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峡新能源官网纳电池(中国三峡新能源官网纳电池招标)

2022-11-12 11:25:25 股票 xialuotejs

钠离子电池发布,对新能源车有什么影响?

国内的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宣布,将于今年7月前后发布钠电池。消息发布后就引起了网上的轰动和热议。因为宁德时代在新能源车电池领域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的电动车都是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那么这一信息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车电池主要是锂电池。从外形上分为刀片电池和弹夹电池,从类型上分为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这两种电池有不同的特点。三元锂电池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速率,耐穿刺和冲击性能较差,安全性有待提高。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好,能量密度稍低,两者各有优缺点。但二者都离不开锂作为电池原材料。

锂在矿产储量中,虽然不算是稀有的元素,但仍然储量是有限。去年下半年开始,锂电池价格因为原材料的涨价不断走高,而电动 汽车 有40%的成本都用在储能电池上。这样就造成电动 汽车 的成本大幅度增高。而且预期因为原材料的涨价,锂材料价格会不断上扬。

那么什么是钠离子电池呢?元素元素周期周期表上,钠和锂都碱金属元素。原理上,钠和锂都可以作为离子电池的能量存储材料。

锂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0.0065%,而钠在地壳中的含量高达2.64%,和锂相比,钠元素在地球中的储量更丰富,我们平时吃的食盐就是氯化钠。因此,钠离子电池在成本上远远低于锂离子电池,价格更低廉。

钠硫电池的优缺点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其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可以说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命运。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部件,电池的成本占到30%以上。目前由于电池安全、能量和功率密度、价格等因素的不完善。,出现了锂电池、燃料电池等各种技术路线。这里提到另一种电池:钠硫电池。钠硫电池最早由福特公司于1967年发明并发表,至今只有50年的历史。它是以金属钠为负极,硫磺为正极,陶瓷管为电解质膜的二次电池。在一定的工作温度下,钠离子可以通过电解质膜与硫的可逆反应,形成能量的释放和储存。钠硫电池的优缺点钠电池的主要特性钠硫电池有很多特点:一是比能量(即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的有效电能)较高。它的理论比能量是760Wh/Kg,实际是150Wh/Kg以上,是铅酸电池的3-4倍。例如,日本东京电力公司(TEPCO)和NGK公司联合开发了钠硫电池作为储能电池,其应用目标针对电站负荷均衡(即起到调峰作用,夜间将多余的电储存在电池中,白天用电高峰时再从电池中释放出来)、UPS应急电源和瞬时补偿电源等。,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商业化实施阶段,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8MW)储能钠硫电池装置。另一个可以大电流大功率放电。一般放电电流密度可达200-300mA/cm2,其固有能量可瞬间释放三次。另一个是高充放电效率。由于使用固体电解质,没有通常使用液体电解质的二次电池的自放电和副反应,充放电电流效率几乎100%。当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钠硫电池也有缺点。它们的工作温度为300-350℃。因此,电池在工作时需要一定的加热和保温。而采用高性能真空绝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钠硫电池的优缺点钠硫电池的优缺点钠硫电池有几个优点:一是比能量高。它的理论比能量是760Wh/Kg,实际是150Wh/Kg以上,是铅酸电池的3-4倍。另一个是可以大电流大功率放电,可以瞬间释放3倍的固有能量;另一个是高充放电效率。钠电池的缺点是工作温度在300-350℃之间,工作时电池需要加热保温。目前解决的办法是采用高性能的真空绝热技术。由于钠硫电池具有高能电池的一系列吸引人的特性,许多国家最初都想将其发展成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钠硫电池在移动场合的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受空间和安全的限制而停滞不前。钠电池是在电解液中以钠为负极,硫为正极连接而成。在一定温度下,钠离子和硫在电解液中可以发生可逆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释放或储存。这种电池能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不会污染环境。钠硫电池只能在300~350℃下正常工作,有时会造成一些不便。钠和硫这两种化学物质会发生反应,然后产生电能。钠硫电池本身会储存电能,在使用时发挥作用。例如,电网必须使用钠硫电池。有些新能源太不稳定不能发电,钠硫电池的性能比其他的稳定很多。即使出现一系列电流状况,功率一下子增加很多,钠硫电池也能承受。在大城市,他们的电网必须使用钠硫电池,这样才能稳定运行。钠硫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可以重复使用。这是它的独特功能。这样制备这种电池的成本会更低,原材料也会节省,这样就能起到节能的作用。但是它的能量一点也不会受影响,而且使用效率特别高。钠硫电池的维护和维修也很容易。优点:钠硫电池能量大,效率高,节省材料,寿命长,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重量轻,使用更方便。缺点:钠硫电池最大的缺点是安全性差。因为原料特别易燃,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另外,使用钠硫电池有一定的条件,需要外部加热,最好使用真空保温技术。钠硫电池不太适合移动。钠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能源电池,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和研究。钠电池因其能量和功率高,在很多国家被用于电动车或电动汽车。这充分说明钠硫电池真的很有价值。但由于电池本身的一些局限性,近年来钠硫电池在电厂储能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环保、高能,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突破其局限性,从而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钠电池和锂电池有何区别?钠电池能解决什么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发展,我们身边的物品也在随着变化,手机、电脑、电视、汽车等等,都在变得越来越好。随着新能源电车的上市,电池作为其能源提供物,也将迎来一次大改造。新型电池的上市,又是否会带来一个新的时代?

锂电池是现在市面上新能源汽车最常用的电池,其中还存在许多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难题。宁德时代新型钠电池的发布,宣称将会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的困局。但是什么是钠电池?电池行业的发展会迎来下一个时代吗?

现在非常普遍的锂电池,其实发源于上个世纪。在经过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款轻薄小巧的电池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而在这一片繁荣的景象之下依然隐藏着危机。

中国是锂电池的制造和消费大国,但是中国的锂资源十分匮乏,大部分只能依靠进口,地球上的锂资源韩浪也十分有限。在经过长时间的消耗后,锂资源的数量更是大大减少。这就导致近年来用于提取锂的原料碳酸锂价格上涨。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面临着资源不足无法生产的困难局面。

而且锂的提纯也十分困难,因为锂本身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想要提纯不仅需要复杂的提取工艺,还需要运用昂贵的专业设备。然而,从1997年开始,锂电池的技术停滞了几十年,想要提升十分不易。面对如此困境,科学家只能寻找更好的替代方案,这时,钠电池产生了。

钠电池出现以后,不可避免的就要与原来的“前辈”锂电池对比一番,相比之下,二者究竟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钠电池就能够解决电车的问题呢?

首先,钠和锂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相近,这就意味着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说明钠同样可以被制作成为电池。其次,也是钠最有利于锂的地方,那就是便宜并且含量丰富,例如说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食盐,其中就含有大量的钠元素。

第三,钠电池的出现能够有效改善电动汽车充电慢的情况。在电量相当的情况下,钠电池20分钟就能够充满,锂电池却需要花费一小时。而且,钠电池的电解液即使在-20℃的环境下,仍然可以供电,能够解决电车在寒冷天气的续航问题。

此外,虽然钠电池因为高密度重量大,但是技术上也更加安全。而且钠电池还有一点与其他电池不同,在耗尽电量之后,钠电池的电极材料也不会被损害,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当然,最大的优势仍然是钠资源的获取,与锂资源的匮乏不同,海水中便可以提前无尽的钠元素。

最后,虽然目前看来钠电池的优势很明显,但是想要迅速在市场推广还不现实,钠电池的研发无疑给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可以作为中国的后备能源使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钠电池的出现将会开启一个新时代。

钠离子电池,怎么跟想象的不一样……

前两天北向资金逆势抄底。市场情绪在29日得到显著提振,三大股指大幅高开,沪深两市仅370多只个股低开。

在这一波“反攻”中,钠离子电池板块功不可没。

7月28日盘面上,大盘连跌两日,题材概念表现低迷,钠电池板块则是逆势大涨,圣阳股份涨停,华阳股份涨超8%,容百 科技 、宁德时代涨超6%,欣旺达、鹏辉能源等冲高。接着在29日继续Carry全场,整个板块大涨6%。 从年初至今,Wind钠电池指数涨幅已经超过50%。

追本溯源,这场钠电池旋风,因宁德时代而起。

7月29日下午15:30,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发布会上,董事长曾毓群向市场官宣了公司第一代钠电池产品。

其实早在今年5月份,曾毓群就已经向外界透露了宁德时代的钠电池。在随后的2个月里,市场对于钠电池的讨论也层出不穷。 此次宁德时代发布的钠电池,其应用范围、市场潜力,则是远超市场预期。

不过话又说回来,此次“超预期”的发布会也是意料之中:

对于宁德时代这家公司而言,拥有超强技术创新能力,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和实现产业安全的关键环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直面海外巨头,并且撑起现阶段市值。

1

市场对钠电池的讨论

此前市场对于钠离子电池的预期,基于几个大前提。

首先在成本端,钠电池成本低于锂电池。 产业链成熟的情况下,无论是电池正负极还是电解液,钠电池成本相比锂电池都更低,而隔膜技术、生产线、生产工序与锂电池相似,发展工艺成本较低。据英国钠离子电池公司FARADION预测,在规模生产后,钠离子电池成本比锂离子电池成本低30%。

钠元素相比于锂元素,在地壳中储量更丰富、分布更均匀。因此除了更易获得之外,还很好规避了此前锂电池供应链对外依存的问题,价格体系更加稳定。

其次在需求端,钠离子电池的理论性能能够满足特定需求。 能量密度方面,钠电池理论上达到100~150Wh/kg,与主要两种电池类型对比,虽然仍然低于锂电池的120~180Wh/kg,但大大超过铅酸电池的30~50Wh/kg。

安全性上,钠离子电池的电阻比锂离子电池高,所以当发生短路等现象时,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相对更高。钠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已被证明比锂离子电池更稳定。

此外,钠电池可放电至0V,在储存、运输方面比锂电池更稳定;钠电池回收经济价值较锂电池高,可持续性更强,也可以进一步节约使用成本。

基于上述条件,市场预期 钠电池在电网储能、低速电动车场景下的铅酸电池替换、大型交通设备动力供应等,对能量密度要求略低、对电池稳定性和成本更加敏感的应用场景下,将有广阔前景。

2

宁德时代钠电池,超乎预期

宁德时代本次发布的一代钠电池,尽管 大多数内容与市场预测基本相符,但有许多超预期的部分。

在正极材料方面,宁德时代构建了高通量材料集成计算平台,能够在原子级别上对材料进行模拟计算和设计仿真。因而在一代钠电池研发上,公司对普鲁士白、层状氧化物等材料的体相结构进行电荷重排,对材料表面进行重新设计,解决了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快速衰减的世界性难题,是创新材料具备产业化条件。

负极方面,宁德时代开发了一种硬碳材料,具备优异循环机性能,整体指标与现在主流负极材料石墨相当。

公司还开发了相应的独特电解液系统。

在制造工艺方面,宁德时代一代钠电池的工艺,可以与目前锂电池的制造工艺、设备相兼容。

因此在具体性能参数上,一代钠电池的 能量密度做到了160Wh/kg,与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相当; 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达到80%,具备快充能力;在系统集成效率方面,可以达到80%以上。总的来说,能量密度略低于目前的磷酸铁锂电池,但在低温性能、快充、高功率场景下具有明显优势。

也正是基于以上特征,此前被认为难以应用在新能源 汽车 场景上的钠电池, 宁德时代真就做成了新能源 汽车 的电池包。

在电池集成方面,公司开发了AB电池解决方案,也就是在一套电池中同时采用锂电池、钠电池,按照一定比例排列混搭,再通过算法进行均衡控制,实现两种电池的“取长补短”。

宁德时代已开始进行钠电池产业化布局,计划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此外,在这次发布会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 下一代钠电池的能量密度将会突破200Wh/kg。

3

抓住发展的拐点、痛点

钠电池其实并不是新事物。

对这种技术路线的研究大约开始于19世纪,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几乎与锂电池同时起步。但由于在能量密度上与锂电池存在差距,钠电池的发展相对缓慢得多。

时至今日,市场对于电池的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钠元素才再次“被请出山”。

对中国的发展而言,能源更是绕不开的话题。 后工业革命全球工业体系建立在化石能源之上,在近代落后挨打的中国急需完成工业化,因而积极融入全球工业体系,完成了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腾飞。

然而时间来到21世纪,“卡脖子”问题成了达摩克利斯之剑;过度排放带来的环境变化,也对可持续发展愿景提出了挑战,由此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将为人类 社会 生产力带来深刻的变革,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层次的影响。

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需要日益紧迫。 能源是人类 社会 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调用化石能源的效率见顶,意味着化石能源革命带来的技术红利期接近尾声,没有更先进的底层技术支持,发展边际效益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增量市场空间的减少,换言之,内卷。

于是摆脱化石能源依赖,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以及确保能源安全、工业体系独立自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今天看到的一系列趋势,消费电子产品的迭代升级, 汽车 的电气化和电子化,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乃至量子计算机的超强算力,无不是这一手段在生活层面上具象化的投影。不过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环节还没有解决——如何储能。

能源转化和存储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 现有技术条件下,新能源的成本依然很高。尽管在生产环节,光伏、水电、风电成本在不断下降,发电量节节攀升,但仍不能向需求端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如何能够将电力储存起来,在发电低估时段输送给需求端?目前最可行的储能路径依然是氢能和电池。由于氢能在储运过程中存在较大技术难题,因此现阶段,更多人将目光聚焦在了电池方案上。

而宁德时代此次公布的钠电池,成本较低而且在储运环节拥有极大优势,不仅有望打通未来新能源体系的关键环节,而且能够满足更下游的应用场景的需求,广阔市场空间更有助于技术研发的变现,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技术边际成本。

这也解释了宁德时代钠电池发前夕,资本市场掀起的波澜。

4

宁德时代的创新“基因”

针对未来规划,宁德时代在发布会上进行了明确的阐释。

公司将在三个战略方向上做出努力:

以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替代固定式化石能源;以动力电池助力电动车的发展;以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集成作为一个创新,以加快各领域的新能源替代过程。

结合钠电池发布以及近年来的积极布局,储能作为宁德时代的下一个重要战略版图,已经箭在弦上;动力电池系统业务,也将随着技术进步继续发展壮大。

截至2020年,储能系统业务占比仅为3.86%。而动力电池系统仍是宁德时代最大营收来源,占比78.35%;电池材料业务占比则达到6.81%。但如果拉长回溯的时间尺度,储能业务的营收增长迅速,2018~2020年增速分别达到10.52倍、2.22倍、2.18倍。

展望未来,储能行业即将驶入发展快车道,对应业务板块想象空间巨大。结合券商观点, 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将在2021~2025年期间,从约60亿增长到400亿元的水平;

电池材料业务同期营收预计由50亿增长到90亿元;

面向产业链末端、目前占比最大的动力电池系统业务,考虑到新能源 汽车 销量增长带来动力电池装机量提升,以及公司技术创新、上游原材料布局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同期预计将由800亿增长至3500亿元。

在此基础上, 采用EV/EBITDA方法进行估算,宁德时代股价将达到500~700元的区间,高于现金流折现和PE相对估值法得到的结果。 事实上,对于宁德时代目前的市值水平来说,后两种方法无疑会造成价格低估,造成“大象起舞”的错觉。

对于宁德时代这种,在减值计提方面过于保守、仍然处在发展早期阶段的“成长股”来说, 创新是公司的“基因”,更是确认其未来业务增长的重要因素。 宁德时代现有超过5500名研发人员,据此前的统计,占员工总数超过19%,远高于业内同行。而在这5500人中,超过百人拥有博士学历,1300多人拥有硕士学历;

研发投入方面,2021Q1,公司研发费用11.81亿元,同比增长84.88%,占营收比重超过6%,同样是行业中研发投入比重的第一梯队。据2020年的统计资料,宁德时代已经掌握2969项境内专利和348项境外专利,正式申请专利合计3454项。

所以回归到此次钠电池发布。

要知道,电池的化学体系非常繁杂,其中需要涉及数十种成分、纳米级材料,在有限空间内进行能量转换,还要保证安全性、循环寿命、倍率性能,这门科学之精妙需要对电池材料拥有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AB电池集成方案的创意需要其电控系统对不同化学体系精准动态调整。

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创新能力作为支撑。

5

尾声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宁德时代的产业集群效应,吸引了上汽、格林美、厦钨等50多家上下游企业在福建宁德落户,让这个曾经的18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全球1/4电动 汽车 的原产地。

不少千亿市值的电池产业链玩家,踏在这条赛道上获得了资本青睐,而带动行业跑起来的就是宁德时代这批“千里马”。

技术不断创新,也让宁德时代自身从对手中脱颖而出,支撑其万亿市值。

从最早的方形、软包、圆柱电池,到后来2019年通过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和NCM811电池,再到最近的V2G分布式储能网络和今天的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已经建立了涵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验证、工艺制造等领域的完善研发体系,并不断推动升级。

也正是这种特质,支撑着宁德时代直面海外巨头们的竞争。截至7月29日,宁德时代以29.9%的市占率排名全球动力电池供应商第一名,其次是LG新能源(24.5%)、松下(15%)。

但除了公司自身的发展,更需知创新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行稳致远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伟人曾说:“ 科技 就是第一生产力。”

大而言之,每一次 科技 、能源革命、新技术兴起,都会创造出无限的增量空间,将人类 历史 向前推进;于个 社会 和个人来说,技术亦是改变生活方式、生存状态的关键变量。

因此,掌握创新,即掌握未来。

明年钠离子电池量产在望,将对该行业发展有哪些保障?

明年钠离子电池量产在望,将对该行业推动钠离子电池的全面商业化作出促进作用。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性能二次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来,受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动力电池及上游材料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将动力电池列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国家高度重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多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动力电池市场也随之爆发。其发展离不开动力电池的发展,而动力电池的发展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目前动力电池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动力电池技术也在不断革新,电池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的关键。

目前钠离子电池还没有产业化,随着成本的降低,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性价比会比锂电池更高,而在低速电动车上,则有望取代铅酸电池。钠离子电池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兼顾了比铅酸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安全性,这使得它有望取代铅酸电池成为两轮电动车的主要动力电池。

不过各国的钠电池生产体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是水系电池和有机电池,但主流技术还没有形成,宁德时代或许有机会走在主流技术的前面。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新能源电池分别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这两种电池分别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宁德时代和中航锂电目前都是以动力电池为主,而动力电池则是锂电池的主要来源。

中国三峡新能源官网纳电池(中国三峡新能源官网纳电池招标)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