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银行指数估值走势最新(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 指数估值)

2022-11-06 3:46:13 基金 xialuotejs

看估值高低是看最近2年?还是成立以来?

最近2年肯定是太短了,比如说指数估值,我建议首先看成立以来的整体估值情况,特别关注最高点和最低点,当然现在的指数估值很难达到15年的高点了,其次重点关注最近5年的估值分位数,因为越近的数据才越有参考性,可重点关注目前的估值相对于2018年低点的情况。

中证银行指数 (指数代码:399986)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从当分位数计算周期为成立以来时,现在的估值分位数是15%,说明现在的估值已经比它历史上85%的情况都便宜了。

而从最近5年的数据来看,估值是过去5年最低的时刻。

中证银行指数估值走势最新(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 指数估值) 第1张

银行股缘何获基金青睐,谈“拐点”为时尚早?

编辑 | 袁满

“果然现在说银行股拐点已现还是太早了。”一位投资者如是说到。

在过去一周里,银行股迎来久违大涨。11月3日开盘,银行股便迎来集体上涨。 其中,厦门银行一度大涨逾8%,数据显示,当日银行板块涨幅达1.18%,板块主力净流入2.98亿元;到了11月4日,银行股延续了上一日的走势,当日涨幅0.64%,主力净流入资金达9.73亿元。

然而,在两日的连续上涨之后,银行股又于11月5日至6日重归平淡。同花顺数据显示,银行板块于该两日分别下滑0.1%和0.4%,主力净流出分别为11.24亿元和5.29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金融具有调控属性,社保基金减持大概率是三季度进行的调仓换股,另一方面, “年初的高位股调仓,医药,电子,食品流出的资金,年底将回到银行这类低估值蓝筹股来确定全年收益,保住名次。”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据wind数据统计,在36家A股银行中(不含厦门银行),三季度11家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出现上升,18家出现下滑。

随着银行股三季报披露完毕,各机构在第三季度对银行的操作手法浮出水面。

与社保基金有类似操作的还有国家外汇管理局旗下的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梧桐树投资平台”),三季报中,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银行(601988.SH)、交通银行(601328.SH)、兴业银行(601166.SH)、浦发银行(600000.SH)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席位中已经没有了梧桐树投资平台的身影。

市场人士指出,前期疫情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滑,从三季报数据来看,结合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到明年三月,银行资产质量尚存风险,还有这可能是社保基金等机构减持的原因。

一面是社保基金退出,另一面也有银行在三季度迎来机构的进入。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三季度,主动型基金重仓银行板块占比由今年二季度的1.95%回升至2.61%。从机构持仓银行个股市值的季度变化来看,今年三季度机构倾向二季度业绩较好或估值极低的银行。

具体而言,据三季报显示,平安银行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新进一只大型基金——华安聚优精选,持股数达6600万股。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于今年7月16日。截至9月30日,规模达286.48亿元。除了平安银行,该基金持仓前十的银行还有招商银行(600036.SH)、宁波银行(002142.SZ)和兴业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据wind数据显示,平安银行的股东户数从上半年末的43.10万户降至35.14万户,降幅达18%。

另一家股东户数下降显著的银行是浙商银行(601916.SH),由44.83万户降至35.49万户,降幅达21%。观察该行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变化,新进股东包括4只保险产品和2只基金产品。与此同时,建设银行-前海开源再融资主题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商证券-天弘中证银行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在三季度对该行进行了增持的操作。

受疫情及让利等影响,银行股前三季度在二级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据wind数据显示,银行板块(申银万国行业分类)下跌幅度最大,达14.64%。

在此期间,银行板块经历了一次明显的调整。据wind数据显示,7月1日-7月6日,银行板块涨幅达18.20%。而在之后,银行板块迅速回调,从7月7日至7月末,银行板块的跌幅逾10%。

“结合7月初凌厉的升势来看,不排除一些主力或是机构在此时进入,二季度后股东人数减少也是一个印证。”市场人士分析道。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年底银行股更受资金青睐 。 “年初的高位股调仓,医药,电子,食品流出的资金,年底回到银行这类低估值蓝筹股来确定全年收益,保住名次。”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天风证券认为,经过前三季报股价充分调整,银行股当前估值已充分包含了让利实体经济、资产质量恶化等利空;经过一次性加大拨备计提坐实资产质量,大行与股份行业绩中报调整较为充分,明年高增长可期,叠加监管因经济复苏可能放松银行利润增速窗口指导,四季度银行股或迎来反转。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三季报数据仍显示银行资产质量有所承压。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37家银行中有18家银行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 到了三季度末,9家银行延续了不良“双升”,5家银行不良率较中报时有所下降。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不良贷款暴露并不充分,风险暴露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一季度,甚至二季度。”

万联证券分析师郭懿指出,短期信贷大幅扩张后,企业还款压力高峰或出现在明年中期前后。在此之前,经济修复力度,将直接影响银行资产质量预期。因此,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银行板块仍将形成持续扰动。

与此同时,在10月22日举办的2020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透露,前三个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1.73万亿元。而在8月22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曾对外披露,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以此推算,第四季度还需处置1.67万亿元。

“第四季度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压力或许会更大,个人认为银行拐点尚未来临。” 上述业内人士提到。

据wind数据,截至11月6日收盘,在37家A股银行中,10家银行PB(市净率)在1倍以上,其中宁波银行PB为2.2倍,位列第一;剩余27家银行的PB小于1倍,其中,民生银行(600016.SH)、交通银行和华夏银行(600015.SH)的PB均在0.5倍以下。

2021年一季度银行业 价值凸显,看好银行股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 沈娟

政策+基本面+资金面利好,看好银行股投资机会。政策层面利好频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奠定了政策可持续性的基调,流动性边际宽松、高息存款监管均直接利好上市银行。基本面层面新阶段来临,资产定价趋稳支撑息差表现、规模有望保持平稳扩张、资产质量可控且得到政策的进一步呵护。

估值与资金层面,目前银行股 PB(LF)估值处 2010 年以来的 历史 低位。12 月以来北向资金仍呈现持续流入状态;银保监会积极推动银行、保险体系的长期资金供给,均为银行股创造了估值修复机会。首推兴业银行、成都银行、长沙银行,推荐平安银行、常熟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

政策基调更友好,创造良好经营环境

银行业政策环境步入了更友好的阶段。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随即国常会决定延续普惠小微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政策,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也有望延续,

缓释银行信用风险和资金来源压力。其次,让利接近尾声,2020 年 1.5 万亿元的让利目标有望达成,作为抗疫特殊时期的政策,后续有望逐渐收敛。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不再提及降低 社会 融资成本。第三,流动性边际宽松、存款监管从严为上市银行负债端提供了更优环境。整体政策环境更好,为银行基本面优化提供了前提。

基本面入新阶段,定价企稳风险可控

息差方面,预计明年贷款利率有望企稳,银行需加大负债端成本管控,存款为王。资产质量方面,2020 年上市银行已计提了充足的拨备,并加大非标资产的拨备计提力度,叠加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退出延后,后续信用风险

可控。中收方面,监管多次引导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促使银行发力财富管理,叠加信用卡业务逐渐恢复,二者有望共同助推 2021 年中收增长。

估值处 历史 底部,资金配置需求提升

截至 12 月 24 日收盘,银行指数 PB(lf)估值为 0.71 倍,2010 年 历史 分位数为 1.65%,与 2020 年 11 月初接近,股息率(2020E)为 3.98%(Wind一致预期,下同)。12 月以来北向资金仍呈现持续流入状态,虽然银行板块下跌,对大部分优质银行仍在持续增持。银保监会表示正持续推进养老金融发展,积极推动银行、保险体系的长期资金供给。净值化转型背景下,2020 年以来银行理财向“固收+”策略转型,对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增加;险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提升。外资、机构资金均对低估值蓝筹股有较大的配置需求,增量资金为银行股创造了估值修复机会。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持续时间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

医药行业年度策略:控费旋律不改 聚焦创新消费

华金证券 王睿

疫情强化医药板块

疫情不改医改核心,集采后时代把握创新+消费机会:疫情不改医保控费主旋律,国家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均逐步常态化,药品带量采购未来范围有望逐步扩大至生物药和中成药,医保谈判也在持续扩容,临床价值较高的产品以价换量效果明显。今年下半年高值耗材集采正式落地后,预计未来人工晶体、骨科关节、创伤等均有可能纳入耗材集采范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进口替代加速。

DRGsDIP 明年将加速落地推进,对于医院的成本管控提出较大要求,未来DRGs 制度将与带量采购协同,医院将选择高性价比国产产品,也进一步推动国产产品进口替代的步伐。此外,ICL 行业和院外药房也将显著受益于院内溢出。

创新仍是永恒主题

消费仍是政策避风港

1)医疗服务:老龄化趋势加快+医疗保健支付能力的提升持续催生医疗服务领域需求;我国存在医生资源不均的问题,政策持续鼓励民营机构办医;医疗服务疫情后恢复速度较快,明年预计业绩表现突出。2)医药消费品:不受医保控费影响,受益于消费升级,以生长激素为例,其消费属性较强,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今年收到疫情影响较大,未来疫情影响减弱,高增长有望恢复。

风险提示:医疗政策变动的风险;带量采购进度超预期风险;药品审评进度低于预期;药物研发进展不达预期风险。

全球主要指数估值数据在哪里查?值得收藏的几个投资工具!

;     当今世界已经融为一体,以经济为核心,那么股市也是如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快速高效地利用好信息,已经成为投资者必不可少的技能,比如各国市场的估值水平怎样?指数的涨跌点位是非常容易查到,但指数市盈率的高低到底在哪查?可能才是更为重要的工作。

1.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中证指数的官网是这是A股指数的权威网站,所有的指数在这里面者可以查到详情,包括中证、上证、深证、新三板、中华交易、AMAC系列指数等等,具体位置是在下载中心里面的每日板块信息,包括主要指数与板块的市场表现,如指数表现、指数估值、重要指数贡献点、市场表现强弱板块等等,其中指数估值就是每日公布主要指数的静态市盈率、滚动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等重要估值信息,投资者可以重点参考。

2.每日估值

      网址每日估值是且慢基于专业指标对市场主流指数进行的估值评分服务,每个交易日的20:00 更新,它包括主要的指数估值有:标普500、恒生指数、沪深300等,不光有市盈率的倍数,还有百分位、最高、最低、ROE等数据。

3.集思录

      网址#index

      它包括指数ETF的所有品种的市盈率、市净率实时估值信息,分为指数ETF、黄金ETF和场内货币ETF,而跨境ETF要在T+0QDII栏目里面去查看,但这一部分在集思录限制了权限,要求会员才可以打开。

4.乐咕乐股网

      网址这里面包括A、H股和美股主要指数的历史走势图,其中美股就包括1871年以来的走势。

5.全球股市指数

      网址这个网站主要是罗列了全球所有指数的行情信息,包括五大洲都在里面,而且是实时传递的,但是没有估值的相关信息,所以还是有一点遗憾。

6.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快报

      网址这个信息也是权威的披露主要市场估值的数据,但是每周公布一次,分周报、月报两个部分,其中周报就包括境内主要股指涨跌及估值、成交数据、境外主要股指涨跌及估值情况,境外指数包括道指、标普500、纳斯达克、富时100、德国DAX、法国CAC40、日经225、香港恒生等。

      以上是指数估值查询的主要网站,建议收藏保存,其中个别网站还有许多投资相关的知识,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学习。

中证五百指数能到7000点吗2022

能,按照趋势能上的可能性非常大。

由于2022年的年报还未出,因此,用三季报的数据来看,中证500指数的成分股的业绩增长仍是较快,其中,共有378只个股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出现正增长,占比75.%。此外,随着国内疫情的控制,2022年的经济有望复苏,中小企业的业绩势必会继续维持增长。无论是从估值的历史数据、基本面的扶持、业绩的增长以及资金的流向,都可以看出中证500指数的投资性价比处于一个极佳的位置,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值得长线资金布局。当然,除了贝塔收益以外,投资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也可额外获得超额收益。其中,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当前规模为91.57亿元(截止2021年9月30日),为同类基金第一;且连续8年获得超额收益,稳定性亦是同类基金第一,或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综上所述,到7000点的可能性非常大。