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盘熔断机制(a股熔断机制跌多少启动)

2022-11-20 18:22:06 股票 xialuotejs

什么是a股熔断?你知道吗?

引言:股票市场有很多专有名词,如果不理解这些专有名词的话,那么就会对自己的投资造成损失,那么什么是A股垄断,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熔断机制

所谓A股的熔断是指A股的熔断机制,是指在某一股票合约达到涨停板之前,都会设置一个熔断的价格,这个熔断的价格就是在进行股票交易买卖报价的时候最低或最高的限度,必须在这一价格的范围内进行交易。而一旦价格或者是股市的指数超过或低于这一阀值的时候,就会触发熔断机制,一旦触发熔断机制之后就不能再进行交易,也就是说自动停盘了。所有的人都不能再进行买卖和交易,也防止价格的进一步变动,而触发熔断机制之后,通常当天的交易就无法进行了,相关的部门也会进行调查,如果调查完成之后就会启动交易。

二、涨停限制

其实除了A股的熔断机制以外,为了防止市场在短时间内大量的波动而造成市场的恐慌,也设置了一些对单个股票的价格限制。比如很多人都能听到涨停或跌停,其实所谓的涨停和跌停就是当天的涨幅或跌幅超过了价格的10%,那么就会达到涨停和跌停。而一旦达到之后,这只股票在当天就无法进行交易了,正常情况下第2天还是可以进行交易的。所以有很多人都希望这些能获得涨停的收益,但是对于新股来说是没有涨停和跌停限制的,所以很多人希望自己通过购买新股在一天内就获得巨大的收益率。

三、停牌风险

而对于单个股票来说,面临的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停牌风险而购买了停牌的股票,那些股民就会感到十分的痛心。因为一个股票会面临停牌,通常是资产出现了重大的问题,而一旦出现重大问题之后就很难再复牌,而且股票很难再涨起来,对这些交易者来说那些拿在手里面的股票就会变得一文不值,是重大的损失。

a股大盘熔断机制(a股熔断机制跌多少启动) 第1张

什么是熔断机制?a股熔断机制生效

什么是熔断机制?a股熔断机制生效

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

所谓“熔断机制”,即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动幅度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定交易的措施。

据报道,A股的熔断机制将在元旦后正式实施。指数熔断机制(简称熔断机制),究竟是什么呢?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板有什么区别?我来为您分析一下。

上证所和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于2016年1月1日安排通关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新股发行改革网上IPO通关测试、指数熔断通关测试、FAST行情提速全网测试及Show2003行情降速通关测试。测试完成后,IPO发行改革、指数熔断、Show2003降速相关变更将正式上线,并于2016年1月4日(2016年首个交易日)起正式生效。

A股的熔断机制将在元旦后正式实施。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证所官方的网站获悉,上证所和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于2016年1月1日安排通关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新股发行改革网上IPO通关测试、指数熔断通关测试、FAST行情提速全网测试及Show2003行情降速通关测试。

测试完成后,IPO发行改革、指数熔断、Show2003降速相关变更将正式上线,并于2016年1月4日(2016年首个交易日)起正式生效。

此前,交易所相关人士表示,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是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期货市场交易机制,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触发熔断将暂停交易

具体规则上,2015年12月4日,上证所、深交所和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同时下发《指数熔断机制业务问答》;相比征求意见稿,上述文件显示,三家交易所将触发5%熔断阈值暂停交易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但保留了尾盘阶段(自14:45始)触发5%或全天任何时候触发7%暂停交易至收市的安排。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触发熔断时,股票及股票相关品种的竞价交易均暂停,新股发行、配股、投票等非交易业务可以正常申报,若指数熔断持续至15:00,相关证券当日不进行大宗交易。

中金所也将暂停股指期货所有产品交易(包括沪深300(3469.07,-261.940,-7.02%)、中证500(6983.40,- 634.280,-8.33%)和上证50(2270.46,-150.340,-6.21%)股指期货),但国债 (893.00,0.000,0.00%)期货交易正常进行。

7月盘中多次触及熔断阈值

“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引入不是一步到位的理想化过程,也没有统一的做法,而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12月4日表示,比如,美国市场1987年发生股灾后引入指数熔断机制,后续调整过熔断阈值、暂停交易的时间;2010年发生“闪电蹦盘”后引入个股熔断机制。

韩国市场在保留已有涨跌幅制度的情况下,在1997年发生金融危机后,先后引入指数熔断机制和个股熔断机制;由于触发次数较多,于2015年修订了指数熔断机制、涨跌幅限制。

平安证券相关人士指出,熔断机制作为非常规的制止股价异常波动的手段,使用的次数并不高。美国从1988年实行熔断机制至今,只有1997年10月 27日实行了一次熔断机制。而韩国只在2000年4月17日、2000年9月18日和2001年9月12日分别实行了3次熔断机制。

从A股情况来看,据平安证券的统计,A股市场自2014年开始,截至2015年10月末,沪深300触发5%或7%熔断阈值的25个交易日。其中,触发5%的有14天,上涨3天,下跌11天。触发7%的有11天,上涨3天,下跌8天。

在2015年7月,触发5%熔断阈值交易日占7月所有交易日的21.74%,触发7%熔断阈值的交易日占7月所有交易日的26.09%。若按目前的.熔断新规推算,沪深300指数在2015年7月平均每两天触发一次熔断机制,每四天要暂停一天交易。

链接

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板的区别

熔断机制,暂停交易的缓冲机制,持续时间过后可继续交易;涨跌停板制度,封死之后,没法继续单边成交。彻底断了,除非反向挂单,比较死板,不利于交易连续性。

熔断机制的缺点是,暂停交易是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诸多投资者并不希望牺牲自己的自由买卖权利。涨跌停板限制对市场影响远大于熔断机制,而熔断机制又是直接干预,因此在涨跌停限制的基础上引入熔断机制,会进一步影响市场的自由度,对市场长期发展不利。

更多相关文章:

1.专家解读2016年熔断机制

2.关于熔断机制的影响分析

3.熔断机制有什么作用?

4.什么是熔断机制

5.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

6.什么是熔断机制?熔断机制是利好还是利空?

7.2016年12个在熔断机制生效后需要注意细节

8.2016熔断机制的背景作用与代价

9.什么是熔断机制?熔断机制究竟适不适用中国股市?

10.什么是熔断机制?2016关于熔断机制的浅析

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板的两个区别:

1. 中国的涨跌停指标是个股,美国的交易所则是根据指数,因此熔断出现的频率低得多。

2. 中国的涨跌停是只要达到10%,就不能再以更高或更低的价格进行交易了。美国的交易所则有不同的熔断层(比如纽交所就是根据标普的7%,13%,20%有三个层级),每个层级的熔断机制不同(比如纽交所第一层和第二层是暂停交易15分钟,第三层则是整日停止交易)。另外,美国的熔断只关心跌幅,涨多少他们是不会管的。

熔断机制是停止交易给大家时间来消化价格剧烈变动过程中所带来的信息。涨停板并没有暂停交易,而是在强制限制了价格的单日变动区间。从市场公平的角度上来说,熔断机制会好一些。最近的A股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个票跌停以后丧失流动性,会迫使大家转而卖出别的票。在高杠杆环境下就开始多米诺骨牌了。拥有资金优势的前提下,涨跌停对普通散户更不公平。

在我国,熔断机制的基准指数,是沪深300指数,而受熔断机制制约的交易品种,包括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转债、可分离债、股票期权等,以及中金所所有股指期货合约(不包括国债期货合约)。

具体措施方面,此次规定的熔断机制设置两档阈值,分别是5%和7%。也就是说,当沪深300指数上涨或下跌幅度,触发5%阈值时,交易所将暂停交易15分钟,而后进行集合竞价,继续交易;14:45及之后触发5%阈值的,暂停交易延长至当日休市。而当全天任何时段,沪深300指数上涨或下跌触发7%熔断阈值,暂停交易至当日休市。

关于熔断机制特殊时段,有以下几点安排:

1 开盘集合竞价阶段,不实施熔断;

2 上午熔断时长不足的,下午开市后补足;

3 熔断机制全天有效;

4 股指期货交割日,仅上午实施熔断熔断,无论触及5%还是7%引发的暂停交易,下午均恢复交易;

5 上市公司复牌期间触发熔断,需要等到熔断结束后复牌。

分析师认为,此次规定的指数熔断机制,是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的创新机制。作为“建设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机制的实施,有利于抑制股指非理性的暴涨暴跌,防止市场整体出现剧烈波动,稳定市场秩序,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利益。

;

a股熔断机制 为什么取消

因为受A股市场特殊性影响,熔断机制起不到稳定作用,反而会助涨助跌。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板T+1互相叠加重复。

熔断机制在暴涨暴跌中将成为单边噩梦,熔断机制在暴涨暴跌中将成为单边噩梦。熔断机制使得场外资金不能进入,限制了反弹发生。

拓展资料:

熔断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背景下,不但起不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会助涨涨跌,频繁引发市场的地震,这是由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决定的,并非散户都是喜欢追涨,都是喜欢投机,这个特殊性就是大家都知道我们手中买的股票基本都是垃圾,根本就不值那个钱,不过是一种投机的筹码。

所以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基本都缺乏持股的坚定信心,一旦风吹草动,羊群效应立马显现,而所谓的熔断恰巧可以和这种羊群效应结合起来,放大杀跌的威力,因为一旦熔断,市场就没有交易的机会了,所以说熔断机制在现有市场的背景下,不但起不到应有的稳定作用,反而起到破坏作用。

大部分国家的证券市场均采用的是T+0的操作模式,也就是只要你买入,觉得不对,是给你改错的机会的,但我们为了降低投机性,已经剥夺了当天投资者买入后改错卖出的权利,这基本就是一种熔断,你无法交易,同时在涨跌10%的时候,理论上已经剥夺了买家或卖家的权利。

如果剧单封死跌停,你已经被“熔断”了,无法卖出,那么在这些紧箍咒的规则下,再加上一条5-7%的熔断机制,几乎要把投机的上涨和下跌空间封死,如此在磁吸效应下,市场非常容易滑向5%-7%,这是熔断机制的重复性,自然要取消,规则出现叠加,只能是加剧市场的动荡。

如果未来市场暴涨后,突然有利空出台,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情况,比如上证再次涨到6000点,突然出现下的熔断,那么证券和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将全部即刻丧失,即使没有杠杆,融资的杀跌盘,私募基金的止损盘,股票获利盘出逃,恐慌盘割肉。

市场第二天开盘就再次熔断,第三天再出现熔断,买家和卖家都无法在一个区域中交易,交易空间全部变成落体式的空白,一旦利好政策出台,市场即刻变为上涨熔断,这样的市场大起大落,投资者如何参与,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将构成巨大的恶劣影响,严重阻碍证券期货期权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