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为下场搞新能源无人驾驶 汽车 ,直接点燃了新能源 汽车 行情,以及无人驾驶行情,涉及到一些华为概念的行情也有一些异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主要就是由于智能手机发展的例子,当初智能手机发展的时代,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此期间包括像苹果,小米,华为等都通过智能手机,打开了很大一部分市场,特别是苹果靠这个一举打下王座,而小米通过这个在国内也是风生水起,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机遇了,这次的智能 汽车 ,其实也是这样的机会,说是 汽车 ,不过是 科技 产品上放 汽车 零件,也是跟智能手机一样的机会,这个赛道上的上,中,下游,都会因此受益,是非常宽泛的,所以这个赛道之广是确立的,其次这个方向是政策支持,所以会有更多的消息驱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大佬纷纷入场,想把握这个阶段的蛋糕,那么自然是存在机会的,而我们普通投资者,能够做的其实就是找准方向,做到跟随强者即可。
1.北汽蓝谷
基本面亮点: 它是知名的新能源 汽车 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同时与华为合作搞 汽车 。
技术分析: 它属于典型的弱势震荡后的放量爆发,而且是沿着10天线走趋势的,不是火箭发射直接上去的,那么它属于分歧里走强的,这种持续性机会较好,而10天线是它重要短期情绪支撑,所以要重点观察。
逻辑分析: 它属于这波新能源 汽车 行情的最老牌代表股,而它走上去是分歧走强的,自然更具备持续性,那么在大 汽车 行情没有结束前,它都是有阶段行情,为啥是阶段行情呢,因为它期间肯定要震荡的,这是它股性决定的,所以不要盲目追高,尽量去观察它整理后的阶段机会,其次就是看10天线的短期情绪支撑。
2.欣旺达
基本面亮点: 它是国内领先的消费类锂电池模组制造商,它的智能硬件事业部也有代工电子烟的业务。
技术分析: 它近期大趋势是弱势整理,当前处于阶段筑底震荡,按它波浪性形态,它是阶段修复机会的,而关键点是站住60天线的支撑,其次就是下方量能的延展性,这个位置是存在修复空间的,但是并不是火箭发射,短期还要震荡,中长会有阶段修复空间。
逻辑分析: 它不仅具备锂电池概念,它还涉及到电子烟,而近期外围电子烟概念又在反弹,同时国内锂电池新能源 汽车 也比较火热,那么热点概念的叠加,加上它的形态位置是有机会走修复的,不过它本身比较慢热不是那种火箭爆发类型,所以短期还要震荡,中长是存在修复空间的,所以对于它要根据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策略为上。
3.卓胜微
基本面亮点: 它是业界率先基于RFCMOS工艺实现了射频低噪声放大器产品化的企业之一。
技术分析: 它的形态很漂亮大体是沿着60天线上行,期间有跌破太后续都修复了,维持了大的重心抬升波浪趋势,那么它是受资金认可的,因为它跨越了市场熊牛,能够做到这样的情况,它自然是有着自己核心东西的,就技术而言,现在它依旧是维持大趋势,而这种大趋势下,不能盲目追高,更多的是寻找每次整理后的支撑节点,观察这个点会更好。
逻辑分析: 它基本上算是半导体里面的茅台,属于茅系列的个股,是具备穿越性和反复性的,核心趋势是资金的认可,在权重分化整理,走题材行情的阶段,它依旧保持了趋势,可见其强势性,那么对于它来讲机会点在于每次的阶段整理,而不是在于走阶段高位,要意识到它是走波浪形态的,走出阶段高位,它往往容易整理,这就是它的股性,大家要心里清楚。
4.TCL 科技
基本面亮点: 它主营半导体显示技术及材料,具有自主P的新型OLED材料的开发,聚焦蒸镀型OLED小分子材料。
技术分析: 它近期走波浪震荡走势,其实不算强,但也不算弱,走得中规中矩,当前因为缩量走整理行情,但是它的重心抬升趋势延展的大行情并没有打破,所以它是有修复机会的,它的关键就是当前位置能够修复站上60天线,就会再度延展趋势,所以当前位置是很关键的。
逻辑分析: 作为面板双雄之一,它其实相较与很多股它更具备稳定性,它在一个长期阶段延续了自己的固有走势,而只要它大趋势形态没有坏,从技术上它就要继续延展,而当前面临面板涨价,以及显示需求旺盛,这个在基本面上就是促进它发展的核心推动,所以作为短线客,在它身上是容易吃亏的,而作为中长线的投资者是容易在它身上获取红利空间的,所以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
“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
在上汽集团(600104.SH)年度股东大会上,董事长陈虹明确表态, “上汽很难接受单一一家供应商为上汽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时,陈虹强调上汽不会采取任何人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是合作的方案。目前上汽与华为在5G以及互联生态方面都有很多合作。
7月2日,据第一 财经 消息,华为内部人士回应称,“Huawei Inside模式目前只是3家,不可能也没有精力与所有车企都用这种模式。‘Huawei Inside’是华为与车企共同定义、联合开发 汽车 ,不适用于所有车企。华为还提供了零部件解决方案,更多车企是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陈虹公开拒绝将自动驾驶技术交给第三方,背后是智能 汽车 时代传统车企的焦虑。软件定义 汽车 ,可能导致互联网和 科技 公司占据食物链顶端,而传统车企可能沦为代工厂。
车企都希望打造软硬结合的闭环系统,掌握自身的命脉。作为国内 汽车 销量第一的上汽集团,自然也要掌握话语权。从提出“新四化”概念,到布局新赛道,上汽集团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不造车的华为,
想要成为车企的“灵魂”
华为不造车,而是通过技术研发优势,制造 汽车 的“灵魂”。
根据华为内部的看法,下一代 汽车 传统部件的构成只会占30%-40%,剩余部分都与电子、计算、通信、软件相关。操作系统作为底层技术,将成为食物链顶端的存在。
华为针对不同车企已有3种不同的合作形式。
一是提供华为HiCar关联多种车用APP;二是提供包括华为DriveOne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电机控制器、HiCar等软硬件上的全面合作;三是提供鸿蒙车机与自研车载计算芯片在内的全套HI解决方案。
目前,华为已经与北汽、广汽、长安、赛力斯展开了深度合作;另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华为还与包括比亚迪(002594.SZ)在内的8家中国主流车企达成了合作关系。
与华为合作最为紧密是赛力斯和北汽极狐。
赛力斯搭载华为的HiCar和自动驾驶系统,以及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不少网友都冲着华为去购买这辆车。在与华为深度绑定后,赛力斯背后的小康股份(601127.SH)成为“华为概念股”,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股价暴涨287.84%,成为投资者热捧的 汽车 股票之一。
北汽极狐阿尔法S采用了华为麒麟990A座舱芯片、鸿蒙系统、华为激光雷达智能驾驶系统等软硬件。今年上海车展,双方共同发布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这是第一款打上华为HI品牌标识的智能 汽车 ,也是首款全栈搭载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北汽蓝谷(600733.SH)的股价短时间内翻了两倍多。
长安 汽车 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的阿维塔 科技 ,打造基于智能电动网联 汽车 平台(CHN)的产品,未来5年会推出5款车型,其中代号为E11的车型搭载华为HI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设计样车已经下线。
广汽集团(601238.SH)与华为合作共同开发的L4级自动驾驶车辆,将于2024年实行量产。
上汽为什么拒绝华为?
智能 汽车 时代传统车企很焦虑
陈虹的言论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上汽可以通过与华为合作实现共赢;有人质疑上汽没有灵魂,上汽现在的灵魂是大众、通用的;还有人支持上汽的选择,车企要打造软硬结合的闭环系统,掌握自身的命脉。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汽不是针对华为,无论是谁来提供整套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上汽都不会采用。这反映了智能 汽车 时代传统车企的焦虑。软件定义 汽车 可能导致互联网和 科技 公司占据食物链顶端,而传统车企在软件层面几近空白,可能沦为代工厂。
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表示,智能 汽车 的灵魂是数据,这是大家争夺的核心。
麦肯锡在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相关数据显示,目前 汽车 软件在大型乘用车的整车价值中占比为10%,未来预计将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至2030年, 汽车 软件将占整车内容的30%,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多亿美元。
未来数据和软件将成为智能 汽车 利润的核心,传统车企擅长的硬件制造要退出一射之地。上汽必须争夺软件的主导权,决不能将这部分的利润拱手相让。
当前,上汽的业绩主要来自于合资公司——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
2020年,上汽实现营业总收入7421.32亿元,同比下降12.00%;净利润204.31亿元,同比下降超过20%。
这已经是连续两年业绩负增长,且营收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低,净利润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低。
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合计贡献了公司净利润总额的超67%。加上公司 汽车 零部件、金融业和上汽通用五菱,归属上汽集团的合计净利润达302.76亿元,超过了集团总净利润。这就意味着,上汽集团的宝骏、荣威、名爵等自主品牌,大概率是在赔本运营。
2020年上汽集团累计销量近560万辆,整车销量保持国内第一。上汽大众销量150.55万辆,上汽通用146.74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半壁江山。
成为 汽车 界的微软、安卓,是包括华为在内的一级供应商的目标。而坚持打造自家智能系统的整车车企,想要成为苹果,“灵魂”和“肉体”两手抓。
行业在飞速发展,距离哪个系统一家独大还为 时尚 早。
上汽“灵魂”建设工程
已布局多年,累计投入数百亿
根据陈虹的言论,上汽将会自研自动驾驶技术,或者与第三方合作研发。而上汽也确实是朝着这方面努力。
从2009年至2015年,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方面投入累计高达60亿元。
2015年,上汽率先提出“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创新发展战略。
2015年,上汽与阿里合资成立了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为首款互联网 汽车 荣威RX5的系统供应商。
2016年,上汽定增150亿元获批,用于新能源和车联网等项目。
今年2月下旬,上海 汽车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宣布已与智能芯片独角兽企业地平线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依托各自在 汽车 、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优势,共同 探索 汽车 智能化前沿技术,研发具有上汽集团品牌特色的智能化、网联化 汽车 产品。
3月中旬,上汽集团宣布参与联合领投自动驾驶创业公司Momenta C轮融资。上汽将与Momenta合作具有L4自动驾驶级别的robotaxi项目;4月的上汽零束SOA开发者大会上,上汽在软件平台聚集了BATJ、OPPO、Momneta、地平线等一众 汽车 生态企业,华为也位列其中。SOA平台将于两年内在智己 汽车 和R 汽车 高端智能电动产品上先后落地。上汽集团计划到2025年在智能电动等创新领域将先后投入3000亿元。
6月中旬,上汽集团发布了全新愿景和LOGO,并公开了拆分旗下子公司的计划。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表示,上汽的新LOGO取消了原本方向盘的设计,这是上汽基于对未来 汽车 的预判,未来的驾驶可能不再需要方向盘。在新的智能 汽车 时代,所谓的智能 汽车 要有大脑和灵魂,而这个大脑和灵魂,车企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新赛道上,上汽布局了数据中心、云平台中心、软件中心、人工智能算法中心和网络安全中心。
上汽零束加速打造全栈式解决方案,“上汽集团IMAD智驾系统”已成功孵化;智能网联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成功量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代高精度电子地图数据生态智能工厂产品已经交付;新一代电动解决方案较业内竞争对手领先;已完成多款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产品开发……
在智能 汽车 新时代,上汽要尽快缩短与行业领先者的差距,重塑竞争优势。但在此之前,上汽首先要活下来。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赞成上汽的观点,“上汽的思考也是整车企业的共同思考,要想实现发展,以我为主,独立自强是必然的选择。相信上汽要想成为强大的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中国很多成功企业的必然选择。”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科创新源(300731)、中威电子(300270)、同益股份(300538)、先进数通(300541)、易联众(300096)、数字认证(300579)、亚太股份(002284)、蓝盾股份(300297)、同兴达(002845)、诚迈科技(300598)等都属于华为概念股。
华为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以下几个股票中诞生:科创新源、中威电子、同益股份。过去两年,在硬件方面的阻碍,使得华为在软件方面寻找突破,华为的强势突围,也带动了华为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1、科创新源(300731)
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领先的高分子材料应用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服务于通信、电力、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全球行业客户。
自2008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功能型高分子材料应用的研发与制造。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及市场为导向,以自主研发为基础的技术创新路线,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完整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配方和先进生产工艺,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是国内该行业实现生产规模化、产品系列化、配方和生产工艺先进的佼佼者。
2、中威电子(300270)
杭州中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公司拥有国家级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机构。
公司立足于视频监控行业,长期专注于智能化安防、互联网安防、云平台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等领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拥有安防工程企业设计施工维护一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CMMI三级等多项资质,是国内数字视频传输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3、同益股份(300538)
深圳市同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高端新材料及电子材料供应链一体化方案商。公司主营产品为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主要应用于手机及移动终端、消费类电子、智能家电、汽车、新能源、5G行业、芯片以及显示面板等领域品牌客户产品的零部件、功能件、结构件或外观件。
上汽拒绝华为,究竟是“闭门造车”还是“真有底气”?( 微信公号:CNWAUTO)
今年以来,华为概念在 汽车 圈被资本疯狂追捧,与华为概念沾边的车企,股价一路走高。
不过,华为概念也并非受到所有车企追捧。近日,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在回应股东提问时表示,不能接受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上汽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汽集团关于 汽车 “灵魂”与“躯体”的言论随即登上热搜。随后,华为内部人士也向媒体回应,Huawei Inside是华为与车企共同定义、联合开发 汽车 ,不适用于所有车企,目前只是三家。此外,华为还提供了零部件解决方案,更多车企是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华为“风头无二”
近来,华为在国内 汽车 圈的风头已经盖过了诸多整车企业。
目前,华为激光雷达方案及ADS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认可,Huawei Inside商业模式官宣了北汽、长安、广汽三家合作伙伴。同时,华为更多是采用tier1与tier2的合作模式向车企提供零部件和解决方案。
尽管上汽拒绝使用华为的“灵魂”,但上汽也表示自己和华为等企业的合作从来没有中断过,在上汽R 汽车 上就使用了华为提供的5G网联模块。
华为方面则反复多次向外界传达“华为不造车”的论调。“华为不造车,只助力车企造好车。”6 月 28 日,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 BU Marketing 与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林春再度在公开场合再度强调,“华为也不会控股和投资任何 汽车 企业,华为的目标是赋能主机厂。”
但华为概念,却实实在在的拉动了与之相关的 汽车 股股价。与华为搭上关系的小康股份、北汽蓝谷等,都在短短几个月就实现了股价的数倍增长。小康股份的股价自2021年以来已实现多个涨停,创下5年来新高。
自动驾驶作为未来智能 汽车 市场的核心技术,也是技术门槛极高的领域。华为的光环源于其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数据显示,华为在 汽车 零部件领域的研发投入达到 10 亿美元,研发团队规模达到 5000 人,其中智能驾驶团队 2000 人。
区别于特斯拉的“自研自用”战略,Huawei Inside是将其解决方案植入新能源 汽车 ,摆脱了硬件限制,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可以为全球的任何一家企业提供基础技术服务,同时,这也意味着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上汽集团所言,他们只能为华为的技术提供施展拳脚的“躯体”。
传统车企自己开发新的自动驾驶技术,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很可能错过智能 汽车 时代的最佳发展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华为合作或是传统车企的最佳选择。
上汽坚持什么?
去年以来,新能源 汽车 成为超级风口,以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 汽车 市场也同样持续走热, 汽车 相关股股价大涨,除了与华为概念绑定的小康 汽车 、北汽蓝谷等,包括比亚迪、长城股价也都翻涨了5-6倍。
但号称新能源 汽车 销量第一的上汽却在财务和竞争力指标上均处于下风。这也难怪在上汽的股东大会上,会有情绪激动的股东吐槽上汽“不作为”。作为传统造车巨头,上汽“去年一整年股价只涨了4.3%”。
而上汽目前自动驾驶方面也并非完全自研。值得注意的是,从2013年开始,上汽就和英伟达、Mobiley、华为、高通、地平线等等自动驾驶供应商开始接触,最终选择了英伟达成为了自己家的自动驾驶核心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R 汽车 的自动驾驶核心R-tech就是英伟达的NVIDIA DRIVE AGX Orin,激光雷达传感器来自Luminar公司。而早在2018年3月,上汽集团就宣布,与奥地利TTTech签署合资经营合同。
目前,上汽仍然是国内最高的盈利车企之一。2020年上汽集团实现营收7230亿元,实现整车销售56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为260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达到46.4%。
另外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售32万辆,同比大增73.4%,排名跃居国内第一,在全球位列第三;实现整车出口和海外销售39万辆,同比增长11.3%,占全国整车出口的比重超过1/3,出口销量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第一。
陈虹表示,“为了应对来自市场演变、技术发展、行业变革新的挑战,上汽将全面向‘用户型高 科技 公司’转型,并和盘托出上汽的技术布局和看家本领。”
避免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拥有攻坚核心技术的底气是好事。但上汽拒绝华为,究竟是“闭门造车”还是“真有底气”,不久的将来,产品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只是,智能 汽车 的赛道机会稍纵即逝,不要错过了拥抱未来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一则“湘油泵这只股票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股票?这种股票前景怎么样? ”的问题,是受到了高度的关注,我来说下我的了解。湘油泵这个公司主要就是做的发动机的零部件,同时也是内燃机工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这一只股票的前景怎么样呢?我认为应该也是还可以的,这个公司也是在积极的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他的走势怎么样呢?从2020年的12月份左右跌到现在,大概跌了一半多的价格。下面说说详细情况。
一.湘油泵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动机系统的关键及重要零部件以及泵类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有柴油机机油泵、汽油机机油泵、电机、水泵、变速箱泵等。公司是国内发动机润滑冷却泵类技术的领先者,也是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其关键核心技术可变排量机油泵技术、可变流量发动机水泵技术、冷却润滑模块化集成、中大马力泵类技术、自动变速箱泵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二.他的前景怎么样
原来是一个做这个汽车的内燃机的发动机的一个公司,但是为了跟上时代,他现在也开始去涉及了新能源汽车的一些相关产业。同时他还有跟华为合作以及开展一些无人驾驶项目。算是有一定的前景。
三.它的走势如何
看看它的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到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它的股价最高是涨到了53块钱的位置,但是今年一直是处于一个下行通道跌到目前的话是已经跌到了23块钱的位置,已经腰斩了它的价格。虽然公司有涉及新能源领域,但是可能目前在这个新能源的赛道,他还是一个做的不算太好的公司。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