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走势可能会逐渐上涨,而且也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可能会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没有人能够预测恒生指数是否会继续上涨,恒生指数的波动性本身也比较大。
不管是对于A股来说,还是对于港股来讲,因为整个资本市场本身有着一定的波动性,所以大盘的涨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此之前,因为整个港股已经有了一定的回撤幅度,很多科技股的回撤幅度甚至已经达到了30%以上,所以很多个股有着一定的反弹需求。而对于整个恒生指数来说,恒生指数别处在比较低的位置,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恒生指数出现小幅上涨的行情。
这个行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港股的恒生指数的新闻,恒生指数在开盘之后微涨0.67%左右,部分科技股的涨幅达到了20%以上。在这个行情之下,虽然港元相对处在比较弱势的地位,整个港股市场也比较萎靡,但因为市场普遍比较看好港股的后市行情,所以很多人纷纷选择适当加仓。
没有人可以精准预测恒生指数是否会继续上涨。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不管是对于任何人来说,如果一个人可以预测股市的后续行情的话,这个人基本上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股神了。对于整个港股市场来说,因为港股市场的很多个股的回撤幅度已经非常大了,如果这些企业本身没有任何盈利面的问题的话,这些企业的股价其实已经非常便宜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人自然会选择主动购买相关公司的股票,这会进一步推高整个港股的市场行情。
与此同时,如果美联储没有选择停止加息的话,包括港股在内的很多地方的资本市场依然会因此而受到负面影响。对于散户投资人来说,我们可能依然需要抱着谨慎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投资行为,同时也不要选择盲目满仓。
被称为“港股市场的纳斯达克”的恒生 科技 指数,春节至今经历了大幅回调。今日(8月16日),恒生 科技 指数再次重挫,跌幅扩大至3%,为两周来最大跌幅,多只成分股跌超4%。
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此前备受关注的恒生 科技 指数究竟还“香不香”?
大成恒生 科技 ETF基金经理冉凌浩表示:恒生 科技 指数在港股市场日益举足轻重,已成为继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后的另一旗舰指数。经过历时数月的区间震荡走势, 恒生 科技 指数已经初步展现筑底迹象 。
冉凌浩认为,恒生 科技 指数已近见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恒生 科技 指数的估值已经很低 ,但其成长性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其PEG比创业板指数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都低。对应目前情况计算,恒生 科技 指数2021年市盈率为33倍,2022年的市盈率为25倍,2023年市盈率为20倍,对应的复合年化盈利增速达到30%以上,PEG估值较低。
第二, 恒生 科技 指数主要权重股 ,如腾讯、阿里巴巴等的估值水平已经位于 历史 最低水平区间,意味着坏消息已经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了,未来下跌空间很小。
第三,从最近几天的市场走势来看,哪怕有更多的坏消息公布,恒生 科技 指数也没有进一步下跌,暗示已经基本跌到位。
恒生 科技 指数被称为港股市场的“纳斯达克”。 恒生 科技 指数成分股主要涵盖与 科技 主题高度相关的30家最大的港股 科技 企业,基本上是中资 科技 企业,涉及领域包括网络、金融 科技 、电子商务、数码等。其中大众耳熟能详的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小米、快手、京东、网易等公司都名列其中。
科技 指数普遍具有 高走势、高研发投入、高估值 特点。参考纳斯达克100 科技 指数、上证科创板50指数以及其他市场综合指数,可以发现 科技 指数普遍具有相对市场更优的走势、较高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以及较高的估值,配置价值很高。
恒生 科技 指数也不例外。过去2年,恒生 科技 指数不仅大幅跑赢全球主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也全面超越港股两只旗舰型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
这样一只“优中选优”的指数却在2021年春节后经历了大幅度回调。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复苏使得 周期性行业崛起 , 分流了 科技 板块资金 ;同时,恒生 科技 的一些成分股也正在经历 取消巨额税收优惠等在内的负面利空 。
恒生 科技 ETF基金经理冉凌浩认为:2020年港股表现明显不如美股及A股,但港股前期的滞胀正是为将来的补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未来也将会有多重动能驱动港股上涨。长期来看,港股市场走势完全由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决定; 未来两年,港股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快速上行,有力支撑港股走势 。
他重申恒生 科技 指数已经基本到底的观点,但认为反弹可能不会来得那么快,因为市场需要时间来彻底消化政策影响和负面消息,其间可能会出现窄幅震荡的走势。但是 到了4季度,投资者会逐步开始以2022年的业绩来重估恒生 科技 指数的估值状况 ,届时会发现恒生 科技 指数依然有着很好的成长性,同时估值更便宜了,这可能会推动指数出现较好的涨幅。
恒生指数开盘涨0.67%,恒生科技指数涨1.37%,其他的情况:
财联社11月4日电,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涨0.67%。恒生科技指数涨1.37%。理想汽车icon涨5%,蔚来、小鹏汽车涨超4%。
恒生指数大涨5.64%,在过去的一周,香港恒生指数累涨8.73%是2011年10月底以来最大单周涨幅;15.63%,恒生科技更是创有记录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值得欣慰,太离高兴还太早了。毕竟,过去的几个月,整个恒生指数的表现可谓是灾难级别的。
香港方面,如果疫情持续受控,继续恢复对外往来,经济就会稳定下来;至于楼市,整体来说,市民无须过分担心加息对楼市及金融的影响。
商品市场看,国内商品期货早盘开盘,跌多涨少,沪锡跌超2%,焦煤、焦炭等跌超1%,玻璃、热卷等小幅下跌;液化气、LU等涨超1%,棉纱、淀粉等小幅上涨。货币看,隔夜离岸汇率来到670区间;央行今日进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由于中美利差的存在,加上我们自身的房地产问题,以及明年初个人预判的美股危机(纳斯达克指数应会跌破10000点),后市沪指将在一定的点位维持区间震荡。即3000点至3300。不大可能突破,形成牛市。这也符合滞胀的特征。股市在区间长期震荡。
房地产的上涨,可能与美国加息等政策的影响,这个上涨,我认为只是暂时的,还是要观察一下后期的趋势吧!值得期待一下。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