 光伏异质结设备:重点推荐金辰股份(浙商7 月金股)、迈为股份、捷佳伟创;3) 大尺寸:重点推荐上机数控、金辰股份、迈为股份、晶盛机电、捷佳伟创、天合光能、金博股份,看好中环股份。
风险提示:光伏产品或技术替代的风险;下游扩产不及预期;疫情对海外需求影响。
食品饮料行业:食品饮料仓位回落 次高端白酒及啤酒获基金青睐
类别:行业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宇光 日期:2021-07-23
2021Q2 基金重仓食品饮料比例持续回落,二季度板块涨跌幅跑赢大盘2021Q2 食品饮料基金重仓持股比例9.2%,环比回落0.64pct,但持仓比例仍处于高位。分子行业来看,白酒配置比例由2021Q1 的8.3%回落至2021Q2 的7.8%水平。二季度多数白酒的持仓呈现出分化特点,一线白酒被基金减持,次高端白酒被增持较多。估计原因应是与次高端白酒业绩增速较快,成长性凸显有关。非白酒食品饮料中,除啤酒外,其余行业配置比例均略有回落。2021Q2 整体非白酒食品饮料的基金重仓比例回落0.18pct 至1.37%水平。我们预判二季度白酒业绩尚可,大众品增速由于基数原因可能略有压力。同时考虑到下半年部分公司增速可能回落,三季度食品饮料持仓情况可能持续承压。
排名前十分析:基金减配食品饮料,次高端白酒及啤酒获得资金青睐(1)从食品饮料公司持股基金数来看,2021Q2 排名前十的公司中,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泸州老窖的持有基金数量下降,其他企业的基金持有数量均有回升。
排名变化在于,百润股份、海天味业跌出前十,酒鬼酒、青岛啤酒进来补位。(2)从基金持股市值占比来看: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百润股份、酒鬼酒、重庆啤酒的持股市值比例有所回升,其余的持股市值比例回落。从排名来看,安井食品、顺鑫农业跌出前十,酒鬼酒、重庆啤酒进来补位;洋河股份、百润股份排名提升,伊利股份、古井贡酒排名下滑。整体来看2021 年二季度基金减配白酒较为明显,业绩增速较高预期的次高端白酒公司以及啤酒企业获得机构青睐。
基金十大重仓股中食品占有3 席,消费公司仍占据主流观测2021Q2 市场整体的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食品饮料占有三席: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十大重仓股中消费公司占有五席(除食品饮料公司外,还有医药行业的迈瑞医药以及药明康德),消费公司仍是配置主流。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需求放缓、原料价格上涨、食品安全风险。
房地产行业:重重政策之下 各家房企拿地战略如何?
类别:行业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由子沛/侯希得/肖峰 日期:2021-07-22
2021H1全国 土地供应及成交情况
土地供给方面,2021H1 全国土地出让金同比+9%,其中,6 月单月土地出让金同比-5%。2021H1 全国全口径累计推出建面为24.3 亿平,同比-6%,累计成交建面19.1 亿平,同比-6%,全口径出让金达3.7 万亿元,同比+9%,其中住宅出让金达3.1万亿元,同比+10%。从溢价率数据来看,2021 年上半年,一线城市溢价率不高,2 月和4 月溢价率为上半年高点,之后逐步回落。而二线及三四线城市的溢价率自年初攀升后,均在4月达到相对高位,此后,溢价率在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流拍率方面,2021H1 全国流拍率水平自1 月份以来,逐步走低,从1 月的8.8%下降至6 月的5.5%。
高总价及高溢价率地块的城市分析
2021H1,高总价地块数主要分布在集中供地实施的5 月和6月,开年市场热度不高,之后逐月递增,高总价地块在5 月创上半年新高。从城市分布来看,2021H1 总地价超过50 亿元的地块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从高溢价率城市数目来看,2021 年6 月,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数目较5 月减少了2 个城市。从全口径土地溢价率数据来看,6 月单月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数为47 城(4 月、5 月分别为42、49 城),溢价率超过35%的城市数为22 城(4 月、5 月分别为33、29 城)。从住宅土地溢价率数据来看,6 月单月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数为58 城(4月、5 月分别为66、56 城),溢价率超过35%的城市数为29 城(4 月、5 月分别为47、35 城)。高溢价率城市数目始终保持高位。
2021H1 样本房企拿地情况梳理
2021H1 龙头房企拿地金额同比上升15%,成长型房企同比下降10%,中型房企同比上升6%。从各梯队拿地同比增速表现来看,2021H 龙头房企整体拿地金额提升最快。59 家样本房企自2018 年以来拿地溢价率整体呈现下滑的趋势,但“两集中”政策实施后,2021H1 招拍挂拿地溢价率大幅上升至21.2%,其中,龙头房企及成长型房企的拿地溢价率均明显抬升,成长型房企拿地溢价率达25%。2021H1,样本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由2020 年的18%降至17%,在二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由54%上升至57%,在三四线城市的拿地金额占比为26%,下降3pct。样本房企拿地区域仍以二线城市为主。
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销售回暖不及预期,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
25
DEC
文 | 赵子强
2021年即将开始,明年如何投资?哪些行业会成为市场风口?各大券商纷纷发布的2021年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可以让投资者一窥券商研究团队心中2021年的A股市场。
通过对51家券商988份2021年行业策略报告的梳理,发现券商共推荐了1097家公司3959次,推荐个股涉及申万全部28类一级行业。为了让投资者可以更快捷地了解2021年的投资机会,《证券日报》市场研究部特选出2021年券商策略报告热度前十大行业与十大金股。通过被券商推荐个股占行业个股比例选出了前10个行业和各行业被推荐次数最多的个股,行业中推荐次数第一位出现并列则同时被选入,最终再按推荐次数排出前10位确定为十大金股。
据此统计,被券商推荐个股数行业占比居前十的申万一级行业分别是: 食品饮料、银行、农林牧渔、电子、计算机、建筑材料、交通运输、钢铁、医药生物、传媒 ,行业荐股率均超30%。
十大金股分别是:五粮液、贵州茅台、迈瑞医疗、用友网络、宝信软件、完美世界、招商银行、福莱特、立讯精密、春秋航空 。其中十大行业中农林牧渔和钢铁由于推荐次数最高股排名居最后而无缘2021年十大金股。
食品饲料排名第一,行业108家公司中有54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282次,荐股率达50%。
华泰证券表示,白酒是2021年相对最看好的子板块之一。业绩层面,看好未来三个季度业绩改善的前景,2021上半年业绩弹性较高;长期看好消费升级引领行业扩容,预计结构性景气将持续。估值层面,周期弱化和格局优化使得资本市场愿意给予优秀酒企更多的品牌和估值溢价,应该淡化短期估值,把价值交给时间。投资层面,品牌是护城河,价格是生命线,渠道是安全垫,机制是动力源,建议优选具备定价权、竞争实力加强、内部机制改善的酒企。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 贵州茅台 ,券商推荐18次。公司股价在2020年12月23日刷新 历史 高位,盘中最高价达1906.20元,为A股第一高价股,周五收盘1830元。公司2017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到271亿元、352亿元、412亿元,众多机构给出的2020年-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468亿元、555亿元、651亿元。
五粮液 同样被推荐了18次,其股价也在12月23日创出288.50元的 历史 高位,周五收盘275.92元。公司2017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到96.7亿元、134亿元和174亿,众多机构给出的2020年-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204亿元、248亿元和293亿元。
银行排名第二,行业37家公司中有16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93次,荐股率达43.24%。
华西证券表示,预计2021年上市银行营收增速较2020年有所回升,而利润增速也将转负为正,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5.7%。敏感性分析显示,整体业绩增长区间为3.2%-8.4%。2021年行业基本面确定回升,业绩向上释放将整体提升行业估值的中枢水平。预计有望修复至2019年0.8倍左右的估值中枢水平,目前估值水平下提升空间在25%以上,维持行业“推荐”的投资评级。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 招商银行 ,券商推荐14次,股价在11月30日创出47.77元 历史 高位,周五收盘42.72元,5日均线向下。公司2017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到702亿元、806亿元、929亿元,众多机构给出的2020年-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929亿元、1036亿元、1182亿元。
农林牧渔排名第三,行业89家公司中有31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83次,荐股率达34.83%。
东莞证券表示,往后展望,生猪产能上升的同时猪价进入下行通道,养殖行业景气度逐步回落,未来业绩增量预期较低。存栏数据延续上升趋势,后周期行业景气度继续提升,饲料和动保持续受益。种植业行业受自然因素和政策因素影响,周期性机会偶发。宠物行业景气度高,人均消费和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行业前景良好。
电子排名第四,行业305家公司中有102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260次,荐股率达33.44%。
国金证券表示,预测2021年疫情影响因素减弱,叠加5G手机渗透率加快,全球智能手机有望增长10.4%至13.58亿台,其中5G手机5.44亿台,渗透率40%,5G射频前端迎来快速增长期。被动元件有望在手机、智能 汽车 及IOT拉动下迎来量价齐升。摄像头光学创新将持续升级,三摄、四摄快速渗透,后置激光雷达摄像头有望迎来新应用,多品牌机型搭载潜望式摄像头。除智能手机外,以TWS耳机、智能手表、AR/VR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持续技术创新,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电动 汽车 快速发展,功率IGBT迎来发展良机。5G+AI,迎来智能安防大时代。
中银证券表示,随着下游需求恢复和半导体国产化大趋势的演绎,晶圆制造、封测产能持续吃紧,并且预计将持续到2021年底。供不应求局势的蔓延将推动晶圆代工、封测价格上涨,并向下游传导,导致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产能紧缺造成的交期延长也将导致下游产品缺货涨价。从晶圆代工、制造到功率MOS、电源IC都已陆续出现提价现象,行业全线涨价有望在2021年出现。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 立讯精密 ,券商推荐14次,股价在10月13日创出63.88元 历史 高点,周五收盘56.56元,5日均线向上。公司2017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到16.9亿元、27.2亿元、47.1亿元,众多机构给出的2020年-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70.8亿元、97.9亿元、126亿元。
计算机排名第五,行业256家公司中有85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358次,荐股率达33.20%。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 用友网络 ,券商推荐16次,股价在7月9日创出54.35元 历史 高点,周五收盘41.00元,5日均线向下。公司2017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到3.89亿元、6.12亿元、11.8亿元,众多机构给出的2020年-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10.6亿元、13.4亿元、18.1亿元。
同样,行业中的 宝信软件 也被券商推荐16次,股价在8月5日创出78.02元 历史 高点,周五收盘63.35元,5日均线向上。公司2017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到4.25亿元、4.40亿元、8.79亿元,众多机构给出的2020年-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12.5亿元、15.6亿元、19.6亿元。
建筑材料排名第六,行业71家公司中有23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67次,荐股率达32.39%。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 福莱特 ,券商推荐11次,股价在11月2日创出44.82元 历史 高点,周五收盘39.20元,5日均线向上。公司2017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到4.27亿元、4.07亿元、7.17亿元,众多机构给出的2020年—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11.9亿元、17.9亿元、22.2亿元。
交通运输排名第七,行业121家公司中有38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83次,荐股率达31.40%。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 春秋航空 ,券商推荐8次,股价在2015年5月19日创出74.92元 历史 高点,周五收盘51.45元,5日均线向下。公司2017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到12.6亿元、15.0亿元、18.4亿元,众多机构给出的2020年-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2.15亿元、17.7亿元、23.7亿元。
钢铁排名第八,行业36家公司中有11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20次,荐股率达30.56%。
华宝证券表示,2021年整体铁矿石供需转向宽松,价格中枢下行;焦炭供需紧平衡,价格整体维持高位。在相对宽松的供需基本面下,供给端的变化支撑行业盈利中枢筑底趋稳。2021年在以内循环为主题的发展格局中,部分消费链条的用钢需求预期好于投资建筑链条;预计全年呈现板强长弱的盈利格局;特钢类公司盈利延续稳健态势,盈利中枢高于普钢公司。
医药生物排名第九,行业358家公司中有109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486次,荐股率达30.45%。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 迈瑞医疗 ,券商推荐27次,股价在11月3日创出409.29元 历史 高点,周五收盘402.50元,5日均线向上。公司2017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到25.9亿元、37.2亿元、46.8亿元,众多机构给出的2020年—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62.8亿元、75.7亿元、92.5亿元。
传媒排名第十,行业172家公司中有52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192次,荐股率达30.23%。
中金公司表示,展望明年,网络 娱乐 变现潜力有望释放,内容为王,头部公司工业化、IP化、强者恒强是长期趋势。从细分板块来看,网络 娱乐 将持续成为传媒行业的重要赛道,但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基本消失,优质内容及变现模式挖掘将是核心重点。从产业链来看,行业玩家纵向整合业务布局加深,内容生产、渠道分发、用户变现之间的链条缩短,直观表现在网络 游戏 公司研运一体、买量发行及视频网站内容定制D2C模式。拥有内容与渠道优势的平台型公司有望通过内容和流量的聚集,放大变现能力,实现价值和效率的提升。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 完美世界 ,券商推荐16次,股价在7月22日创出43.16元 历史 高点,周五收盘27.11元,5日均线向上。公司2017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到15.0亿元、17.1亿元、15.0亿元,众多机构给出的2020年—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24.1亿元、28.9亿元、33.7亿元。
表:2021年各大行业券商荐股率一览
制表:赵子强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