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涨价最新消息(光刻胶涨价最新消息股票)

2022-12-05 22:07:44 证券 xialuotejs

关勃:还是光刻胶!凭什么?乘胜追击光刻胶低位精选名单(附股)

关勃: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自诞生至今共发生了3次较大规模的转移,分别是战后由美国到日本的转移;上世纪80年代后由美日到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转移;以及2015年至今仍在进行的从全球至中国大陆的转移。

以日为鉴,当前我国光刻胶适逢机遇:

综合来看,国内光刻胶企业乘着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的大趋势,与国内晶圆厂开展紧密合作,逐步追赶和突破与国内IC制造工艺相匹配的光刻胶,绕开海外专利实现批量供应,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同时提前布局国内晶圆厂的下一代工艺,形成半导体工业正常的技术迭代节奏。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市场憧憬我国的光刻胶也可以弯道超车,股市中的光刻胶品种,除开头的公司, 江化微、广信材料、福晶 科技 也能迎难而上,填补国内空白。

6 月 4 日-《乘胜追击光刻胶低位精选名单》

(附精选组合名单)

近日,南大光电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研发生产的 ArF 光刻胶已经走向客户测试阶段,其在 7nm 工艺上的应用,进一步证明国内的ArF 光刻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关于光刻胶,我们在前期的节目中也有所涉及,近期受益于相关利好消息持续走强,相关核心标的涨幅喜人,似有带领市场上攻的势头,持续性更是强于其它。

但是,错过了低位上车机会,接下来机会又该如何把握?

不得不说,我国在半导体技术上的新突破,进一步缩短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也是我国转向自主自控阶段的开始,半导体国产替代步伐加速。

从市场角度来看,光刻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国内市场。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达 90 亿美元,预计 2022 年将有望超过 100 亿美元。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光刻胶市场只占全球的 10%,发展空间巨大,本土光刻胶市场也迎来发展机遇。当前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本土沪硅产业大涨 800%,和硅片相辅相成的光刻胶应当具有上行空间;同时,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芯片代工厂投产也进入高峰期,未来持续的高需求也是发展的重要保障。

强力新材(300429)

公司是光刻胶光引发剂领域中的知名企业。目前光引发剂年产能超过 1300 吨,并且有 12000 吨新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是目前产能的 9 倍以上。

在 2019 年,公司 PCB 光刻胶光引发剂销量同比增 23%至 1187吨,LCD 光刻胶光引发剂实现销量 76 吨,同比增 4%,其他用途光引发剂销量 4726 吨,同比增 21%。

一季报股东人数大幅减少 14.8%,融资买入余额近一个月增加30%以上,华泰证券维持“增持”评级。

技术上来说,日线级别太极线趋势线呈现红色,股价回踩太极线趋势企稳,资金流入明显,后市有望延续上行波段。

广信材料(300537)

公司正在推进开发印刷电路板柔性基板用等用途的紫外光型正型光刻胶;公司于 2018 年 11 月与台湾广至新材料合作研发光刻胶项目,研发目标是 PCB 用光刻胶分辨率为 25μm,6 代线以下平面显示面板用光刻胶的分辨率为 3μm,半导体封装用光刻胶的分辨率为15μm。

第一批产品已经取得研发成果,并开始着手技术转移与第二批产品的研发工作。光刻胶的研发与销售拓展了公司的业务领域,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巩固龙头地位。光大证券维持“增持”评级。技术上来看;60 分钟放量突破蓄势平台,回抽平台企稳,整体趋势上行比较强势,后市有望延续上行一笔。

参考资料:

2020/04/28-华泰证券-强力新材-年报业绩微增,疫情致 Q1 业绩下滑

2020/05/12-光大证券-广信材料-新冠疫情拖累业绩,光刻胶项目稳步推进

本文由北京中和应泰财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投资顾问 关勃(执业编号:A0150614050001)编辑整理。内容仅供教学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7nm芯片迎来突破!国产半导体逆势崛起,打破日美垄断

一直以来,半导体行业都是国内产业生产的薄弱之处,很多技术都依赖于外企。

像EUV光刻机、芯片核心制造技术以及高端光刻胶等方面,但同样我们在芯片设计、封测技术等方面也占据了世界前列的位置。

如今,随着局势的变化,华为因芯片断供产生的后续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它让国产其他相关企业认识到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避免在这些方面受到技术上的"卡脖子"。

11月13日,根据新浪 财经 最新报道,国内光刻胶领域迎来好消息,对于国内7nm芯片制造或可迎来重大突破。消息显示,国内宁波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已正式宣布,首条ArF光刻胶生产线已经正式投入生产,预计项目完成后年销售额达10亿元。

目前该公司已经将生产出来的ArF光刻胶样品送至客户手中进行测试,如果测试成功,那么该公司将迎来更多ArF光刻胶方面的订单。

或许有小伙伴不太了解ArF光刻胶。

光刻胶在芯片生产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它是集成电路产生制造中的核心材料,对于芯片最终呈现的质量和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光刻胶的成功对于生产制造芯片也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来说,虽然国内不乏有主营光刻胶的企业,但在ArF光刻胶这样的高端种类却几乎100%依赖于外企,而ArF光刻胶在对于28nm-7nm工艺芯片的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说这一次在ArF光刻胶上的突破也预示着在7nm芯片制造上迎来突破!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高端光刻胶主要集中于美企和日企手中,所占份额达全球光刻机份额的95%,而这一次宁波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在ArF高端光刻胶中的突破也预示着国产半导体的逆势崛起,将打破美日企业在高端光刻胶领域上的垄断。

不过,想要避免外资企业在技术上的垄断,光靠一家公司明显后劲不足,但就如今的发展趋势来说,目前国产半导体相关企业已经纷纷在各自的领域中寻找突破之路。

上海微电子、上海华虹半导体、晶瑞股份等公司在芯片生产工艺上以及光刻机上等方面寻求突破口,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未来国产半导体行业将迎来新生!

可用于7nm芯片光刻胶通过客户验证,南大光电巨量收涨8%

观察者网·大橘 财经 讯(文/吕栋 编辑/尹哲)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光刻机被称为是推动制程技术进步的“引擎”,而光刻胶就是“燃料”。

未来几年,随着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晶圆厂进入产能扩张期,高端光刻胶的国产化替代迎来重要窗口。

12月17日晚间,南大光电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宁波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宁波南大光电)自主研发的ArF光刻胶产品近日成功通过客户使用认证,可用于90nm-14nm甚至7nm技术节点。

“本次产品的认证通过,标志着‘ArF光刻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取得关键性的突破,成为国内通过产品验证的第一只国产ArF光刻胶,为全面完成项目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告中写道。

南大光电内部人士今天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透露,ArF光刻胶生产线已建成,可根据客户需要量产。

受上述消息影响,创业板上市的南大光电今天高开近14%,最终收涨8%。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上半年,光刻胶业务还未给南大光电贡献营收。该公司坦言,ArF光刻胶存在稳定量产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后续是否能取得下游客户订单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最近三年,南大光电净利润增速骤降,2019年扣非净利润仅为上市前的五分之一。

公告截图

量产阶段仍存诸多风险

观察者网梳理相关资料发现,光刻胶是一种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可以通过光化学反应,经曝光、显影等光刻工序将所需要的微细图形从光罩(掩模版)转移到待加工基片上。

依据使用场景,待加工基片可以是集成电路材料、显示面板材料或者印刷电路板(PCB)。

因此,按应用领域分类,光刻胶又可分为PCB光刻胶、显示面板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及其他光刻胶。目前,国产光刻胶以PCB用光刻胶为主,显示面板、半导体用光刻胶供应量占比极低。

浙商证券2020年4月研报截图

作为技术难度最大的光刻胶品种,半导体光刻胶也是国产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大的一类。

长时间以来,为满足集成电路对密度和集成度水平的更高要求,光刻机不断通过缩短曝光波长的方式,提高极限分辨率。

目前,光刻机光源波长由紫外宽谱逐步缩短至g线(436nm)、i线(365nm)、KrF(248nm)、 ArF(193nm)、F2(157nm),以及最先进的EUV(

本次南大光电通过客户认证的光刻胶,就是ArF光刻胶。

国元证券2019年1月研报截图

南大光电表示,ArF光刻胶材料可以用于90nm-14nm甚至7nm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高端芯片制造(如逻辑芯片、 AI芯片、5G芯片、大容量存储器和云计算芯片等)。

认证评估报告显示,“本次认证选择客户50nm闪存产品中的控制栅进行验证,宁波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产品测试各项性能满足工艺规格要求,良率结果达标。”

南大光电认为,本次通过客户认证的产业化意义大。

“本次验证使用的50nm闪存技术平台,在特征尺寸上,线制程工艺可以满足45nm-90nm光刻需求,孔制程工艺可满足65nm-90nm光刻需求,该工艺平台的光刻胶在业界有代表性。”公告中称。

至于为何选在50nm闪存产线验证, 南大光电内部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 ,该公司产品分别在不同客户处验证,有逻辑有存储的。因为存储的先通过,就先公告,其他的还在努力中。

不过,该人士并未向观察者网透露,公告中的客户是国内或者国外厂商。

IC光刻流程图

目前,全球光刻胶市场基本被美日大型企业垄断,中国大陆内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足10%。

2019年,日韩贸易争端中,日本就曾通过禁运光刻胶对整个韩国半导体行业造成打击。

为支持国内企业加大光刻胶开发力度,2000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半导体行业发展。

2006年,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因次序排在所列16个重大专项第二位,在业内被称为“02专项”。

公告显示,“ArF光刻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就是南大光电承接国家“02 专项”的一个重点攻关项目。

券商统计的信息显示,南大光电2017年承接的ArF光刻胶项目总投资额为6.6亿元,其中国拨资金1.9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97亿元,使用上市时的超募资金1.5亿元及其他自筹资金。

该项目拟通过3年达到年产25吨ArF干式和浸没式光刻胶产品的生产规模,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平均为1.48亿元,实现净利润0.6亿元,投资回收期6.8年(包含3年建设期),内部报酬率为18%。

截至今年上半年,光刻胶业务尚未给南大光电贡献营收。

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ArF光刻胶产品与客户的产品销售与服务协议尚在协商之中。

“尤其是ArF光刻胶的复杂性决定其在稳定量产阶段仍然存在工艺上的诸多风险,不仅需要技术攻关,还需要在应用中进行工艺的改进、完善,这些都会决定ArF光刻胶的量产规模和经济效益。”

深交所互动易截图

最近三年净利润增速骤降

在ArF光刻胶贡献收入前,南大光电营收来源主要包括MO源产品和特气产品。

2020年半年报介绍,MO源系列产品是制备LED、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相变存储器、半导体激光器、射频集成电路芯片等的核心原材料,在半导体照明、信息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电子特气是“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件、化合物半导体器件、LED、太阳能电池、光纤等电子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支撑性材料”。

今年5月,南大光电董事长兼总经理冯剑松在业绩说明会上称,该公司将力争实现“MO源全球第一,电子特气国内一流,193nm光刻胶成功产业化”。

上半年,南大光电特种气体业务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274.15%;MO源产品实现营收0.68亿元,同比下滑23.55%;两项业务占比分别为 71.73% 、25.82%。

事实上,最近几年,南大光电特种气体业务持续增长。2017-2019年分别贡献0.36亿、0.78亿、1.64亿元的收入,营收占比也从20.16%增长至51.82%。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MO源业务并不太稳定,2018年产量和销量均创 历史 最好水平后,2019年该业务销售收入下滑2.87%。

2017年以来,南大光电整体营收呈增长态势,从1.7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21亿元,净利润从3384万元增长至5501万元,但净利润增速从348%骤降至7.36%。

“i问财”截图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南大光电2017年-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0.2亿元、0.37亿元、0.368亿元。而登陆创业板之前的2011年,该公司还实现扣非净利润1.76亿元,是去年扣非净利的近5倍。

同期,南大光电研发投入分别为3844万元、3735万元、6585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1.69%、16.37%、20.49%,占净利润比重分别为114%、73%、120%。

今年前三季度,南大光电营收大幅增长96.15%,归母净利润增长97%,但主要是出售北京科华股权等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增加。

当季,该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下滑84.84%,该公司称主要是摊销股权激励成本、研发费用投入及奖金计提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189.52%,主要是政府补助款较上年减少及本期拨付前期收到的项目经费给联合单位所致。

三季度财报截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光刻胶涨价最新消息(光刻胶涨价最新消息股票) 第1张

芯片突破的关键时刻,国产光刻胶成功破冰,粉碎日企垄断梦

其中,作为芯片光刻过程的关键耗材,半导体光刻胶供不应求、完全靠抢的现状更是备受热议。

众所周知, 光刻胶的质量和性能对于芯片光刻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意味着,光刻胶的供应受限,将直接阻碍芯片发展。

对于我国而言, 光刻胶领域长期以来国外先进企业的工艺及参与,对外依存度高达90%。 在当下中国国产芯片突破的关键时刻,倘若因为光刻胶被卡脖子影响了整体芯片行业的进步,将对芯片国产化造成致命的打击。

好在,从目前中国光刻胶领域传来的种种好消息来看,国产光刻胶已经成功破冰。

据7月2日IT之家给出的消息: 南大光电的ArF 光刻胶产品目前已经拿到了小批量订单。

早在5月底,南大光电就已经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ArF 光刻胶产品通过客户认证,具备55nm工艺要求。

此次南大光电ArF 光刻胶产品成功拿到订单, 意味着我国将打破用于精密工艺的ArF 光刻胶产品一直以来被外企垄断的局面。

今年2月中旬,由于地震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日本光刻胶企业信越化学一度停止向中国大陆多家晶圆厂断供光刻胶。

当下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主要被日本、美国等企业垄断,中国能够批量生产KrF、ArF光刻胶的厂商屈指可数 。以至于当国外光刻胶企业涨价或断供之后,国内晶圆厂势必要面对光刻胶缺货的窘境。

随着南大光电等国内光刻胶龙头不断进行光刻胶领域的投资研发成功,并取得突出进展,如今已经粉碎了日本企业的垄断梦。

不过,中国要想真正将光刻胶技术垄断在自己手里,还要突破技术与市场两大壁垒。

作为一个劳动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光刻胶领域存在极高的技术壁垒 。目前80%的光刻胶专利都垄断在日本手中,中国想要实现突破仍需继续努力。

同时,有日本掌握了先进技术以及配套产业链,其当下几乎垄断了整个光刻胶市场。 对于中国光刻胶企业来说,即便能够研发出新技术,能否得到广泛应用还未可知。

由此看来,国产光刻胶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冰,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