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2022年即将摘帽的st股有哪些」人民币汇港币》,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了2021年度的财报,许多曾经深陷亏损泥潭的公司被证券会戴上了退市风险警示的帽子“ST”,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些业绩*的大白马股价不涨,反倒是一些ST股票的股价一路狂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玄机呢?
那些因为连续亏损被ST的股票,股价都曾经遭遇到了滑铁卢,一旦公司业绩负数,扭亏为盈,被证监会摘帽以后,股价必然会有一波较大的行情。2022年度,有哪些ST公司有可能被摘帽呢?容我来给大家一一介绍,看看大家都搭上车了没有!
1、* ST康美
* ST康美,又称康美药业,主要从事中药饮片、中药材贸易、药品生产销售、保健品及保健食品、中药材市场经营、医药电商和医疗服务等业务。公司总部在广东省普宁市,曾经作为中医药行业的龙头老大,风光无限!自从康美药业因为大股东占用公司300亿资金被证监会处罚以后,公司计提了大量的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公司连年亏损,股价从*的30多远一直下跌到2.73元。
2022年1月28日,康美药业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盈公告,公司业绩预计盈利56亿元到84亿元之间,去年公司的亏损可是高达277亿元!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公司一年内实现利润大逆转的呢?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12月29日作出(2021)粤52破1号之四《民事裁定书》,裁定确认《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实现相关重整收益净额约1,75亿元,导致公司业绩同比实现大额增长,并扭亏为盈。
也就是说康美药业是通过非经常性收益实现的扭亏,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公司主营业务方面的利润还是为-57亿到-86亿元之间。
无论如何,公司都到了需要摘帽的时候,2022年公司摘帽之前,投资者还有机会吗?
综合评价:扭亏指数 ★★★★★ 盈利质量 ★
2、*ST海航
ST海航即海南航空,主要从事国际和国内的航空客运业务。2020年公司亏损640亿元,深陷泥潭,股价一直都是2元左右震荡。根据公司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司在2021年度实现了净利润45亿元至62亿元之间。
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并不是主营业务好转造成的,主要业务比去年相比只是少亏损93亿元,造成公司本次业绩扭亏为盈主要是由于重整事项所致,影响金额约1,60亿元至1,76亿万元,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8亿元至-1,05亿元之间,也就是说公司扭亏并不是经常性收益造成的。
2021年2月10日,海南省*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公司及十家子公司的重整申请,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收到海南省*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确认《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十家子公司重整计划》(以下简称《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根据破产重整债权申报、债权留债及清偿、其他主体重整安排及《重整计划》执行情况,本期公司及十家子公司确认相关债务重组利得金额约为1,600,000万元至1,760,000万元。
可以看出,海南航空的扭亏完全是为了摘帽子的需求,2021年度利润是债主们免除了他们部分债务造成了公司的盈利,明年如果需要实现持续的盈利,那是相当有难度!
综合评价:扭亏指数 ★★★★ 盈利质量 ★
3、*ST节能
公司以前叫做神雾节能,主要是从事推广蓄热式转底炉处理冶金尘泥、矿渣技术以及传统冶金行业设计业务等方面的业务,总市值仅20亿,是江苏的一家上市公司。
公司上年度亏损约3.6亿元,2021年度预计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到22亿元之间,造成公司扭亏的原因是以下两点:
(1)公司子公司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院”)因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及上市公司债务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导致的重整收益约15.58亿元;
(2)因违规担保债务解除导致的收益约3.8亿元,上述影响均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扭亏原因解读:公司的扭亏并非经常性收益造成的,同样也是与债务人达成了和解,免费了公司大量的债务,这种盈利同样属于非经常性收益,盈利的质量不高!
综合评价:扭亏指数 ★ 盈利质量 ★
4、*ST澄星
澄星股份是江苏一家从事黄磷、磷酸、磷酸盐等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上市公司,公司总市值约为59.83亿元。2020年度,公司全年亏损金额为22亿元,2021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利润为13.5亿元到20亿元之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79亿元到1.17亿元之间。
造成公司利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主营业务方面黄磷市场价格涨幅较大,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加了,营收同时增加。第二个原因也是债务从组给公司带来了21.77亿元的债务重组收入,也就是说主要是非经常性收益给公司造成了扭亏。
无论如何,公司在2021年将会实现摘帽的任务。
综合评价:扭亏指数 ★ 盈利质量 ★ ★
5、ST大有
大有能源是河南省一家从事原煤开采、煤炭批发经营、煤炭洗选加工的上市公司,公司总市值约为111亿元。2020年度公司全年亏损10.35亿元,2021年公司公布的年度业绩预告披露,公司全年预计实现盈利10.2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公司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亿元至11.58亿元,与上年同期比较,将增加12亿元至15亿元。
公司本期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是要有两点,一是受市场因素影响,煤炭行业景气度向好,公司商品煤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导致公司盈利同比大幅增加。二是公司2021年收购的阿拉尔豫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良好,为公司创造了较好的效益!
ST大有的盈利指数和盈利质量都是这些扭亏公司里*的,这点从公司的股价上就能直接反映出来,公司业绩预告披露以后,股价呈现一字长蛇阵式的增长。
综合评价:扭亏指数 ★★★ 盈利质量 ★ ★ ★ ★ ★
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些扭亏的ST公司值得投资,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月4日受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港元、英镑、澳元、新西兰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元、林吉特、卢布、兰特、韩元、迪拉姆、里亚尔、福林、兹罗提、丹麦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里拉、墨西哥比索及泰铢的市场汇价。
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如下:
100美元 637.94人民币
100欧元 720.99人民币
100日元 5.5313人民币
100港元 81.81人民币
100英镑 860.06人民币
100澳元 459.11人民币
100新西兰元 433.19人民币
100新加坡元 471.37人民币
100瑞士法郎 694.46人民币
100加元 500.48人民币
100人民币65.462马来西亚林吉特
100人民币1169.68俄罗斯卢布
100人民币248.85南非兰特
100人民币18714韩元
100人民币57.571阿联酋迪拉姆
100人民币58.847沙特里亚尔
100人民币5090.62匈牙利福林
100人民币63.453波兰兹罗提
100人民币103.16丹麦克朗
100人民币142.72瑞典克朗
100人民币139.02挪威克朗
100人民币204.512土耳其里拉
100人民币321.2墨西哥比索
100人民币521.76泰铢
曾经差点面值退市的*ST兆新,因为摘帽连拉4个一字板。8月10日,盐湖提锂即将“*归来”,*ST盐湖也脱星摘帽,以“盐湖股份”的名称重新上市,市场对其预期颇高。摘帽股不乏投资机会,每年中报发布后是炒作来年摘帽股的较佳时机,那么,ST板块中有没有类似可能中报摘帽的股票呢?
锂电池+光伏+摘帽
兆新股份连续四日一字涨停
8月9日,刚刚脱星摘帽的锂电池概念股兆新股份(002256)录得连续第四个一字涨停板,仅成交3.27万手,而涨停板上的封单多达584万手,可以买下其流通盘的42%。
兆新股份连续涨停,或许跟它的“锂电池+光伏+摘帽”概念有关。
兆新股份,全称为深圳市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摘帽前股票简称为*ST兆新。兆新股份主要经营新能源、精细化工、生物降解材料三大类业务,其中新能源业务包括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锂盐产品深加工、盐湖提锂、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业务,该业务板块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的重要环节。
8月3日晚间,*ST兆新发布公告称,宣布公司关于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已获深交所审核同意,公司股票自2021年8月3日开市起停牌1天,于2021年8月4日开始起恢复交易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与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兆新”变更为“兆新股份”,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比例由5%变更为10%。
公开资料显示,兆新股份2018年与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07亿、-3.07亿,由于连续两年审计的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兆新股份”变更为“*ST兆新”。2020年,兆新股份又因与科恩斯实业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导致公司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因此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财报显示,兆新股份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14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64.47万,净利润同比增长118.11%,实现扭亏为盈,公司符合申请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同时,科恩斯实业已将对公司的债权全部转让给青岛博扬基业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截至目前,科恩斯实业已全部解除对公司主要银行账户的冻结,兆新股份符合申请撤销股票其他风险警示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5月份至6月初,*ST兆新曾因连续17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而陷入面值退市危机。而如今仅仅过了一年时间,*ST兆新成功脱星摘帽,“满血复活”。
摘帽行情火爆异常
今年以来,摘帽行情是A股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ST股票,指“特别处理”的股票,针对的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ST股撤销特别处理的股票代码前不再有ST标记,俗称“摘帽”。
据证券时报统计,在今年摘帽的88只股票中,共有71只个股上涨,上涨比例为80.68%。涨幅在50%以上的有12只,分别为江特电机(562.73%)、联络互动(468.06%)、藏格控股(293.01%)、岩石股份(256.41%)、融捷股份(236.95%)、中毅达(231.29%)、湖北宜化(209.69%)、ST运盛(195.80%)、海马汽车(168.09%)、海南椰岛(135.44%)、舍得酒业(130.80%)、中银绒业(123.58%)、康盛股份(114.36%)。
其中,A股市场上有“锂”走遍天下,在“锂电池+摘帽”光环的加持下,江特电机的摘帽之旅更是从*2020年5月20日的1.25元涨到了上周五(2021年8月6日)的26.54元,累计涨幅达21倍!同样因为锂电池概念股叠加摘帽概念而暴涨的还有藏格控股、融捷股份等。
年少不知白酒贵,“白酒+摘帽”也是牛股辈出的一个阵营。舍得酒业从ST到摘帽,*涨幅逾8倍;曾几度成为“妖股”的岩石股份,今年以来*涨幅达3.4倍;宣布进军酱酒领域的海南椰岛,今年以来*涨幅达2.6倍。
5月21日开始,受摘帽及旗下持股公司新蛋赴美上市消息刺激,联络互动直接10个涨停一波翻倍。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联络互动就多达15个交易日涨停,*涨幅达1.7倍。
15只ST股财务指标上有望摘帽
一般来说,ST股脱星摘帽意味着公司可持续经营,避免了退市风险,同时过去由于业绩低迷导致与行业平均估值的缺口也将部分恢复。ST股摘帽后可能会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买入,主要还是因为机构投资者看上了相关个股基本面出现“脱胎换骨”改变的预期,机构投资者选股和仓位配置上不再受ST股投资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地买入。
那么,现存的ST股票里,哪些可能实现摘帽,甚至走出摘帽行情呢?
ST股票摘帽的条件,主要包括这些方面:
1、年报必须盈利;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股东权益为正值,即每股净资产为正值,每股净资产必须超过1元;
3.*年报表明公司主营业务正常运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
4.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没有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5.没有重大会计差错和虚假陈述,未在证监会责令整改期限内;
6.没有重大事件导致公司生产经营受严重影响的情况、主要银行账号未被冻结、没有被解散或破产等交易所认定的情形。
根据交易所规则,只要ST股全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每股资产均为正值,就有望摘帽。随着中报即将披露,一些ST股存在摘帽可能。根据Wind统计,以中报业绩预告扭亏,且*一期财报每股净资产高于1元为标准,截至9日,15只ST股存摘帽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个股名单仅仅是根据财务统计筛选的结果,最终能否成功摘帽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此外,ST股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以及其他存在的风险(可能存在着被立案调查、行政处罚等)也需要引起关注。
本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张安
*ST群兴在两次申请延期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后,终于在6月1日盘后发布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同日,*ST群兴公告称,公司股票撤销退市风险警示,6月2日停牌一天,6月6日起复牌,股票简称将由“*ST群兴”变更为“群兴玩具”,实现脱星摘帽。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公司股票简称是群兴玩具,但上市公司的实际业务已和玩具业务无关,业务重心转到酒水销售等领域,其业务稳定性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房屋买卖纠纷终审败诉
4月26日,深交所曾对*ST群兴下发年报问询函,对其在业绩期内未及时披露信息,未及时计提预计负债等情况进行问询。
年报问询函指出,*ST群兴曾与汕头市金佳力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佳力”)存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2020年7月28日,金佳力提起民事诉讼,要求*ST群兴配合办理交易标的过户手续,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上述案件涉案金额达5350万元。
资料显示,*ST群兴曾于2021年6月份收到汕头市澄海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要求*ST群兴配合金佳力办理过户手续。但对于上述案件的审理结果,*ST群兴并未及时对外进行披露。对此,深交所要求*ST群兴自查是否违反《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第11.1.5条的规定。
在此次年报问询函回复中,*ST群兴解释称,公司根据律师告知,基于《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认为,在公司已向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情况下,公司认为汕头市澄海区人民法院的判决并非终审判决。另外,因公司负责信息披露的管理人员恰逢公司收到汕头市澄海区人民法院判决书期间离职。因此,公司才没有按照《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第11.1.5条的规定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ST群兴对相关判决提出了诸多异议,但根据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了*ST群兴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根据判决结果,*ST群兴不承担违约金,只需配合金佳力办理土地厂房的过户手续,并按照土地厂房出售价格与过户时土地厂房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应税费确认资产处置损益。
这场打了近两年的官司,最终以*ST群兴败诉而落幕。
公司仅剩17名员工
公开资料显示,*ST群兴曾是一家玩具行业上市公司,2011年于深交所上市。上市十余年间,*ST群兴可谓是命运多舛。自2012年起,公司营收不断下滑。2012年,*ST群兴的营收为5.05亿元,至2021年仅有5122万元,营收规模缩水到仅剩十分之一。
自2017年开始,上市公司逐渐退出了玩具业务,并尝试向多个领域转型,但结果都不理想。2020年,*ST群兴的2019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了无法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此后不久,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同年,公司因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形,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2年4月份,随着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对*ST群兴2021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后,公司触发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得以解除。
对此,另一位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随着*ST群兴的顺利脱星摘帽,其后续发展或许可以更加放开手脚,但因业务转型时间尚短,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尚需观察。
从员工数据上看,截至2021年,公司仅剩员工17人,包括9名销售、2名财务人员、4名管理人员以及2名行政人员。
值得关注的是,年报问询函指出,2021年,*ST群兴的管理费用为760.46万元,同比下降59.26%。业绩期内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为70人,报告期末,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仅剩17人。对于大量员工变动情况,深交所要求*ST群兴进一步说明公司2021年度管理费用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通过大幅降薪或裁员调节利润等规避退市的行为。
对此,*ST群兴回复称,因2020年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形,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为防范风险,*ST群兴对各子公司进行全面梳理,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多家子公司从上市公司剥离,形成人员分流。2021年全年,因相关子公司处置或转让造成人员流失40人左右。因此,公司不存在虚报人数发放薪酬或恶意降薪、欠薪的情况。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